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概念和定义是什么?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文化(culture)触及的深度超过了可观察到的行为,它是社会共享且经由社会传播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认知,用以赋予经验意义,产生行为,并反映在该种行为之上。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作用:
整合
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就像蚂蚁过江。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文化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他们能够共享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
导向
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这就是文化对行为的导向作用。
展开全部
文化与人类的主动存在
[1]周刚*、吕燕飞、张援虎
(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钢制造管理部理化室553028)
摘 要: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人类个体因为其所处位置不同,其所应用的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也不同。因而文化按阶层可分为: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等。按空间分为: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按其生存方式又分为:牧猎文化,渔盐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等。从社会功用上来讲,可分为语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名号文化、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而当文化发展、累积、交织到一定程度就形成文明。
关键词:文化;使用价值;思想;文明
引言
什么是文化?文化一词包含的意义非常的广。从时间的角度上讲,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从空间的角度来讲,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从经济形态方面来讲,又可分为牧猎文化,渔盐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之分。从社会功用上来讲,分为语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名号文化、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从社会层面上讲,有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等[1]。
一、文化与主动存在
什么是文化?人类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是文化。在冬季,动物通过厚重的皮毛这种生物性的适应去完成生命的存在,而人类不同,人类通过穿上保暖的衣服,燃起熊熊的篝火,住进保暖的房屋等文化性适应去对抗寒冷的冬天[2]。在人类的不同世代之间,这种文化通过物质或非物质的形式加以传承,如世代之间的言传身教,跨代或跨种族之间图形文字等的交流。穿衣服、燃起篝火、建设保暖的房屋等都是人类这种生命体的主动行为,其目的就是为了持续保持生命有主动存在行为的存在,也就是为了保持生命的主动存在。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3]
什么是财富?财富是指具有价值的东西,包括自然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
什么是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价值作为单独的两个汉字,价和值都是表示数量值,“价”指的是货币的数量值得多少,“值”指的是数字的高低。价值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它还指有作用。事实上,经济学上的价值最终都要转换到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才可能作为商品进行交换。所以说,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思想。实际上,物质文化的价值就是传承有使用价值的思想,所以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有使用价值的思想。
什么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的效用。
什么是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上对客观事物的某种要求,这种要求机制是生命为保持其主动存在而通过亿万年进化所获得的。例如,呼吸是人的一种本能要求,氧气是使人类保持主动存在时所必须的物品,它通过人类的呼吸进入人体内,参与人体代谢,为人体的主动存在提供能量,使人类个体保持生命的主动存在。什么是生命的主动存在,生命的主动存在就是生命主动行为目的是使生命得以以主动的方式保持存在。对于人类生命,没有氧气就代表死亡,代表生命主动存在特性的丧失。丧失主动存在特性的系统是没有需要的,也就是说死人是不需要呼吸的。
因此,使用价值是什么,使用价值是能满足人们为保持主动存在而产生的某种要求的商品的效用。
也就是说,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
在冬季,动物通过厚重的皮毛这种生物性的适应去完成生命的存在,而人类不同,人类通过穿上保暖的衣服,燃起熊熊的篝火,住进保暖的房屋等文化性适应去对抗寒冷的冬天。衣服和穿衣服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们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只要有了穿衣服的思想,兽皮可以变衣服,树皮可以变衣服,羽毛可以变衣服,棉花可以变衣服,石油可以变衣服,甚至石头也可以变成衣服。
人与动物的不同是什么?是智慧。我们没有厚重的皮毛,但我们有聪明的智慧。在冬天,动物有厚重的皮毛,我们没有,那我们就剥下动物的皮毛穿在身上;没有动物,那我们就剥树的、剥鸟的、用植物纤维,化学纤维,石棉纤维去纺纱织布。只要有了穿衣服的思想,哪里都能找到衣服。
在获取食物方面,野兽有锐利的目光,敏捷的身手,锋利的爪子和尖利的牙齿,人类没有这些优势,但人类有智慧。没有锐利的目光,但我们有望远镜,夜视仪;没有锋利的爪子,但我们有比爪子还要锋利的宝剑钢刀;没有敏捷的身手,但我们有速度比声音还要快的子弹。看透事物的本质,用思考和想象去创造保持人类主动存在的方法是人类的特长,这些有价值的思想发展、累积、交织造就了文化。
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猿喜欢吃果子,但只能从野生的树上去采摘。人也喜欢吃果子,但野生果树上的果子又小又酸,人们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后发现,我们可以将那些果子又小又酸的果树砍掉,空出来的地面种上果子又大又好吃的果树。人类喜欢吃植物的种子,野生植物的种子又小又少,于是人们用刀砍,用火烧,除掉那些不长能吃种子的植物,种上我们喜欢吃的,经过人们优选出来的作物。现代人类通过基因工程,甚至培育出不长个子只长种子的高产稻,以及转基因作物。甚至在未来,人工合成食物也不再是幻想。智慧创造思想,思想保护生命的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通过生存竟争而发展,先进高效的消灭落后愚昧的。英国的伊万索耶断言,所谓道德与正义只有在实力相等时才可以提出来讨论,这就是说,平衡来源于力量,和平依赖于威慑[5]。也就是要么创新活下去,要么落后被淘汰。
二、文字与文化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的传播最初是依靠语言,也就是口头文化。人的语言是在何时出现的,现在尚不清楚。能人可能有了语言,有迹象表明,直立人己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能力,现代人的语言中心在大脑两个半球的左侧,由于语言中心的发育,大脑的两半球出现了不对性,周口店第5号北京猿人头骨的两侧已有明显的不对称,这是表明直立人俱有语言能力的一个直接证据。在法国一个距今30万年的晚期直立人遗址中,发现一根牛肋骨上面刻有一些抽象的符号。人在有了语言能力后才可能有抽象思维能力,因此,这个刻有抽象符号的肋骨说明直立人已经有了语言能力。直立人要制造出比较复杂而且对称的手斧和尖锐的尖状器,对火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通过协作方法使用一定的谋略,围猎大型食草动物,都必须有一定的语言能力,而这些有效的活动又同时推动了语言的发展[6]。
人类早期用口语传递信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需要一种长时间保存信息的工具。在文字发明之前,人们多使用结绳记事,后来人们发现,用象形符号记录帐本和事件更加有效。从楔形文字的考古发掘来看,在已发现的楔形文字泥版中,大约90%是商业和行政记录,其余的10%则是对话、谚语、赞美诗和神话传说的残篇[7]。文字起源于人类对帐目和事件的记录,谚语、赞美诗和神话传说则只是附带,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谚语、赞美诗和神话传说反而成为文字记录的主角。
三、礼仪与文化
人类是一种社会动物,社会(society)一词曾经被翻译为群[8],也就是人类是一种集群动物。人为什么要集群,这是因为单个的人类是渺小的,无法与自然相对抗,集群是人类的主动行为,人类集群的目的是寻求相互帮助,从而完成自己的主动存在。人类要集群,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就是人类寻求相互帮助的前题。
在集群生存的生命中,多细胞生命通过表面抗原来进行识别,而人类通过礼仪来进行相互识别,人与人要和平共处,必须相互尊重。在古代祭祀中,人们除了用规范的动作、虔诚的态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还将自己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即牛、羊等牺牲)奉献于神灵,也就是给神灵礼物,以表示对神灵的服从,并乞求神灵的庇护。礼字的本义为:举行仪礼,祭神求福。《说文》的解释是: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9]。《曲礼》曰: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10]。左丘明说:礼也。将求于人,则先下之,礼之善物也。[11]。明·王镀在《春芜记》中说:“自古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12]”在生活中,人们也同样用礼仪和礼物向别人表示尊重,以求得相互帮助。人类为什么要结成群体?是因为人类个体是弱小的,只有结成群体才能得以保持生存。人类要以群体的方式获取主动存在,就必须将自己的后背交给别人,而礼仪、相互赠礼物就是人类寻求以群体方式保持主动存在的主动行为。如果群体内部成员相互敌视,相互攻击,是不能将群体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的。在群体间的生存竞争中,同等条件下,有群体凝聚力的肯定战胜一盘散沙的群体。同样,仁义也是智能化群体主动存在的产物,一个人如果为富不仁[13],则必将为群体所不容。寻求相互帮助是人类集群的目的,相互尊重是集群的基础,用规范的动作、真诚的态度、以及适度的礼物向别人表示尊重,是人类求得相互帮助的基本前题。
在寻求群体主动存在的规则上,中国传统法观念与西方有着诸多不同:“中国以礼治为基础,视法律为维护道德之器,西方人则主张法律至上;中国人的理想社会是‘法立而无犯,刑设而不用’,西方人则不断追求法律的完善;中国人视繁法苛政为暴政,西方人认为失去了法律就失去了自由;中国人致力于无讼来维护社会的稳定,西方人则以健讼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中国人注重由里及表的自律,西方人则重视由表及里的制约[14]。”礼法是传统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等级观念和纲常名教是其两大支柱,全部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行为都被纳入礼法规范。礼法的设计、宣传者是社会精英,礼法施行的客体是全体社会成员。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合作,通过名份各司其责,从而完成群体的主动存在。这些思想通过文字被人们用各种典籍加以传承,从而形成中华文化。
西方人则主张法律至上,得到西方文明。
四、生命与文化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个以新陈代谢为动力,以自我复制为基本指向,以生长发育为保障,以遗传与变异为进化手段的具有主动存在特性的开放的耗散性系统。自我复制是生命保持主动存在的基本指向,生命因自我复制而存在,所以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观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15]的说法。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生命最基本的行为就是自我复制行为,生命因自我复制而存在,对于有性繁殖的生命而言,求偶与交配就是生命最基本、最原始的主动行为,因此这部分的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也就是追求异性的技巧(爱情小说)永远最受欢迎,爱情也是有性繁殖生命永恒不变的主题。歌德说: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16]。(Jeder Jüngling sehnt sich, so zu lieben,)
五、语言文化
一说到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小说、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这是为什么呢?单纯用文字描述事实原理,单个的道理谁也不愿意听,但一但加上韵律和情节就变得有趣和吸引人了。
2011年而考古工作者在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506号墓穴中发现一张在天宝十二年至十四年,西州等驿站记录“岑判官马柒匹共食青麦三豆(斗)伍胜(升)付健儿陈金”的马料账单。经考证,天宝末年,在驻节西州的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中当判官姓岑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岑参[17]。如果不是那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谁会记得岑判官是谁。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人类个体是社会动物,人类寻求主动存在需要相互协作,相互交流,于是有了语言文化。
六、饮食文化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个以新陈代谢为动力,以自我复制为基本指向,以生长发育为保障,以遗传与变异为进化手段的具有主动存在特性的开放的耗散性系统。人类是一种异营养生命,人类的主动存在能量来源是外界的各种含能化合物,还有人类个体的生长发育、自我复制需要各种人体所不能制造的化合物,这些都需要人类从外界获取。什么样的食物易于消化,什么样的食物营养丰富,怎样吃才健康,这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这类有使用价值的思想——饮食文化从来都深受重视,吕不韦说:“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音欢)之炙,隽(音卷)触之翠,述荡之挈(音万),旄(音矛)象之约。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鱼之美者:洞庭之鳙(音扑),东海之鲕(音而),醴水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藿(音贯)水之鱼,名曰鳐(音摇),其状若鲤而有翼,常从西海夜飞,游于东海[18]。”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七、服饰文化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穿衣服是人类主动存在的行为,服装原是人类用于保暖的工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服装已经脱离了单纯的保暖功能,成为身份、地位、个人魅力、礼仪、甚至是社会道德的展示工具。随着文明的发展,这类有使用价值的思想——服饰文化己专门成为一类专业,服装外形怎样设计,布料怎样剪裁,颜色怎样搭配,模特穿上以后怎样活动都成为一种学问。在世界时装之都,每年、每季都会有时装发布会,其中的胜者则成为当年的潮流的引领者。
八、建筑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建筑原是人类避雨和保暖的工具,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加,使用的材料与工具的不同,人类这部分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也在不断演变。房屋原来是住人或存放东西的建筑物,原始人类为避寒暑风雨,防虫蛇猛兽,住在山洞里或树上,随着人口的增加,自然形成的山洞和宜居的树木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类通过思考发现,山洞么,不就是山上有个洞,管他是自然形成的还是我自己挖的,只要能住人就行,于是有了窑洞。没山怎么办,自己用石头砌一个洞,再在上面填上泥巴成为石箍窑,嗯,堆山太难,我们用木棍蒿草搭个洞得了。木棍太细,不结实,爱倒,换大树吧!大树太粗,扳不断,用斧子吧!斧子太慢?换锯子吧!锯子太累,换电锯吧!什么?蒿草爱烂,换瓦片吧!还不行,用钢筋混凝土吧!再不行就用钢铁建好了。
九、文化与文明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文明是文化发展累积并相互交织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例如:服饰与礼仪相结合,得到礼服。服饰与运输相结合,得到衣服上的口袋。建筑与道德相结合,得到纪念碑,纪念塔,贞节牌坊。建筑与宗教相给合,得到神庙、教堂。建筑与政治相给合,得到宫殿、国会大厦、人民大会堂、警察局、法庭、监狱等。军事与建筑相结合,得到城池。商业与建筑相结合,得到广告牌、商店、市场。武器与礼仪相结合,得到仪仗。语言与礼仪相结合,得到礼貌用语。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得到神像。文学与道德相结合,得到戏曲、小说、英烈传、二臣传等。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在文明的交流过程中,每一个文明都认为自己发明的生存技巧是最好的,企图让每一个人都按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生存。于是农夫走到哪里都讲种地,渔夫走哪里都讲打鱼,商人走哪里都讲交易。文化最早见于《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0]。”
西汉刘向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21]。”
十、文化的分类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人类个体因为其处于不同位置,其所应用的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也不同,因而文化按阶层可分为: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等。按空间分为: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按其生存方式又分为:牧猎文化,渔盐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等。按社会功用来分,分为语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名号文化、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
十一、结论
文化是有使用价值的思想,文化发展、累积、交织到一定程度就形成文明。所以说: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李桂枝(笔名端木赐香)《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北京长征出版社,2005年,P10,P11
[2]陈阅增 戴尧仁等,《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P503
[3] 戴维·波普诺[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P65页;苏联И.B布劳别列尔格,И.К.潘京《新编简明哲学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夏征农、陈至立 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六版)2011
[5]曹应旺 著 《百年追思:中国的总管家周恩来》 上海人民出版社
[6]陈阅增 戴尧仁等,《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P501
[7]杨雪,<从文字到文学>,《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01日12 版)
[8]王宏斌,〈戊戌维新时期的「群学」〉,《近代史研究》,期2,1985年
[9]许慎(汉) 《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08
[10] 《礼记.曲礼上》古诗文网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3137.aspx
[11]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古诗文网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2987.aspx
[12]明•王镀在《春芜记》
[13]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1175.aspx
[14] 徐凤侠,林嘉志,吴安新<浅议我国古代礼法制度><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27卷第3期
[15] 孟轲《孟子·离娄上》,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jinbu/13jing/mengzi/13j_mzml.htm
[16] 歌德(郭沫若/译),《少年维特之烦恼》,人民文学出版社; 歌德(杨武能/译),《少年维特之烦恼》 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7] 舒敏,《西域密码——失落的文明》京华出版社,2007年
[18]吕不韦主编《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篇》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4079.aspx
[19]孔子《论语•乡党》古诗文网
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28.aspx
[20] 《周易·贲卦·彖传》古诗文网
[21]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古诗文网
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10762.aspx
[1]周刚*、吕燕飞、张援虎
(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钢制造管理部理化室553028)
摘 要: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人类个体因为其所处位置不同,其所应用的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也不同。因而文化按阶层可分为: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等。按空间分为: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按其生存方式又分为:牧猎文化,渔盐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等。从社会功用上来讲,可分为语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名号文化、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而当文化发展、累积、交织到一定程度就形成文明。
关键词:文化;使用价值;思想;文明
引言
什么是文化?文化一词包含的意义非常的广。从时间的角度上讲,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从空间的角度来讲,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从经济形态方面来讲,又可分为牧猎文化,渔盐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之分。从社会功用上来讲,分为语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名号文化、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从社会层面上讲,有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等[1]。
一、文化与主动存在
什么是文化?人类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是文化。在冬季,动物通过厚重的皮毛这种生物性的适应去完成生命的存在,而人类不同,人类通过穿上保暖的衣服,燃起熊熊的篝火,住进保暖的房屋等文化性适应去对抗寒冷的冬天[2]。在人类的不同世代之间,这种文化通过物质或非物质的形式加以传承,如世代之间的言传身教,跨代或跨种族之间图形文字等的交流。穿衣服、燃起篝火、建设保暖的房屋等都是人类这种生命体的主动行为,其目的就是为了持续保持生命有主动存在行为的存在,也就是为了保持生命的主动存在。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3]
什么是财富?财富是指具有价值的东西,包括自然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
什么是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价值作为单独的两个汉字,价和值都是表示数量值,“价”指的是货币的数量值得多少,“值”指的是数字的高低。价值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它还指有作用。事实上,经济学上的价值最终都要转换到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才可能作为商品进行交换。所以说,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思想。实际上,物质文化的价值就是传承有使用价值的思想,所以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有使用价值的思想。
什么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的效用。
什么是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上对客观事物的某种要求,这种要求机制是生命为保持其主动存在而通过亿万年进化所获得的。例如,呼吸是人的一种本能要求,氧气是使人类保持主动存在时所必须的物品,它通过人类的呼吸进入人体内,参与人体代谢,为人体的主动存在提供能量,使人类个体保持生命的主动存在。什么是生命的主动存在,生命的主动存在就是生命主动行为目的是使生命得以以主动的方式保持存在。对于人类生命,没有氧气就代表死亡,代表生命主动存在特性的丧失。丧失主动存在特性的系统是没有需要的,也就是说死人是不需要呼吸的。
因此,使用价值是什么,使用价值是能满足人们为保持主动存在而产生的某种要求的商品的效用。
也就是说,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
在冬季,动物通过厚重的皮毛这种生物性的适应去完成生命的存在,而人类不同,人类通过穿上保暖的衣服,燃起熊熊的篝火,住进保暖的房屋等文化性适应去对抗寒冷的冬天。衣服和穿衣服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们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只要有了穿衣服的思想,兽皮可以变衣服,树皮可以变衣服,羽毛可以变衣服,棉花可以变衣服,石油可以变衣服,甚至石头也可以变成衣服。
人与动物的不同是什么?是智慧。我们没有厚重的皮毛,但我们有聪明的智慧。在冬天,动物有厚重的皮毛,我们没有,那我们就剥下动物的皮毛穿在身上;没有动物,那我们就剥树的、剥鸟的、用植物纤维,化学纤维,石棉纤维去纺纱织布。只要有了穿衣服的思想,哪里都能找到衣服。
在获取食物方面,野兽有锐利的目光,敏捷的身手,锋利的爪子和尖利的牙齿,人类没有这些优势,但人类有智慧。没有锐利的目光,但我们有望远镜,夜视仪;没有锋利的爪子,但我们有比爪子还要锋利的宝剑钢刀;没有敏捷的身手,但我们有速度比声音还要快的子弹。看透事物的本质,用思考和想象去创造保持人类主动存在的方法是人类的特长,这些有价值的思想发展、累积、交织造就了文化。
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猿喜欢吃果子,但只能从野生的树上去采摘。人也喜欢吃果子,但野生果树上的果子又小又酸,人们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后发现,我们可以将那些果子又小又酸的果树砍掉,空出来的地面种上果子又大又好吃的果树。人类喜欢吃植物的种子,野生植物的种子又小又少,于是人们用刀砍,用火烧,除掉那些不长能吃种子的植物,种上我们喜欢吃的,经过人们优选出来的作物。现代人类通过基因工程,甚至培育出不长个子只长种子的高产稻,以及转基因作物。甚至在未来,人工合成食物也不再是幻想。智慧创造思想,思想保护生命的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通过生存竟争而发展,先进高效的消灭落后愚昧的。英国的伊万索耶断言,所谓道德与正义只有在实力相等时才可以提出来讨论,这就是说,平衡来源于力量,和平依赖于威慑[5]。也就是要么创新活下去,要么落后被淘汰。
二、文字与文化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的传播最初是依靠语言,也就是口头文化。人的语言是在何时出现的,现在尚不清楚。能人可能有了语言,有迹象表明,直立人己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能力,现代人的语言中心在大脑两个半球的左侧,由于语言中心的发育,大脑的两半球出现了不对性,周口店第5号北京猿人头骨的两侧已有明显的不对称,这是表明直立人俱有语言能力的一个直接证据。在法国一个距今30万年的晚期直立人遗址中,发现一根牛肋骨上面刻有一些抽象的符号。人在有了语言能力后才可能有抽象思维能力,因此,这个刻有抽象符号的肋骨说明直立人已经有了语言能力。直立人要制造出比较复杂而且对称的手斧和尖锐的尖状器,对火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通过协作方法使用一定的谋略,围猎大型食草动物,都必须有一定的语言能力,而这些有效的活动又同时推动了语言的发展[6]。
人类早期用口语传递信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需要一种长时间保存信息的工具。在文字发明之前,人们多使用结绳记事,后来人们发现,用象形符号记录帐本和事件更加有效。从楔形文字的考古发掘来看,在已发现的楔形文字泥版中,大约90%是商业和行政记录,其余的10%则是对话、谚语、赞美诗和神话传说的残篇[7]。文字起源于人类对帐目和事件的记录,谚语、赞美诗和神话传说则只是附带,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谚语、赞美诗和神话传说反而成为文字记录的主角。
三、礼仪与文化
人类是一种社会动物,社会(society)一词曾经被翻译为群[8],也就是人类是一种集群动物。人为什么要集群,这是因为单个的人类是渺小的,无法与自然相对抗,集群是人类的主动行为,人类集群的目的是寻求相互帮助,从而完成自己的主动存在。人类要集群,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就是人类寻求相互帮助的前题。
在集群生存的生命中,多细胞生命通过表面抗原来进行识别,而人类通过礼仪来进行相互识别,人与人要和平共处,必须相互尊重。在古代祭祀中,人们除了用规范的动作、虔诚的态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还将自己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即牛、羊等牺牲)奉献于神灵,也就是给神灵礼物,以表示对神灵的服从,并乞求神灵的庇护。礼字的本义为:举行仪礼,祭神求福。《说文》的解释是: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9]。《曲礼》曰: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10]。左丘明说:礼也。将求于人,则先下之,礼之善物也。[11]。明·王镀在《春芜记》中说:“自古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12]”在生活中,人们也同样用礼仪和礼物向别人表示尊重,以求得相互帮助。人类为什么要结成群体?是因为人类个体是弱小的,只有结成群体才能得以保持生存。人类要以群体的方式获取主动存在,就必须将自己的后背交给别人,而礼仪、相互赠礼物就是人类寻求以群体方式保持主动存在的主动行为。如果群体内部成员相互敌视,相互攻击,是不能将群体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的。在群体间的生存竞争中,同等条件下,有群体凝聚力的肯定战胜一盘散沙的群体。同样,仁义也是智能化群体主动存在的产物,一个人如果为富不仁[13],则必将为群体所不容。寻求相互帮助是人类集群的目的,相互尊重是集群的基础,用规范的动作、真诚的态度、以及适度的礼物向别人表示尊重,是人类求得相互帮助的基本前题。
在寻求群体主动存在的规则上,中国传统法观念与西方有着诸多不同:“中国以礼治为基础,视法律为维护道德之器,西方人则主张法律至上;中国人的理想社会是‘法立而无犯,刑设而不用’,西方人则不断追求法律的完善;中国人视繁法苛政为暴政,西方人认为失去了法律就失去了自由;中国人致力于无讼来维护社会的稳定,西方人则以健讼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中国人注重由里及表的自律,西方人则重视由表及里的制约[14]。”礼法是传统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等级观念和纲常名教是其两大支柱,全部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行为都被纳入礼法规范。礼法的设计、宣传者是社会精英,礼法施行的客体是全体社会成员。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合作,通过名份各司其责,从而完成群体的主动存在。这些思想通过文字被人们用各种典籍加以传承,从而形成中华文化。
西方人则主张法律至上,得到西方文明。
四、生命与文化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个以新陈代谢为动力,以自我复制为基本指向,以生长发育为保障,以遗传与变异为进化手段的具有主动存在特性的开放的耗散性系统。自我复制是生命保持主动存在的基本指向,生命因自我复制而存在,所以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观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15]的说法。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生命最基本的行为就是自我复制行为,生命因自我复制而存在,对于有性繁殖的生命而言,求偶与交配就是生命最基本、最原始的主动行为,因此这部分的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也就是追求异性的技巧(爱情小说)永远最受欢迎,爱情也是有性繁殖生命永恒不变的主题。歌德说: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16]。(Jeder Jüngling sehnt sich, so zu lieben,)
五、语言文化
一说到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小说、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这是为什么呢?单纯用文字描述事实原理,单个的道理谁也不愿意听,但一但加上韵律和情节就变得有趣和吸引人了。
2011年而考古工作者在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506号墓穴中发现一张在天宝十二年至十四年,西州等驿站记录“岑判官马柒匹共食青麦三豆(斗)伍胜(升)付健儿陈金”的马料账单。经考证,天宝末年,在驻节西州的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中当判官姓岑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岑参[17]。如果不是那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谁会记得岑判官是谁。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人类个体是社会动物,人类寻求主动存在需要相互协作,相互交流,于是有了语言文化。
六、饮食文化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个以新陈代谢为动力,以自我复制为基本指向,以生长发育为保障,以遗传与变异为进化手段的具有主动存在特性的开放的耗散性系统。人类是一种异营养生命,人类的主动存在能量来源是外界的各种含能化合物,还有人类个体的生长发育、自我复制需要各种人体所不能制造的化合物,这些都需要人类从外界获取。什么样的食物易于消化,什么样的食物营养丰富,怎样吃才健康,这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这类有使用价值的思想——饮食文化从来都深受重视,吕不韦说:“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音欢)之炙,隽(音卷)触之翠,述荡之挈(音万),旄(音矛)象之约。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鱼之美者:洞庭之鳙(音扑),东海之鲕(音而),醴水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藿(音贯)水之鱼,名曰鳐(音摇),其状若鲤而有翼,常从西海夜飞,游于东海[18]。”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七、服饰文化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穿衣服是人类主动存在的行为,服装原是人类用于保暖的工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服装已经脱离了单纯的保暖功能,成为身份、地位、个人魅力、礼仪、甚至是社会道德的展示工具。随着文明的发展,这类有使用价值的思想——服饰文化己专门成为一类专业,服装外形怎样设计,布料怎样剪裁,颜色怎样搭配,模特穿上以后怎样活动都成为一种学问。在世界时装之都,每年、每季都会有时装发布会,其中的胜者则成为当年的潮流的引领者。
八、建筑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建筑原是人类避雨和保暖的工具,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加,使用的材料与工具的不同,人类这部分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也在不断演变。房屋原来是住人或存放东西的建筑物,原始人类为避寒暑风雨,防虫蛇猛兽,住在山洞里或树上,随着人口的增加,自然形成的山洞和宜居的树木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类通过思考发现,山洞么,不就是山上有个洞,管他是自然形成的还是我自己挖的,只要能住人就行,于是有了窑洞。没山怎么办,自己用石头砌一个洞,再在上面填上泥巴成为石箍窑,嗯,堆山太难,我们用木棍蒿草搭个洞得了。木棍太细,不结实,爱倒,换大树吧!大树太粗,扳不断,用斧子吧!斧子太慢?换锯子吧!锯子太累,换电锯吧!什么?蒿草爱烂,换瓦片吧!还不行,用钢筋混凝土吧!再不行就用钢铁建好了。
九、文化与文明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文明是文化发展累积并相互交织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例如:服饰与礼仪相结合,得到礼服。服饰与运输相结合,得到衣服上的口袋。建筑与道德相结合,得到纪念碑,纪念塔,贞节牌坊。建筑与宗教相给合,得到神庙、教堂。建筑与政治相给合,得到宫殿、国会大厦、人民大会堂、警察局、法庭、监狱等。军事与建筑相结合,得到城池。商业与建筑相结合,得到广告牌、商店、市场。武器与礼仪相结合,得到仪仗。语言与礼仪相结合,得到礼貌用语。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得到神像。文学与道德相结合,得到戏曲、小说、英烈传、二臣传等。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在文明的交流过程中,每一个文明都认为自己发明的生存技巧是最好的,企图让每一个人都按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生存。于是农夫走到哪里都讲种地,渔夫走哪里都讲打鱼,商人走哪里都讲交易。文化最早见于《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0]。”
西汉刘向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21]。”
十、文化的分类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人类个体因为其处于不同位置,其所应用的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也不同,因而文化按阶层可分为: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等。按空间分为: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按其生存方式又分为:牧猎文化,渔盐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等。按社会功用来分,分为语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名号文化、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
十一、结论
文化是有使用价值的思想,文化发展、累积、交织到一定程度就形成文明。所以说: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保持人类生命主动存在有使用价值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李桂枝(笔名端木赐香)《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北京长征出版社,2005年,P10,P11
[2]陈阅增 戴尧仁等,《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P503
[3] 戴维·波普诺[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P65页;苏联И.B布劳别列尔格,И.К.潘京《新编简明哲学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夏征农、陈至立 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六版)2011
[5]曹应旺 著 《百年追思:中国的总管家周恩来》 上海人民出版社
[6]陈阅增 戴尧仁等,《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P501
[7]杨雪,<从文字到文学>,《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01日12 版)
[8]王宏斌,〈戊戌维新时期的「群学」〉,《近代史研究》,期2,1985年
[9]许慎(汉) 《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08
[10] 《礼记.曲礼上》古诗文网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3137.aspx
[11]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古诗文网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2987.aspx
[12]明•王镀在《春芜记》
[13]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1175.aspx
[14] 徐凤侠,林嘉志,吴安新<浅议我国古代礼法制度><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27卷第3期
[15] 孟轲《孟子·离娄上》,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jinbu/13jing/mengzi/13j_mzml.htm
[16] 歌德(郭沫若/译),《少年维特之烦恼》,人民文学出版社; 歌德(杨武能/译),《少年维特之烦恼》 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7] 舒敏,《西域密码——失落的文明》京华出版社,2007年
[18]吕不韦主编《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篇》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4079.aspx
[19]孔子《论语•乡党》古诗文网
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28.aspx
[20] 《周易·贲卦·彖传》古诗文网
[21]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古诗文网
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10762.aspx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