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鱼类到两栖类经历了哪种情况

 我来答
玄灵儿塔罗屋
高粉答主

2021-11-24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5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3.3万
展开全部

最早的两栖动物出现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晚期,是由登陆的鱼类进化而成的,之后两栖动物的进化分成了两个分支,一支在石炭纪晚期进化成了原始爬行动物,一支继续走两栖路线,演变成了现代两栖类,如青蛙、娃娃鱼等。

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一般来说,两栖类动物都是卵生。

1、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依赖于湿润的的环境,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4、心脏两心房,一心室,血液为混合血,不完全的双循环;

5、体温不恒定,是变温动物;

6、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胚胎没有羊膜;

7、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

8、抱对受精,不仅可以刺激雌雄双方排出生殖细胞,还可以使精子和卵细胞向相同方向排出,提高受精率;

9、有脊椎。

双螺旋基因
2025-03-28 广告
水产病害检测可采用多种方法,其中荧光定量PCR技术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而备受青睐。此外,显微镜检快速诊断法也是常用的手段,适用于体表、鳃、肠道等部位的寄生虫性病原检测。纳米材料检测与基因编辑检测技术同样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尤其在针对特定...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双螺旋基因提供
刘浩琦8
高能答主

2021-11-25 · 百家号创作者打造的集创作、发布、变现
刘浩琦8
采纳数:77 获赞数:437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从鱼类到两栖类经历了如下情况:

1.登陆的问题,它必须有适应陆地生存的器官,这就出现了五趾型附肢。

2.其次是解决呼吸的问题,水中氧气比陆地上的氧相对恒定,它是用鳃呼吸,登陆后用肺呼吸,皮肤帮助呼吸。

3.再然后血液循环上也发生了变,鱼是一心脏一心室的单循环,两栖类是两心一室的不完全的双循环,由于血液是混合的,所以仍是变温动物,在整个进化过程中,它的上述功能不完善,所以它必须回到水中产卵,繁殖后代,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两栖类动物的演变:

海洋是地球上生命的摇篮。在3.5亿年前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鱼类,那时,刚出现不久的植物大都生长在水边,它们的叶子落到水里腐烂发臭时,就会消耗掉水里大量的氧气,鱼类因此而经常感到呼吸困难

不仅如此,由于当时的气候特别干旱,很多池塘和河流到了旱季水会干涸,鱼类没有水就死掉了,但是也有一些有特异功能的鱼,比如泥鳅和几种鲶鱼能用肠子呼吸,肺鱼有像肺一样的鳔,总鳍鱼类也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当水里严重缺氧或干涸的时候,这些鱼试着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于是便爬到陆地上来,这时它们才发现光有能呼吸空气的本领还不行,在陆地上行走可比在水里游泳难多了,它们只好用自己的胸鳍和腹鳍充作四肢,艰难地移动着。

总鳍鱼有天生的优势,它们偶鳍上的肌肉极其发达,支撑起身体不费劲,鳍里的骨骼分节,便于运动,总鳍鱼在不断地爬行中使鳍里的骨骼变得粗大有力,越长越像脚,还长出了趾,骨架变得更结实,肺也更好用,就变成既能在水里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两栖类,最早的两栖类是鱼石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