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齐宣王,为什么王后钟无艳留下的典故更多呢?
齐宣王,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是威名赫赫的齐威王的儿子。在公元前大约312年,齐宣王把自己的王后杀了,然后娶了钟无艳为帝后。相传钟无艳样貌奇丑无比,每个见到她的男子都要在私下议论她的容貌,长此以往,钟无艳也被人们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相较于两人在历史上的知名程度,显然人们最耳熟能详的便是钟无艳这位很具有特色的王后了。
相传齐宣王十分喜爱听竽而且十分注重排场,每一次的演奏都需要从宫外找寻三百个乐师来为他表演。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一位名叫南郭先生的市井之人,吹嘘自己很会这类乐器,于是齐宣王便把他召进宫,给予他和其他乐师相同的待遇。可笑的是,一直到齐宣王死后,都没有人知道南郭先生是一个对音律一窍不通的平常人。这也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来历。
但钟无艳给人的印象就深刻多了。据一些历史资料记载,虽然钟无艳样貌相比其他正常女子稍有差异,但是钟无艳在国家大事处理上的能力可比齐宣王强的太多了。齐宣王能够处理的事情,钟无艳能处理,而齐宣王不能处理的政事,钟无艳也能处理。也正是因为这样每当齐宣王遇到十分难处理的国家大事都会去找钟无艳咨询意见。但每当钟无艳处理完这些事情后,齐宣王便对钟无艳不闻不问了,转头便去宠幸自己最爱的夏迎春去了。于是在民间便戏称齐宣王“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但由此可见,钟无艳虽然样貌较之常人,略有区别,但在为人处事,个人能力方面,相比于一国之君,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是为什么钟无艳能在后世流传较广,而齐宣王存在感却比不上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