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萧衍身为一国之主,为什么要多次走进庙宇?
身为一国之君的梁武帝之所以多次走进庙宇是因为他非常笃信佛教。就梁武帝萧衍的出身来说,他所在的兰陵萧氏是两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显赫的一个家族。拥有这般出身的萧衍很顺利地便进入到官场之中,彼时的朝堂为南齐。萧衍在朝为官期间,南齐政权一日日衰落。因此生出称帝心思的萧衍在502年接受禅位,继而建立南梁。
萧衍作为世家子弟,一直以来都非常推崇儒学。除此之外,他还非常崇信道佛,其中尤为信奉佛教。在位早期的萧衍一心扑在政务上,从而顺利让南梁朝局日趋稳定,南梁国力也因此得到提升。然而,也正是因为前期政绩不错,再加上年纪的日渐增大,在位后期的萧衍开始变得懒怠。而因怠于政事而多出来的空闲时间,则多被萧衍运用到了佛教的推广上。
对于笃信佛教的萧衍来说,推广佛教一事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推广佛教,萧衍曾在研读诸多佛教经典后提出“全面食素”的规定。为了彻底贯彻这一规定,萧衍还制定了多条惩戒条规,如有不从者势必会受到惩处。除此之外,萧衍还曾因信奉佛教而数十年不近女色。在萧衍以身作则的推广之下,南梁的佛教是整个南北朝时期最为鼎盛的。
进入晚年之后,萧衍为了表达对佛教的虔诚还曾几度舍身侍佛。萧衍初次舍身的时间是527年,不过三天之后便又还俗了。萧衍之所以仅三日便还俗是因为群臣担心南梁因没有皇帝坐镇而发生动乱,所以以捐钱给寺院的方式说服萧衍还俗。距此次出家之后,萧衍后来又先后于529年、546年以及547年舍身出家,不过最后均被朝廷用钱赎回。因为萧衍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家,然后每次又都需朝廷用巨款将之赎回,是以他舍身出家的举动也因此变得被人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