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庄子的典故及故事含义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庄子,又名庄周,是先秦七子之一,道家的代表人物,其著作《庄子》又称为《南华真经》,被誉为文学与哲学兼顾的经典名著,其中蕴含了很多寓意深刻的道理,如果能够读懂,那么不为俗世所扰,自然能过得恣意潇洒。今天和大家分享其中小故事,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
1、自由之龟
在《庄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庄子在河边钓鱼,楚王派二个人去找他,说很仰慕他的才华,希望能去楚国做官。庄子说:楚国有一只神龟,被杀死至今已经三千年了,可是楚王十分爱惜它,把他的骨头供奉起来。我问你们二位是愿意死后留骨,还是愿意在泥巴塘里打滚呢?答案大家都知道,就是在泥水中逍遥过一辈子。
这则故事说明我们往往羡慕那些位居高处的人,可是高处不胜寒,危机四伏,而且需要放弃很多平凡的快乐,如果要快乐逍遥地过日子还是远离朝堂吧。
2、知鱼之乐
庄子和惠子在桥上,见水中有鱼,庄子说:“鱼玩得很快乐。”惠子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你不是鱼。”庄子说:“你不是我,你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不要用自己的定式思维去揣测他人的心境,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家只要做一个开心快乐的鸟就够了。
3、庄周梦蝶
有一天,庄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飞得很开心,当他醒来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是庄子而不是一只蝴蝶。因为梦太真实了,庄子就想在梦中到底是我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我?
这则故事说的人生如梦,不过虚幻一场,我们都是活在人间梦里,什么功名利禄,什么恩怨情仇,一觉醒来,什么都不是。还是快乐最重要。
4、呆若木鸡
周宣王希望斗鸡,就命人训练鸡。第一次周宣王问鸡训练得怎么样,那人回答那只鸡看起来很勇猛,还不行。又过了10天,周宣王第二次过来,那人说那只鸡看到别的鸡还是很警惕,还不行。再过10,周宣王过来,那人说还不行,因为那只鸡的眼神里还很有气势。最后,当周宣王第四次过来的时候,那人说那只鸡已经变得想块木头似的,但其他鸡一看到它就全吓跑了,已经训练成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那些夸夸其谈者往往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而一些看起来很呆,不为外物所动,一直做自己的事情的人往往才是真正的高手,这有点类似于《天龙八部》里面的扫地僧。
6、权如腐鼠
庄子的好朋友惠子在梁国当了丞相,有一天庄子想去拜会他,这时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是想来取代他的。于是惠子很慌张,慌了三天三夜。但是庄子却很从容地出现在他面前,说:南方有种鸟叫鹓雏,每年都会从南向北飞,在途中只在梧桐树上休息,只吃竹子的果食,只喝泉水。如果在途中遇到一只猫头鹰正在吃一只腐烂的老鼠,你觉得鹓雏会看一眼那只死老鼠吗?
这个故事是讽刺惠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其气节,他不屑去做一些小人做的事情。
7、屠龙之技
《庄子》里面说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特别热衷于屠龙,于是他变卖家产去拜师学艺,经过多年的学习,他真的学会了惊天的屠龙技术,但是他寻遍世间,也没有发现一只龙,导致他的屠龙技术毫无用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去学习一些毫无用处的技能,在这里插一句,现在很多高校培养了许多“有学无才”的人,这些人学历很高,但是却没有在社会上立足的才能,这应该引起大家的警惕。
1、自由之龟
在《庄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庄子在河边钓鱼,楚王派二个人去找他,说很仰慕他的才华,希望能去楚国做官。庄子说:楚国有一只神龟,被杀死至今已经三千年了,可是楚王十分爱惜它,把他的骨头供奉起来。我问你们二位是愿意死后留骨,还是愿意在泥巴塘里打滚呢?答案大家都知道,就是在泥水中逍遥过一辈子。
这则故事说明我们往往羡慕那些位居高处的人,可是高处不胜寒,危机四伏,而且需要放弃很多平凡的快乐,如果要快乐逍遥地过日子还是远离朝堂吧。
2、知鱼之乐
庄子和惠子在桥上,见水中有鱼,庄子说:“鱼玩得很快乐。”惠子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你不是鱼。”庄子说:“你不是我,你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不要用自己的定式思维去揣测他人的心境,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家只要做一个开心快乐的鸟就够了。
3、庄周梦蝶
有一天,庄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飞得很开心,当他醒来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是庄子而不是一只蝴蝶。因为梦太真实了,庄子就想在梦中到底是我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我?
这则故事说的人生如梦,不过虚幻一场,我们都是活在人间梦里,什么功名利禄,什么恩怨情仇,一觉醒来,什么都不是。还是快乐最重要。
4、呆若木鸡
周宣王希望斗鸡,就命人训练鸡。第一次周宣王问鸡训练得怎么样,那人回答那只鸡看起来很勇猛,还不行。又过了10天,周宣王第二次过来,那人说那只鸡看到别的鸡还是很警惕,还不行。再过10,周宣王过来,那人说还不行,因为那只鸡的眼神里还很有气势。最后,当周宣王第四次过来的时候,那人说那只鸡已经变得想块木头似的,但其他鸡一看到它就全吓跑了,已经训练成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那些夸夸其谈者往往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而一些看起来很呆,不为外物所动,一直做自己的事情的人往往才是真正的高手,这有点类似于《天龙八部》里面的扫地僧。
6、权如腐鼠
庄子的好朋友惠子在梁国当了丞相,有一天庄子想去拜会他,这时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是想来取代他的。于是惠子很慌张,慌了三天三夜。但是庄子却很从容地出现在他面前,说:南方有种鸟叫鹓雏,每年都会从南向北飞,在途中只在梧桐树上休息,只吃竹子的果食,只喝泉水。如果在途中遇到一只猫头鹰正在吃一只腐烂的老鼠,你觉得鹓雏会看一眼那只死老鼠吗?
这个故事是讽刺惠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其气节,他不屑去做一些小人做的事情。
7、屠龙之技
《庄子》里面说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特别热衷于屠龙,于是他变卖家产去拜师学艺,经过多年的学习,他真的学会了惊天的屠龙技术,但是他寻遍世间,也没有发现一只龙,导致他的屠龙技术毫无用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去学习一些毫无用处的技能,在这里插一句,现在很多高校培养了许多“有学无才”的人,这些人学历很高,但是却没有在社会上立足的才能,这应该引起大家的警惕。
展开全部
庄周梦蝶
出自《庄子·齐物论》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视权贵如腐鼠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大意:
《庄子·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鶵(一种类似与凤凰的鸟),您可听说过?这鹓雏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不是梧桐不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这时,有只猫头鹰刚抓到一只腐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宁做自由之龟
《 庄子 秋水》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大意:庄子和惠子在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游得从容自在,这是鱼的快乐呀。”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快乐。而你也不是鱼,那你肯定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从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哪里(安:一意为如何,怎么;一意为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既然你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还问我?我是在桥上知道的。”
出自《庄子·齐物论》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视权贵如腐鼠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大意:
《庄子·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鶵(一种类似与凤凰的鸟),您可听说过?这鹓雏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不是梧桐不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这时,有只猫头鹰刚抓到一只腐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宁做自由之龟
《 庄子 秋水》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大意:庄子和惠子在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游得从容自在,这是鱼的快乐呀。”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快乐。而你也不是鱼,那你肯定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从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哪里(安:一意为如何,怎么;一意为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既然你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还问我?我是在桥上知道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