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会灭亡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将蜀汉灭掉的人是谁呢?
三国时期的蜀汉之所以会灭亡,我认为有以下两点,第一点是蜀汉的家底薄,和后期的宦官黄皓干政有关。而最终将蜀汉直接灭亡的是曹魏征西将军邓艾偷渡阴平,奇袭蜀汉。
国力衰弱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时候,荆州已经被东吴袭取,这个时候的蜀汉,其实就只有益州一个州,益州又分为汉中、巴、蜀,这三个部分。
刘备建立蜀汉的时候,下面实际统治的只有1个州18个郡,在籍户口有20万户,人口90万,后来经过诸葛亮的治理,加上对南中的开发,蜀汉灭亡的时候,在籍人数也只有100万人多一点。
孙权在229年称帝的时候,东吴就已经拥有了荆州、扬州、交州三个州,下辖32个郡。
东吴灭亡的时候,人口达到了250多万人,比蜀汉的人口翻了一番。
在三国里面,曹魏是实力最强的,曹丕称帝的时候,曹魏已经拥有了12州(其中荆州与扬州和东吴有重合),87个郡。
曹魏在灭亡蜀汉前的在籍人口有443万人,这已经是蜀汉的4倍之多了。
综上所述,在三国里面,蜀汉的国力是最弱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只会越拉越大,一个弱国想去击败一个比他强大几倍的国家,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白起在世,没有强大国力的支撑,也是无法做到的,所以这是我认为蜀汉会灭亡的第一个原因。
宦官干政
第一点说完后,我们再来说说第二点宦官干政。在刘备去世后,蜀汉进入了诸葛亮时代,这个时期的后主刘禅基本上是被诸葛亮架空的,军政大权都在诸葛亮的手上。
诸葛亮去世后,又经历了蒋琬和费祎辅政时期,这一时期刘禅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费祎被刺杀后,蜀汉的内政开始荒废,再加上姜维在外连年用兵,蜀汉的国力开始下降。
姜维的北伐虽然损耗了蜀汉的国力,但是只要蜀汉不内乱,魏、吴两国想要攻入蜀地,也绝非易事,偏偏在这个时候,刘禅却宠信宦官黄皓,最后导致蜀汉灭亡。
黄皓的出生不详,他应该是常年陪伴在刘禅左右的宦官,因为黄皓是一个阿谀献媚的人,又经常为刘禅提供许多玩乐的事物,深得刘禅的信任,在镇军将军陈祗病死后,黄皓开始干涉朝政。
他一面忽悠刘禅,一面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一点与秦末赵高有点相似,在黄皓的离间之下,刘禅与自己的弟弟刘永,儿子等人的关系都开始变得疏远了。
朝廷中不愿意附和黄皓的官吏,都被他贬到了外地,例如被他贬到巴东做太守的罗宪,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等。
当时主军事的姜维看到黄皓在朝中的势力日渐庞大,背后又有刘禅的宠信,姜维害怕自己被加害,都吓得不敢呆在成都了。
在黄皓的操纵下,蜀汉政权的内部矛盾日益加深,当时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想要将黄皓除掉,可惜却无能为力。
景元四年(263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本来姜维事先得到消息,上表刘禅给出了御敌之策,但是刘禅竟然听信黄皓的建议,说敌人不会打来的,也就没有做出御敌的部署,在黄皓的干政下,蜀汉朝堂上的大臣们对即将到来的敌人,是一无所知。
直到邓艾带领魏军偷渡阴平,迫降江油守将马邈后,蜀汉朝廷上才感到事态的严重,如果刘禅没有被黄皓忽悠的话,早做了准备,邓艾的偷袭不一定能成功,如果没有黄皓在朝廷上排除异己的话,面对邓艾的偷袭,蜀汉朝廷也不至于无将可派。
当时驻守在南中的霍弋听闻魏军来伐,本来是打算率军前往成都协助防守的,刘禅却以战略已定,让霍弋不要率军前往成都。
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在阵亡前曾说过::"我父子受到国家重恩,不能早日斩杀黄皓,让国家受辱人民遭殃,才导致今天的失败,还活着干什么!"
陈寿也曾说:祗死后,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威柄,终至覆国。
可见黄皓的宦官干政,对蜀汉的灭亡影响有多大。
蜀汉的灭亡除了在国力上的差距,和宦官黄皓的干政外,邓艾的奇袭,算是给了蜀汉最后的致命一击,当时曹魏的主力大军被姜维牵制在了剑阁。
如果不是邓艾趁两军主力相持之际,率偏师出奇兵偷袭的话,曹魏军队就会因军粮不继,准备退兵了。
诸葛亮给刘备关于夺取天下的战略规划里,有这么几个关键要素:联合孙权;割据荆、益;待天下有变。换言之,就是以荆州、益州为根据地,在曹魏内部出现内乱时,联合孙权一同出兵北伐,如此一来就有统一的机会。从结果上看,219年的襄樊之战是唯一的一次满足所有条件的机会:曹魏内部的梁郏、陆浑等地盗贼蜂起,西部的曹军主力刚刚经历失败,荆州的关羽军开始压制荆北的曹仁军。这一切都在向着隆中对里最理想的条件靠拢,除了孙吴。孙吴对关羽后方的进攻使得关羽军的北荆州攻略彻底失败,蜀汉失去了荆州仅有的三个郡和他们最优秀的将军,仅有益州一个州的情况下只能迎接必然灭亡的命运,后面的北伐无论如何都只是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为了这个割据政权延命罢了,之所以能坚持到263年,完全是因为拥有相对稳定的吴蜀联盟,善于战争和管理的主帅,以及汉中盆地这个易守难攻的天然要塞。所以蜀汉会灭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压倒性的国力差距。
灭亡蜀汉政权的原因,从军事上看无疑是魏将邓艾偷渡阴平的军事冒险行动,这让他绕过了蜀汉设在剑门关的防御主力,直接对蜀汉腹地构成巨大威胁。经济上,连年的战争让本来实力在三国中最弱的蜀汉经济凋敝,诸葛亮在时凭借南中的资源、相对稳定的内部政治局面以及相对充实的物资保证,北伐尚且可以维持,而其死后,姜维北伐不断受挫让蜀汉的失血更加严重。政治上,蜀汉作为一个外来势力建立的政权,长期打压本土士族的利益,得益的都是来自荆州的刘备入蜀集团以及早先入蜀的东州集团,这让本土士族十分不满,故而在军事上处于巨大不利的前提下,本土士族出现了一大批投降派,在他们的影响下蜀汉政权统治阶级最终做出了投降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