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寅时是中国古代十二时辰计时法之一,指凌晨三点到五点。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扩展资料:
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古代中国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寅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二时辰制
展开全部
寅时是凌晨3点到5点前,到了5点就是卯时了。
我国干支计时把一天分成12个时辰,从23点子时开始。
12时辰
(23-1点前)子时
(1-3点前)丑时
(3-5点前)寅时
(5-7点前)卯时
(7-9点前)辰时
(9-11点前)巳时
(11-13点前)午时
(13-15点前)未时
(15-17点前)申时
(17-19点前)酉时
(19-21点前)戌时
(21-23点前)亥时
我国干支计时把一天分成12个时辰,从23点子时开始。
12时辰
(23-1点前)子时
(1-3点前)丑时
(3-5点前)寅时
(5-7点前)卯时
(7-9点前)辰时
(9-11点前)巳时
(11-13点前)午时
(13-15点前)未时
(15-17点前)申时
(17-19点前)酉时
(19-21点前)戌时
(21-23点前)亥时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个时辰两个小时.零点到两点是子时.两点到四点是丑时.四点到六点是寅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