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2等于
34÷2=17
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非零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扩展资料
除法运算过程——
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长除法俗称「长除」,适用于正式除法、小数除法、多项式除法等较重视计算过程和商数的除法,过程中兼用了乘法和减法。根据乘法表,两个整数可以用长除法笔算。
如果被除数有分数部分(或者说是小数点),计算时将小数点带下来就可以;如果除数有小数点,将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移位,直到除数没有小数点。算盘也可以做除法运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除法
17
1、把34除以2按照竖式计算的格式写好。
2、把34除以2的计知算分解成为两步,最高位的十位是一步,个位是一步。具体如下:
十位上:3÷2=1···1,即十位上的得数是1,余数也是1,余数1并入到个位的计算。
个位上:14÷2=7,即个位上的得数是7,无余数,能够整除。
即:34÷2=17。
验算:17×2=34,与 34÷2=17 相符,可知 计算正确无误。
扩展资料:
多位数除法其法则如下:
1、截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起,除数是几位数就从左边截出几位数,当被截出的数小于除数时,应再截一位数。
2、试商。用1,2,…,9中的适当数字作为初商,用初商去乘除数,使所得的积小于(或等于)所截取的数,并从截取的数中减去这个积,所得差应小于除数,差也可能是零。
3、再截数。将被除数第一次被截后余下的数,紧接着写在差的后面,称为第一余数,从第一余数中第二次截数,所截位数仍与除数的位数相同,当第二次被截数小于除数时,应再截一位数。
4、再试商。仍用1,2,…,9中的适当数字作为次商,用次商去乘除数,使所得的积小于(或等于)第二次截得的数,并从第二次截取的数中减去这个积,所得差应小于除数,差也可能是零,将被除数第二次被截后余下的数,紧接着写在第二次差的后面,称为第二次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