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叶片上有白粉要怎么办?这是病害吧?
黄瓜叶片有白粉患了白粉病,是黄瓜种植中常见的一种普通病状。在田间主要从叶片,茎蔓和黄瓜植株基部等部位出现通过综合判断即可得出结论。
一、如何判断是否白粉病?
若判断是否白粉病,首先看黄瓜植株的茎基部是否有白色霉层,若有则表明田间湿度比较大,再感知一下日常的平均气温若能达到二十八至三十摄氏度左右,且近来天气干湿交替,那么黄瓜叶片的几率较大。
再看看黄瓜的叶柄或叶片的症状,验证一下是否是白粉病的症状。白粉病在黄瓜叶片上的典型症状表现是在叶片的正面或背面有白粉,甚至叶片几乎全部布满白粉,用手触动叶片时,还会有白粉向下飞落,时间一久黄瓜会茎枯而si。
二、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
1、通风、降温、排湿
因为黄瓜白粉病的发bing条件是生长环境潮湿,且温度在二十八至三十摄氏度间。通风不仅可以降温而且还可以排湿。
2、给黄瓜叶片喷水
黄瓜白粉病喜欢在高温干湿交替的环境下滋生蔓延。生产实践证明,黄瓜叶片上有水膜,反而会阻碍白粉病的发生。所以,在田间诊断发现白粉病以后及时给黄瓜叶片进行补水是有效、经济的防控措施。
3、摘叶透光
因种植密度不当造成黄瓜白粉(病)发生时,除其他有效防控措施外,摘叶透光也是一项不错的补救措施。摘除基部的老叶,全叶布满白灰的枯叶,密度大着生空间不当的茂叶等,改善透风透光空间,降低空气湿度。
4、加强日常管理
黄瓜不断从大田采收出售消耗了大量营养得不到及时补充,会出现生理机能失调,抗逆性减弱,植株衰老。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用不同方式增施磷钾肥,可施用海和威水溶肥,溶解速度快,叶面喷施/滴灌都可,培育壮秧,增强黄瓜植株的抗病力,才是经济、根本、有效的解决方法。
黄瓜叶片上有白粉是白粉病
桑里白粉病又称白粉病、白背病。分布在全国各植桑区。多发生于枝条中下部将硬化的或老叶片背面,枝梢嫩叶受害较轻。
主要为害部
防治方法
为害症状
多发生于枝条中下部将硬化的或老叶片背面,枝梢嫩叶受害较轻。发病初期叶背出现圆形白粉状小霉斑,后扩大连片,白粉严重时布满叶背,叶面与病斑对应处可见淡黄褐斑,后期白色霉斑中出现黄色小颗粒物,渐由黄变褐,最后变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闭囊壳。[1]
共2张
发病症状图片
形态特征
Pbllactiniamoricola(P.Henn.)Homma称桑生球针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不分枝,纵横交错。菌丝匍匐于叶背,以吸器伸入寄主细胞摄取营养,叶面菌丝垂直长出分生孢子梗,无色,具3~4个隔膜,顶端膨大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多单生,无色,棍棒状,大小60~86×19~26(μm)。后期形成闭囊果,扁球形,直径183~283μm,周边具针状附属丝5~18根,有时多至32根。闭囊壳内具子囊9~14个。子囊无色,圆形,基部有短柄,大小60~105×25~40(μm),内有子囊孢子2~3个。子囊孢子无色或淡黄色,单胞,椭圆形,大小30~49×19~26(μm)。此外,有报道UncinulamoriMiyake称桑钩丝壳,也是该病病原。[1]
传播途径
病菌以闭囊果在桑树干或病叶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散出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至桑叶上侵入,经8~10天潜育产生白色病斑,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至晚秋形成闭囊壳越冬。[2]
发病条件
发病最适温度22~24℃,相对湿度在30%~100%范围内孢子均能发芽,相对湿度70%~80%最适。条件适宜时,成熟的分生孢子经2小时即发芽,形成菌丝,25℃经72小时又产生分生孢子,一批分生孢子脱落后,隔3~5小时又形成一批。气温低的山区较平地桑园易发病,地下水位低、春伐系、过于密植或缺钾桑园发病重。[2]
防治方法
(1)选栽抗病品种一般叶片硬化迟的桑树品种较抗病。如湖桑7号、湖桑38号、弯条桑、花桑、梨叶大桑、新疆白桑等。
(2)清洁桑园。秋冬季清理地面落叶、残叶用于沤制堆肥。
(3)合理采叶,密植桑园要多次采叶。夏伐后要施足夏肥,注意增施钾肥,提倡施用桑树专用肥。
(4)药剂防治冬季用波美4°~5°石硫合剂或50%硫磺胶悬剂500倍液喷树干、枝条。发病初期喷洒40%多。硫胶悬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硫菌灵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间隔10~15天一次,连喷2次。可用1%~2%硫酸钾或5%多硫化钡喷叶背,能抑制病害蔓延。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40%杜邦福星乳油8000倍液。[3]
防治农药:石硫合剂、硫磺、多·硫、甲基硫菌灵、硫菌灵、苯菌灵、氟硅唑。
黄瓜白粉病病原菌有葫芦科白粉菌和瓜类单囊壳两种真菌。主要侵害叶片,其次是茎和叶柄。
发病症状: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直至布满整个叶片。最后霉层逐渐由白色变为灰白色,叶 片变黄、发脆,最后失去光合作用能力,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主要发病时间:从苗期到结瓜期均可发生,但以中后期发病最多,当植株生长衰弱时,发展迅速, 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干枯甚至提早拉秧。
化学农药防治:主要有甲基托布津 、醚菌酯和百菌清等。但由于化学药剂长期大量使用,高残留、污染环境等问题愈发严重 ,并且病原菌对一些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用药量不断增大,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对人们的安全带来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