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至先秦时期,为什么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能更早出现文明

 我来答
hwybr
高粉答主

2022-09-17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8万
采纳率:86%
帮助的人:5828万
展开全部

主因有2个。

  1. 更早驯化的五谷是旱地作物。而黄河下游冲积而成的华北平原就是天然优质旱地耕种区。黄河在上千万年不定期泛滥,改道的同时,馈赠了下游大量的腐殖质。这样的土壤,怕也只有东北黑土可与之媲美。因此,黄河流域上古部族,第一个发现一些好吃的植物的一部分(种子或者枝条)埋入土壤,第二年还能长出来,又结果,于是开始了朦胧的原始农业,从采集狩猎转为了农耕。与之相比,长江没有定期泛滥,所以下游土壤没有那么厚实,不利于早期农业出现。当地部族(三苗)会较长时间保持原始狩猎采集阶段。
  2. 黄河流域关中及下游平原广袤,在农耕出现后具有极高的人口承载力。而与之相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沼泽,湖泊,在医疗欠发达时期这类地方多疾病出现(甚至直到春秋战国,楚国有记载官员寿命在众国内垫底即见一斑。)这就使得黄河流域人口增长率更快,聚落形成更为成熟。

之后,就是我国上古盐池,铁矿皆是北方先开发,成熟的中原文明在夏时期突然在二里头那里冒出一个显著现进于周边的废墟,进一步在商周时期南下,原本在江浙已经有雏形的独立原生萌芽也被融入同化,最终我国文明的起源定调于黄河流域。

宏电
2024-09-30 广告
城市水问题、内涝问题的解决必须基于系统化、立体监测的理念来解决。可以建立城市内涝立体监测与内涝模拟系统,系统由现场监测站及监控中心平台软件组成,现场监测站由雨量传感器、电子水尺/雷达水位计、流速/流量传感器、水质传感器、气体传感器、视频监控...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宏电提供
百度网友39d0941fda6
2013-11-08 · TA获得超过46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2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63万
展开全部
考古学证明,我国长江流域在公元前6000年就完成了对水稻以及其他作物和家畜的驯化,但发展却落后于黄河流域
为什么中国的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而不是长江流域?后者远比前者适合于农业生产,而且今天也确实是中国的农业主产区。而且在史前时代(公元前6000年)就已经完成了对水稻的驯化,前面我们说的理由在这里不适用。
历代对此有很多解释:例如长江流域就在社会正在文明的门槛上时发生了一场大洪水,减缓了文明发展的速度。也有人认为是尧舜时代黄河流域的社会多次征伐有苗对长江流域用兵,减缓了后者的发展。也有人认为是长江流域虽然气候合适,但古代多为丛林,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才能开发,而要发展出所需要的技术,首先要有食物剩余支持专业工匠,因此长江流域只能等待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出相应技术后才能开发。至今对此没有定论,但是,就我个人而言,还是觉得最后一种解释最为合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