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科举的诗句

 我来答
野半下独0y
2022-06-24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6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2万
展开全部

1.关于“科举考试”的励志诗句有哪些

1、《浪淘沙》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3、《赠萧瑀》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4、《西游记》吴承恩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5、《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另辟有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2.科举考试经典诗句或成语

独占鳖头

鳌,是神话中的海中的大龟(一说为淡水中的大鳖。传说上古时天塌地陷,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把天补好后,又砍下鳌的四条腿把天支撑起来,使天和地重新稳固(见《淮南子.览冥训》及《列子.汤问》)。《列子.汤问》中还记载了一个神话:渤海中有条大海沟,深得没底,全世界的水都汇聚到这里,打着漩涡往下泄。渤海中的蓬莱、方丈等五座仙山,也都随着下泄的波浪上下颠簸。上帝派15只大鳌举起头来把大山顶住,这五座仙山从此才安然耸立。唐宋时期的宫殿建筑者们把上述神话巧妙地与建筑艺术结合起来,在皇宫前面的石阶的正中,铺上一大块雕刻着巨鳌的长方形巨石,象征皇帝的宫殿如同被巨鳌支撑着,永远巍然屹立,而且有如神仙世界。在科举考试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结束后宣布名次时,及第者都要站在皇宫前石阶下面的两侧恭候。名次宣布完毕后,主持仪式的官员引领着分别站在东西两边最前面的状元(殿试第一名)和榜眼(殿试第二名)向前走到雕有巨鳌的石阶的下面,而状元还要再向前跨,站在雕有巨鳌的石阶上,迎接殿试榜。因此,把中状元称为”独占鳌头”。现在,该成语泛指名列第一或居于首位。

蟾宫折桂

《晋书.郗诜传》记载,晋武帝有一次在东堂接见郗诜,问他:“卿自以为何如?”郗诜回答说:“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在这个故事中,郗诜以稀世的珍宝比喻出众的才华。因为流传着月亮中有桂树、月亮是广寒宫的神话,所以,此“桂林一枝”的“桂”被认为是月亮上的桂树。又因为神话中说月亮中有只金蟾,月亮也被称为蟾宫,因而古代科举考试中进士也称登蟾宫。于是,后来就形成了“蟾宫折桂”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应试得中。

金榜题名

“金榜”是封建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排名榜,因为它书写在黄纸上,也称黄榜。又因为它是由皇帝批准,并盖有“皇帝之宝”的大印,所以金榜又称皇榜。后来,人们因其用纸的颜色,就美其名曰“金榜”。登上金榜,就意味着做官的开始,确实是捧上了金饭碗,从此就能步步高升,大富大贵。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榜又确实称得上是金榜。这样,人们自然就称殿试的录取榜上有自己或某人的名字为“金榜题名”了。后泛指考试被录取。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时乡试(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皇宫由皇帝主持的最高级别的考试,考中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称“连中三元”。现用来比喻在一项考试或比赛中接连取得三科或三次优异成绩,或在三次考试或比赛中连续获得优胜。

沆瀣(hàng xiè)一气

北宋钱易的《南部新书.戊集》记载,唐僖宗乾符二年的科考,主考官崔沆发现考生中有个叫崔瀣的考生,认为他是本家人,尽管崔瀣的考试成绩很差,仍然另眼相看,把他取为进士。于是一些考生嘲笑说,这场考试“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沆瀣,本来是夜间的水气,夜间的水气是在黑暗中飘荡的,考生们把这对座主门生的名与字的本意相扣,比喻暗中勾结,臭味相投,倒是非常贴切。后来就用这一成语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3.关于“科举”的诗句有哪些

1.《登科后》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2.《放榜日作》唐:韦庄

一声开鼓辟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葛水雾中龙乍变, 缑山烟外鹤初飞。邹阳暖艳催花发,太皞春光簇马归。 回首便辞尘土世,彩云新换六铢衣。

3.《及第后作》唐:袁皓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蓬瀛乍接神仙侣,

江海回思耕钓人。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嶮津。

4.《看榜日》唐:刘沧

禁漏初停兰省开,列仙名目上清来。飞鸣晓日莺声远, 变化春风鹤影回。广陌万人生喜色,曲江千树发寒梅。 青云已是酬恩处,莫惜芳时醉酒杯。

5.《登第报家人》 宋:董德元

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

4.中国古代朝代科举考试有关的诗句有那些

科举考试悲喜诗

--------------------------------------------------------------------------------

2006年06月14日 10:14

自隋一代开科取士以后,科举考试成了读书人踏入仕途的唯一通路,因为事关荣华富贵,无不梦寐以求金榜题名。然称心如愿的毕竟极少数,也因此有大悲大喜,往往表现了在字里行间。

旧有夸世间得意事,把金榜题名时与洞房花烛夜并列为特大喜事。人逢喜事精神爽,金榜题名者如沐春风,飘飘然得意之至,代表作要数唐孟郊的《登科后》了: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制,新科进士要举行多种显示其荣耀的庆贺活动,其中一项,是游览京都长安著名花苑。诗人陶醉在美好前途中,过去的穷困潦倒也不值一提了。

唐朝诗人王建中举后同样的心花怒放,挥毫疾书: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二十七岁考取了进士,是十七名新科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个,参加了长安“雁塔题名”后,兴奋得夜难成寝,书写了《登第》诗,自豪之情洋溢: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又有《及第诗》,写的也是题名金榜后的喜悦与意气洋洋: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唐袁皓《及第后作》,自比蓬莱岛上神仙,又如展翅高空九万里的大鹏,自夸月宫折桂易哉勿难: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蓬瀛乍接神仙侣,江海回思耕钓人。

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险惊。

宋代的梁灏屡试不第,但他并不气馁,苦读如新,有道是天道酬勤,终于在耄耋之年的八十二岁时中了进士,钦点头名状元,兴奋之余写道:

白首穷尽,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这位高龄状元真是老当益壮,自称较之传授《尚书》的伏生还年轻八岁,比辅助周文王的开国功臣姜子牙只大了二岁!

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逃不出名落孙山的命运,失望与痛苦可想而知。唐时众多考生落榜后不回家,留在京都长安,既为下一次考试作准备,又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如常建的《落第长安》:

家园好在尚留秦,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这首七律的大意谓:榜上无名感到羞?,回乡恐怕黄莺花草也会嘲笑,所以家园虽好还是留在长安再一年。

豆卢复《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诗,也是自感羞愧,只是换了一个无颜面对的对象,意谓借住长安沉浸在忧愁中忘了春天到来,听到莺歌才知柳条发了新芽,年复一年落第后东回家乡,实在不好意思向长安客栈的店主告别:

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因考场失意而悲泣者大有人在,更有屡试不第年年伤心落泪的,请看钱起《长安落第》: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还有为落榜写下绝命词一死了之的,据清代笔记《冷庐杂识》载,咸丰年间江南乡试,一个浙江山阴(今绍兴)的胡姓考生,在考卷上题写云:

黄土丛深白骨眠,凄凉情事渺秋烟。何须更作登科记,修到鸳鸯便是仙。

未待放榜,这个考生已发疯致死,原因是一次又一次榜上无名绝望到顶。无怪乎古人将科场落第列为人间四大失意事之一:

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5.关于“科举考试”的励志诗句有哪些

1、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2、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一本白卷交还你,状元归去马如飞。

《鹤冲天·黄金榜上》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登第报家人》 董德元

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

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

《省试湘灵鼓瑟》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湘,愁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6.关于古代读书科举的古诗词

、唐代朱庆余有一首《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是考前写给水部(唐时属工部)员外郎张籍以探听虚实的。借新婚之后的脉脉情事,把自己比喻成即将拜见公婆的新媳妇,把张水部比喻成舅姑(公婆),表达忐忑心情。张籍回了一首《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把朱庆余比作“越女”,把其诗比作“菱歌”,表明对其才华的赏识。

2、唐代孟郊昔年屡考不中,写下《再下第》:“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后来终于登榜,又写下一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宋代柳永不第后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4、宋代董德元《柳梢青》“满腹文章,满头霜雪,满面埃尘。直至如今,别无收拾,只有清贫。功名已是因循。最懊恨、张巡李巡。几个明年,几番好运,只是瞒人。”道尽个中滋味。

5、宋真宗赵恒亲自作了一首《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几乎可以看做是为科举考试打广告了。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诗词,另外还有一些“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天下英雄,如我彀中”“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等名句

7.描写“科举制度”的诗句有哪些

1、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遥望龙墀新得意,九天敕下多狂醉。

骅骝一百三十蹄,踏破蓬莱五云地。物经千载出尘埃, 从此便为天下瑞。

——《及第谣》唐代:周匡物2、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大比因时举,乡书以类升;名题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萤窗新脱迹,雁塔早题名。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目,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英雄三百辈,附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宫殿召绕耸,街衢竞物华;风云今际会,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万年书。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一支梅破腊,万象渐回春。——《神童诗》宋代:汪洙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4、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唐代:李白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唐代:颜真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