七年级生物苏教版下复习提纲和试卷
看题目!一定苏教啊,不要类人猿啊,是新生命!好吧,我对不起大家其实我想说,昨天我们生物考了谁有北师大数学?!...
看题目!一定苏教啊,不要类人猿啊,是新生命!
好吧,我对不起大家
其实我想说,昨天我们生物考了
谁有北师大数学?! 展开
好吧,我对不起大家
其实我想说,昨天我们生物考了
谁有北师大数学?!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8章 人的生殖与发育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受精过程
3、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说明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是重要的生殖过程
2、说明睾丸产生精子和卵巢产生卵子
教学难点:
说明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描述胚胎发育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的条件和场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
一、、引入:你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
二、、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来源,教师总结引入课题
三、学生活动:
1、观察图8—1和图8—2小组讨论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讨论:为什么说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3、分组讨论精子和卵子排出的路线,然后每组代表上黑板画出示意图
4、显微镜观察动物的卵子和精子玻片标本
5、阅读课文讨论:(1)精子和卵子是在什么地方相遇的?
(2)什么是受精作用 (3)精卵结合而成的细胞叫什么?
6、学生自学课文内容,了解常用节育方式提出心中的问题或疑惑
7、学生讨论:(1)新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2)精卵结合后在什么地方发育?
(3)为什么回有“十月怀胎”之说?(4)人是从什么地方分娩出来的?
(5)母体是通过什么结构向胎儿提供营养物质的?
(6)你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
四、教师活动:
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给予补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何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
六、练习:课本第6页:自我评价 1、2、3、4 (请学生讲解)
思维拓展(学生讨论)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一、生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睾丸: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男性生殖系统 输精管: 输送精子
的结构和功能 前列腺:
阴茎:精子的排出的通道
卵巢: 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受精场所
女性生殖系统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的结构和功能 阴道:月经排出的通道
二、受精过程:
1、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叫受精
2、节育方式:结扎
三、胚胎发育:
卵子 受精 发育 分娩
精子 (输卵管) 受精卵 (子宫) 胎儿(阴道) 婴儿
第 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
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3、举例说出青春期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
4、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识别人体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变化
2、举例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性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
说出青春期性发育的突出特点
教学难点:1、说出青春期性发育的突出特征
2、说明做好青春期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引入:人的生长发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一共有多少个时期?
二、学生活动:
1、讨论:请结合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想一想,说一说各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2、活动:(1)学生4人一组,每个同学将自己的各个时期照片拿出来,请另外3个同学猜是哪个时期。(可参考照片背面的年龄,判断回答是否正确)
(2)将家中长辈各时期照片拿出来交流,分析成年期又分为哪几个阶段?
3、讨论:根据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的特点,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4、观察图8—8男女部分生殖器官发育趋势示意图,试着从图中说出自己获得
哪些信息?
5、学生观察表8—1,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说出有哪些特征属于男女的第二性征?
6、讨论:当你首次出现月经或遗精时,是否告诉父母?你父母是什么态度?你
是什么感觉?
7、讨论:你将如何与异性朋友交往?
8、讨论:青春期我们在饮食卫生上要注意什么问题?在穿着打扮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三:教师活动:
归纳、总结学生的发言,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你想知道的?
五、练习:课本11页 自我评价 1、2、3 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婴儿期(0~1岁)
幼儿期(2~6岁)
一、人的生长发育 童年期(7~11岁)
青春期(12~23岁) 青年期 (24~39岁)
成年期(24岁以上) 中年期 (40~59岁)
老年期 (60岁以上)
二、青春期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
二、 青春期卫生
第三节 人体概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并说出人体各个系统的主要功能
2、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
1、识别组成人体的器官和系统,举例说出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
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
3、举例说明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统一的
教学难点:
1、举例说出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
2、分析骨的成分与骨特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引入:人类新个体的产生是由什么系统完成的?该系统由什么组成?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二、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引入课题
三、 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人体全身骨骼模型,请学生介绍这模型有哪些骨骼?哪些肌肉?这些骨骼和肌肉属于哪些系统?该系统有什么功能?
学生:观察模型说出骨骼和肌肉的名称,相互讨论说出运动系统的功能
活动:请一学生上黑板前做快速下蹲的表演,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个
讨论:表演的同学运动后有什么变化?看到这些变化,使你想到了什么系统?
人体各个系统有什么功能?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积极回答,并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归纳
教师:当你吃鱼时,不小心被一小根鱼骨卡住了,家人叫你赶快喝醋,你认为这种方法能解决问题吗?
学生:讨论猜测
实验:学生4人一组做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的实验:1、一个烧杯里装食醋,另一个烧杯装10%的稀盐酸,分别把相同大小的鱼骨放进烧杯,观察现象,10分钟后取出,漂洗后,用手触摸,看能否打结。
2、用镊子夹起一根鱼肋骨,放在酒精灯上煅烧,观察颜色变化,用镊子轻
轻敲打煅烧后的骨。
教师:请各组代表说出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各组代表积极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讨论:1、鱼骨放在醋中没有变软,而放在盐酸中却变软了,当被鱼骨卡住喉咙,喝醋行吗?应怎样处理?该实验说明了骨骼含有什么物质?
2、鱼骨能够煅烧,说明骨骼里含有什么物质?
3、这些物质使骨骼有什么样的特性?
学生互相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今天大家表现很不错,让我们为取得成功而鼓掌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 课后反思:
六、练习:课本16页 自我评价 1、2、3 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人体概述
一、人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运动系统:运动、支持、保护的功能
消化系统:消化、吸收
呼吸系统: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运进氧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和废物
人体系统 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
内分泌系统:具调节功能
生殖系统:生殖
神经系统:具调节功能
二、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
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有弹性 (能够煅烧)
骨的成分
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 (能够溶解在稀盐酸中)
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
2、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 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
2、 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的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的图片;另一组是一些少年儿童过度肥胖的图片。
提问:两组图片中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原因引导的?(学生答:营养)同学们想不想给他们提供一些科学营养的建议呢?(学生答:想。)
师:要想科学营养,就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
二、师生互动,解决疑难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自己经常食用的5种食物,提出有关营养成分的问题,并作出相关的假设 2、将各小组统计结果进行交流,再统计,全班总计列出多少种食物及营养成分。
3.教师展示收集的食物种类及营养成分。
汇总调查资料、分析、讨论和归纳有关信息(见下表)。
编号 食物名称 主要营养成分 生产原料 产地 最终来源
1
2
3
4
5
师:食物究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
学生阅读教科书内容后回答: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
和维生素共六大类。
师:谁能告诉我哪些营养成分属于无机物?哪些属于有机物?
生:水、无机盐属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师:三大产热营养素是哪三种营养成分?
生: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三、实验: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学生4人一组进行实验,并讲述实验现象和结果
讨论: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一样多吗?
师:我们认识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这几种物质分别有什么作用?我们主要从哪些食物中可以获得这些物质?
生:结合第21、22页教科书内容和自身生活经验,小组总结归纳,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师: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列表归纳。
生:汇报合作成果。
师:适时对学习小组进行表扬和激励。
生:学生互评,并对学习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
师:食物中是否含有无机盐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进行探究
3、 探究食物中含有无机盐
学生4人一组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小组互评实验结果
学生举例说出各种无机盐的作用
4、指导学生阅读课本25页了解各种维生素的作用及缺乏会导致的疾病
四、师生共同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告诉我你有哪些收获,你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生:回忆并答出营养成分的种类,主要食物来源及主要功能,并互相补充。
(师适时质疑)
五、自我评价:课本24页 1、2、3、4 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蛋白质
2、淀粉 人体供能物质
3、脂肪
4、水
5、无机盐
6、维生素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教学目标:
一、 知识: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二、 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实验观察,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观察、动手等能力
教学重点: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难点: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设计:
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新课学习 知识应用 拓展知识 课堂反思 课堂小测验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如下:
教师活动 媒介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消化系统图片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激发兴趣
指导学生角色扮演 活动—小品表演 进行角色扮演、观看、细听
引导讨论 小品和课文内容 讨论、交流、表达
引导实验观察: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实验活动 实验、观察、讨论、交流、表达
点拨、指导阅读 课本内容 带着问题阅读
问题讨论 问题 分析、解析、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板书 归纳表达、理顺知识
引导实验:观察小肠结构 实验活动 实验、观察、讨论、交流
设置问题,拓展知识 问题 交流表达
引导课堂反思 问题 交流表达
布置课堂小测验 测验 完成小测验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和一段富有启发性的文字“食物究竟在人体的什么地方发生变化呢?”作为导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探究的愿望;为学习者指明方向,引导学生带着欲望进入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让学生表演小品(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口腔、胃、小肠、大肠、肝脏等器官),再次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习环节。
2.新课学习根据小品内容提出几个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则是多看、多听、多感受而少说话,并及时对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和提高,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讨论后,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理解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3.知识应用和知识拓展:教师提出“你知道哪些消化系统的疾病?”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消化系统的疾病。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积累知识,并时刻关注生活、关注学习、关注健康。
讨论后,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观察鸡小肠,学生用手摸、用眼看、用放大镜观察,然后猜测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这是学习的感性认识阶段。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理顺知识,这是学习的理性认识阶段。
4、课堂小结、反思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口腔
食道
胃(吸收水,酒精)
消化道 小肠(吸收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甘油、
1、消化系统 脂肪酸、氨基酸)
的组成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
肛门
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
肝 (分泌胆汁)
消化腺 胰腺 (分泌胰液)
胃腺 (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
肠腺 (分泌肠液)
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淀粉 口腔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小肠 酶 葡萄糖
蛋白质 胃胃蛋白酶 多肽 酶小肠 氨基酸
脂肪 酶小肠 甘油、脂肪酸
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教学目标:
一、 知识:1、关注并学会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2、明白什么是合理膳食并理解合理膳食的意义
二、能力:
1、有兴趣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并原与其他同学交流,尝试设计表格
2、有兴趣参与课堂调查活动,并小组协作将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3、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二、 情感:关心长辈的饮食,体验父母的辛劳,学习表达孝心
教学重点:
1、关注并学会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2、参与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3、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难点: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方法:调查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人太胖太瘦都说明这个人的营养状况不太好,那什么样的体重才是比较标准的呢
讨论、交流、表达
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并交流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
参与讨论,交流,表达 让学生关注并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三)过度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课堂调查 学生发言,讨论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是否正确,并说出科学依据 让学生明白饮食卫生的科学道理,体现教学来自生活,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素养
(四)营养学专家对合理膳食的建议 提问: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才是合理的,才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说说自己的看法
讲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的有知识
学生发言,谈谈对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理解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再给出营养专家的建议,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怎样才是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五)“今天我们当家”——为家人设计一日食谱
描述父母的辛劳和同学们的幸福生活,安排学生讨论如何为家人设计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
小组讨论,设计一日食谱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完成一日食谱的设计并付之实施(课后) 通过应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以“今天我当家”为主题的设计食谱活动,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让他们关心长辈的饮食、体验父母的辛劳
(六)关注食品安全 引导学生注意食品安全,指导学生设计调查表,调查当地食品的安全性 小组设计调查表,分工合作,并在课堂上交流(课后)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懂得如何鉴别食品的安全性,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七)课堂反思、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表达 通过反思与小结,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
(八)课堂练习 布置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 对知识进行巩固
板书设计:
第四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一、 膳食指南:1、多吃谷类,供给充足能量
2、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摄入
3、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
二、 平衡膳食宝塔:
第一层:谷类 (每天300克~500克)
第二层:蔬菜、水果类(分别是400克~500克 100克~200克)
第三层:鱼、禽、肉、蛋类(235克~200克)
第四层:奶、豆类(分别是100克 50克)
第五层: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三、食品安全:
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教学目标:
一、 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二、 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问:在我们人的血管里流动的是什么? 讨论,交流,进入课题
观察血液的组成 演示实验:血液的组成成分 观察教师的操作,注意发现问题,学习实验的规范操作
血液中血浆及血细胞的组成 观察量筒内分层现象,注意颜色及所占体积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教师讲解、巡视、指导 实验:观察血涂片
红细胞的正常值,血液为什么是红色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和图10—2人的血细胞 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颜色和数目以及结构上的差异,观察血小板的形状
贫血的概念 如何对待补铁的问题? 阅读补充资料讨论交流
了解发炎 讲解什么是发炎 学习白细胞的作用和正常值
血小板与凝血 巡回演示比较 观察血块周围的液体和使用抗凝剂的血液有什么不同
认识化验单,知道血常规检测内容 展示几张化验单,分发给学生 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化验单上几项指标的不同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输血和血型 如果你医生,面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你如何抢救? 讨论,交流
输血原则 巡视并适时指导 分组活动,模拟“血型鉴定”
我过无偿献血制度 讲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 查找有关无偿献血资料(课逅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讨论,交流
课堂练习 布置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运载血细胞
血浆(功能) 运输养料和废物
防御保卫
1、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血细胞 白细胞:吞噬病菌
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
2、输血和血型
(1)血型: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受精过程
3、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说明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是重要的生殖过程
2、说明睾丸产生精子和卵巢产生卵子
教学难点:
说明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描述胚胎发育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的条件和场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
一、、引入:你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
二、、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来源,教师总结引入课题
三、学生活动:
1、观察图8—1和图8—2小组讨论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讨论:为什么说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3、分组讨论精子和卵子排出的路线,然后每组代表上黑板画出示意图
4、显微镜观察动物的卵子和精子玻片标本
5、阅读课文讨论:(1)精子和卵子是在什么地方相遇的?
(2)什么是受精作用 (3)精卵结合而成的细胞叫什么?
6、学生自学课文内容,了解常用节育方式提出心中的问题或疑惑
7、学生讨论:(1)新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2)精卵结合后在什么地方发育?
(3)为什么回有“十月怀胎”之说?(4)人是从什么地方分娩出来的?
(5)母体是通过什么结构向胎儿提供营养物质的?
(6)你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
四、教师活动:
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给予补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何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
六、练习:课本第6页:自我评价 1、2、3、4 (请学生讲解)
思维拓展(学生讨论)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一、生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睾丸: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男性生殖系统 输精管: 输送精子
的结构和功能 前列腺:
阴茎:精子的排出的通道
卵巢: 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受精场所
女性生殖系统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的结构和功能 阴道:月经排出的通道
二、受精过程:
1、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叫受精
2、节育方式:结扎
三、胚胎发育:
卵子 受精 发育 分娩
精子 (输卵管) 受精卵 (子宫) 胎儿(阴道) 婴儿
第 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
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3、举例说出青春期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
4、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识别人体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变化
2、举例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性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
说出青春期性发育的突出特点
教学难点:1、说出青春期性发育的突出特征
2、说明做好青春期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引入:人的生长发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一共有多少个时期?
二、学生活动:
1、讨论:请结合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想一想,说一说各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2、活动:(1)学生4人一组,每个同学将自己的各个时期照片拿出来,请另外3个同学猜是哪个时期。(可参考照片背面的年龄,判断回答是否正确)
(2)将家中长辈各时期照片拿出来交流,分析成年期又分为哪几个阶段?
3、讨论:根据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的特点,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4、观察图8—8男女部分生殖器官发育趋势示意图,试着从图中说出自己获得
哪些信息?
5、学生观察表8—1,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说出有哪些特征属于男女的第二性征?
6、讨论:当你首次出现月经或遗精时,是否告诉父母?你父母是什么态度?你
是什么感觉?
7、讨论:你将如何与异性朋友交往?
8、讨论:青春期我们在饮食卫生上要注意什么问题?在穿着打扮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三:教师活动:
归纳、总结学生的发言,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你想知道的?
五、练习:课本11页 自我评价 1、2、3 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婴儿期(0~1岁)
幼儿期(2~6岁)
一、人的生长发育 童年期(7~11岁)
青春期(12~23岁) 青年期 (24~39岁)
成年期(24岁以上) 中年期 (40~59岁)
老年期 (60岁以上)
二、青春期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
二、 青春期卫生
第三节 人体概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并说出人体各个系统的主要功能
2、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
1、识别组成人体的器官和系统,举例说出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
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
3、举例说明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统一的
教学难点:
1、举例说出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
2、分析骨的成分与骨特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引入:人类新个体的产生是由什么系统完成的?该系统由什么组成?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二、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引入课题
三、 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人体全身骨骼模型,请学生介绍这模型有哪些骨骼?哪些肌肉?这些骨骼和肌肉属于哪些系统?该系统有什么功能?
学生:观察模型说出骨骼和肌肉的名称,相互讨论说出运动系统的功能
活动:请一学生上黑板前做快速下蹲的表演,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个
讨论:表演的同学运动后有什么变化?看到这些变化,使你想到了什么系统?
人体各个系统有什么功能?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积极回答,并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归纳
教师:当你吃鱼时,不小心被一小根鱼骨卡住了,家人叫你赶快喝醋,你认为这种方法能解决问题吗?
学生:讨论猜测
实验:学生4人一组做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的实验:1、一个烧杯里装食醋,另一个烧杯装10%的稀盐酸,分别把相同大小的鱼骨放进烧杯,观察现象,10分钟后取出,漂洗后,用手触摸,看能否打结。
2、用镊子夹起一根鱼肋骨,放在酒精灯上煅烧,观察颜色变化,用镊子轻
轻敲打煅烧后的骨。
教师:请各组代表说出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各组代表积极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讨论:1、鱼骨放在醋中没有变软,而放在盐酸中却变软了,当被鱼骨卡住喉咙,喝醋行吗?应怎样处理?该实验说明了骨骼含有什么物质?
2、鱼骨能够煅烧,说明骨骼里含有什么物质?
3、这些物质使骨骼有什么样的特性?
学生互相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今天大家表现很不错,让我们为取得成功而鼓掌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 课后反思:
六、练习:课本16页 自我评价 1、2、3 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人体概述
一、人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运动系统:运动、支持、保护的功能
消化系统:消化、吸收
呼吸系统: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运进氧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和废物
人体系统 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
内分泌系统:具调节功能
生殖系统:生殖
神经系统:具调节功能
二、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
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有弹性 (能够煅烧)
骨的成分
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 (能够溶解在稀盐酸中)
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
2、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 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
2、 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的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的图片;另一组是一些少年儿童过度肥胖的图片。
提问:两组图片中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原因引导的?(学生答:营养)同学们想不想给他们提供一些科学营养的建议呢?(学生答:想。)
师:要想科学营养,就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
二、师生互动,解决疑难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自己经常食用的5种食物,提出有关营养成分的问题,并作出相关的假设 2、将各小组统计结果进行交流,再统计,全班总计列出多少种食物及营养成分。
3.教师展示收集的食物种类及营养成分。
汇总调查资料、分析、讨论和归纳有关信息(见下表)。
编号 食物名称 主要营养成分 生产原料 产地 最终来源
1
2
3
4
5
师:食物究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
学生阅读教科书内容后回答: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
和维生素共六大类。
师:谁能告诉我哪些营养成分属于无机物?哪些属于有机物?
生:水、无机盐属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师:三大产热营养素是哪三种营养成分?
生: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三、实验: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学生4人一组进行实验,并讲述实验现象和结果
讨论: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一样多吗?
师:我们认识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这几种物质分别有什么作用?我们主要从哪些食物中可以获得这些物质?
生:结合第21、22页教科书内容和自身生活经验,小组总结归纳,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师: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列表归纳。
生:汇报合作成果。
师:适时对学习小组进行表扬和激励。
生:学生互评,并对学习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
师:食物中是否含有无机盐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进行探究
3、 探究食物中含有无机盐
学生4人一组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小组互评实验结果
学生举例说出各种无机盐的作用
4、指导学生阅读课本25页了解各种维生素的作用及缺乏会导致的疾病
四、师生共同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告诉我你有哪些收获,你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生:回忆并答出营养成分的种类,主要食物来源及主要功能,并互相补充。
(师适时质疑)
五、自我评价:课本24页 1、2、3、4 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蛋白质
2、淀粉 人体供能物质
3、脂肪
4、水
5、无机盐
6、维生素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教学目标:
一、 知识: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二、 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实验观察,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观察、动手等能力
教学重点: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难点: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设计:
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新课学习 知识应用 拓展知识 课堂反思 课堂小测验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如下:
教师活动 媒介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消化系统图片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激发兴趣
指导学生角色扮演 活动—小品表演 进行角色扮演、观看、细听
引导讨论 小品和课文内容 讨论、交流、表达
引导实验观察: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实验活动 实验、观察、讨论、交流、表达
点拨、指导阅读 课本内容 带着问题阅读
问题讨论 问题 分析、解析、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板书 归纳表达、理顺知识
引导实验:观察小肠结构 实验活动 实验、观察、讨论、交流
设置问题,拓展知识 问题 交流表达
引导课堂反思 问题 交流表达
布置课堂小测验 测验 完成小测验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和一段富有启发性的文字“食物究竟在人体的什么地方发生变化呢?”作为导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探究的愿望;为学习者指明方向,引导学生带着欲望进入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让学生表演小品(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口腔、胃、小肠、大肠、肝脏等器官),再次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习环节。
2.新课学习根据小品内容提出几个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则是多看、多听、多感受而少说话,并及时对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和提高,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讨论后,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理解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3.知识应用和知识拓展:教师提出“你知道哪些消化系统的疾病?”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消化系统的疾病。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积累知识,并时刻关注生活、关注学习、关注健康。
讨论后,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观察鸡小肠,学生用手摸、用眼看、用放大镜观察,然后猜测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这是学习的感性认识阶段。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理顺知识,这是学习的理性认识阶段。
4、课堂小结、反思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口腔
食道
胃(吸收水,酒精)
消化道 小肠(吸收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甘油、
1、消化系统 脂肪酸、氨基酸)
的组成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
肛门
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
肝 (分泌胆汁)
消化腺 胰腺 (分泌胰液)
胃腺 (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
肠腺 (分泌肠液)
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淀粉 口腔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小肠 酶 葡萄糖
蛋白质 胃胃蛋白酶 多肽 酶小肠 氨基酸
脂肪 酶小肠 甘油、脂肪酸
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教学目标:
一、 知识:1、关注并学会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2、明白什么是合理膳食并理解合理膳食的意义
二、能力:
1、有兴趣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并原与其他同学交流,尝试设计表格
2、有兴趣参与课堂调查活动,并小组协作将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3、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二、 情感:关心长辈的饮食,体验父母的辛劳,学习表达孝心
教学重点:
1、关注并学会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2、参与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3、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难点: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方法:调查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人太胖太瘦都说明这个人的营养状况不太好,那什么样的体重才是比较标准的呢
讨论、交流、表达
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并交流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
参与讨论,交流,表达 让学生关注并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三)过度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课堂调查 学生发言,讨论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是否正确,并说出科学依据 让学生明白饮食卫生的科学道理,体现教学来自生活,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素养
(四)营养学专家对合理膳食的建议 提问: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才是合理的,才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说说自己的看法
讲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的有知识
学生发言,谈谈对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理解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再给出营养专家的建议,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怎样才是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五)“今天我们当家”——为家人设计一日食谱
描述父母的辛劳和同学们的幸福生活,安排学生讨论如何为家人设计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
小组讨论,设计一日食谱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完成一日食谱的设计并付之实施(课后) 通过应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以“今天我当家”为主题的设计食谱活动,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让他们关心长辈的饮食、体验父母的辛劳
(六)关注食品安全 引导学生注意食品安全,指导学生设计调查表,调查当地食品的安全性 小组设计调查表,分工合作,并在课堂上交流(课后)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懂得如何鉴别食品的安全性,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七)课堂反思、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表达 通过反思与小结,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
(八)课堂练习 布置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 对知识进行巩固
板书设计:
第四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一、 膳食指南:1、多吃谷类,供给充足能量
2、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摄入
3、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
二、 平衡膳食宝塔:
第一层:谷类 (每天300克~500克)
第二层:蔬菜、水果类(分别是400克~500克 100克~200克)
第三层:鱼、禽、肉、蛋类(235克~200克)
第四层:奶、豆类(分别是100克 50克)
第五层: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三、食品安全:
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教学目标:
一、 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二、 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问:在我们人的血管里流动的是什么? 讨论,交流,进入课题
观察血液的组成 演示实验:血液的组成成分 观察教师的操作,注意发现问题,学习实验的规范操作
血液中血浆及血细胞的组成 观察量筒内分层现象,注意颜色及所占体积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教师讲解、巡视、指导 实验:观察血涂片
红细胞的正常值,血液为什么是红色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和图10—2人的血细胞 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颜色和数目以及结构上的差异,观察血小板的形状
贫血的概念 如何对待补铁的问题? 阅读补充资料讨论交流
了解发炎 讲解什么是发炎 学习白细胞的作用和正常值
血小板与凝血 巡回演示比较 观察血块周围的液体和使用抗凝剂的血液有什么不同
认识化验单,知道血常规检测内容 展示几张化验单,分发给学生 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化验单上几项指标的不同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输血和血型 如果你医生,面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你如何抢救? 讨论,交流
输血原则 巡视并适时指导 分组活动,模拟“血型鉴定”
我过无偿献血制度 讲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 查找有关无偿献血资料(课逅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讨论,交流
课堂练习 布置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运载血细胞
血浆(功能) 运输养料和废物
防御保卫
1、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血细胞 白细胞:吞噬病菌
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
2、输血和血型
(1)血型: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11111
2024-11-15 广告
2024-11-15 广告
作业指导书是一种专门编写的指导性文件,用于完成某一项或同一类型的工作。它是根据设计图纸、制造厂说明书、相关的验评标准、编写人员现场所积累的施工经验以及成熟实用的施工工艺所编写的。定义和作用作业指导书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阐明...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11111提供
2009-07-10
展开全部
中国人都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