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为岳飞平反,明显是打赵构脸,健在的赵构为何不反对?
宋孝宗为岳飞的平反,但并没有在政治上交代清楚,有所保留,也就是说是给宋高宗留了很多脸面的。而当时宋孝宗刚即位,正准备大干一场,虽说宋高宗居太上皇之位,但不可能还想以前一样“乾纲独断“,这至新皇帝于何地呢?
太上皇这个活,并不是一般人能干的,退居幕后的同时,还要拿捏住分寸,继续发挥对朝政的影响力,形式上不干预朝政,但总能散发出那么一些影响力,令新朝廷心生忌惮。
宋高宗是一个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的人,他知道自己现在所扮演的角色,只要不是触及底线的事情,他并不会干预,而宋孝宗登位,靠的也是宋高宗一人之力,所以双方之间“父慈子孝”,在岳飞平反昭雪的事情上,并没有出现什么令双方生出嫌隙的事情来。
岳飞死时,正是主和派长期把持朝政的时代,宋高宗本人也不愿意打了,或者说他启用主和派主要目的在于收拢兵权,所以岳飞这个主战派旗帜性人物必须死。
岳飞一死,整个朝廷都是主和派说了算,主战派被迫害殆尽,但政治之道,并不可能一直都是一种思潮得势,总会根据时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绍兴二十年(1150)后,形势大变,完颜亮篡位,志在吞并南宋,积极备战,到了绍兴三十一年(1161)准备就绪,灭宋之谋不再遮掩。
这对南宋朝廷而言,意味着此前长期奉行绥靖主义屈辱求和政策彻底破产,主和派误国罪昭然若揭,主战派重新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朝廷上下皆是一片积极备战的声音。
当时的太学生们就为应对危机献计献策,他们要求宋高宗下罪己诏,正秦桧之罪,凡是当初主和的悉数论罪正刑,同时恢复岳飞的爵位,录用他的子孙,以振军心,激忠义之气。
大敌当前,赵构的压力还是蛮大的,但他只是下诏把蔡京、童贯、岳飞、张宪的子孙家属从看管状态给放回了家而已。算是略显仁慈,表示表示以平息舆论。
紧接着,完颜亮四路伐宋,结果三路被宋军击败,而他从弟完颜雍在东京(辽阳)称帝,军心动摇。可完颜亮绝不肯败时无功而返,他准备渡江先取南宋再北上于完颜雍抗衡,结果,被虞允文大败采石矶,而他本人也被叛将缢杀,伐宋之战不了了之。
这一战,南宋一改往日窝囊之气,重振声势,主战的声音就更响亮了,大概在一片主战声音的包围中,宋高宗也有点吃不消,或者心虚什么的,便于次年退位,让皇太子登基。
宋孝宗是在当时主战派声音最响亮的时候登基的,这个时候也是宋高宗声音最微弱的时候,而宋孝宗本人也胸怀大志,矢志向金国复仇。看着全国上下抗金形势这么好,自然要在大势之下,先做那么几件提心气的事情,为之后北伐中原打好基础。
首先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为岳飞昭雪。只有为岳飞恢复了名誉,军队士气才能更加高涨,忠义为国的思想才能得到重新伸张。
但是宋孝宗再怎么搞,也要顾及宋高宗的面子,所以在为岳飞昭雪这件事情上,他是很精明的。
他没有对岳飞的冤狱重新审查核实,也就是不追究制造冤案者的责任,而是追复岳飞的官职,访求后人录用,过了五年,为岳飞建庙,到了淳熙五年你(1178)经过一番调研讨论,追谥岳飞为”武穆“。
宋孝宗的平反工作做得很含糊,承认岳飞死于冤狱,但在告词中又不肯明言直说,“会中原方议于櫜弓 ,而当路力 成于投杼 ,坐急绛侯之系 ,莫然内史之灰。”,用了西汉周亚夫的冤狱来喻指岳飞,却又不肯明言之说。
朝廷既没有公开承认错误,分清是非曲直,还岳飞清白,也没用追求相关人员的责任论罪,只是简单做了个“平反”。宋孝宗对岳飞之死定的调子是“坐事以殁 ”,含混不清,十分隐晦。
而且,淳熙五年时决定追谥岳飞时,起初拟定的是“忠愍 ”,使民悲伤曰‘愍 ,拟文中表达的意思就是,岳飞的死让老百姓悲伤啊,而且还说“彼忌功嫉能者方相与 谋孽厚诬 ,以媚权臣 ,乃罢本兵 ,兴罗织 ,致坐事以没。 嗟乎 !”
什么,岳飞的死让百姓恸哭,朝廷还有权臣诬陷他!宋孝宗看过之后,很不满意,这不就是说老头子宋高宗不得民心,执政水平也有问题,朝廷还存在奸臣。这要是让老头子看到了,非给气出毛病来。
于是下旨重新拟定,议谥官们很好地领悟了宋孝宗的不满之处,遂改为“武穆”,对岳飞死于冤狱的事情只字未提,同时,就是这个事情还花了两年的时间。
综上,宋孝宗对于岳飞的平反工作更多的是政治需要,或许他内心是认可岳飞的功绩的,但他的皇帝之位来自宋高宗,没有宋高宗就没有他的今天,无论从忠义,还是孝道来说,他都不能够破坏老爷子的形象,因为老爷子形象坍塌了,那么他的政治权威也会受到打击。
所以给岳飞平反只能做到这么个程度,官方认可岳飞功绩,振奋一下军心民心为北伐做准备,对其冤死只字不提,刻意淡化,便能维护赵构的名声和形象,简直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