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镜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据说是一位名叫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萨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的。
拓展资料
眼镜是镶嵌在框架内的透镜镜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用途。镜可矫正多种视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或斜视等。
眼镜由镜片、镜架组成。分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老花眼镜及散光眼镜四种。亦有特制眼镜供观看3D立体影像或虚拟真实影像。眼镜其他种类的眼镜包括护目镜,太阳镜,游泳镜等,为眼睛提供各种保护。
现代的眼镜,通常在镜片中间设有鼻托,及在左右两臂搁在耳朵上的位置设有软垫。爱美或不习惯佩戴眼镜的人,可以选择以隐形眼镜矫正视力。虽然近年隐形眼镜及激光矫视手术越来越普及,但眼镜仍然是最普遍的矫正视力工具。
2022-07-01
2、1268年,罗吉尔·培根最早记录了用于光学目的透镜。在欧洲,最早的眼镜出现在意大利。据说是一位名叫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萨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的。美国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身患近视和远视,1784年发明了远近视两用眼镜。
2024-11-11
扯《洞天清录》的还是别造谣了。
《洞天清录》原书中并没有“叆叇”的记载,这一文献已经被学界多位学者辟谣了。
一百年前就已经有学者确认,现存《洞天清录》原书中并没有相关内容,“叆叇”的记载出自明末伪书《居家必备》,被错引成《洞天清录》。
《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也明确到,“叆叇”不存在于赵希鹄《洞天清录》所著最初版本之中。
上个世纪,学者翻遍了《洞天清录》的多个版本,也找不到任何关于叆叇的记载。
2015年,甘肃省收藏协会理事赵孟江先生分析了《洞天清禄集》明清十余种版本的演变历程,推断其原书中并不存在叆叇,因为,按照《洞天清禄集》的文法,如果书中记载叆叇,应对叆叇从古、今、真、赝等逐条进行辨析,绝不可能只写一句话草草了事。书中就连最少的“水滴辨”也写了两条。
至此,《洞天清录》叆叇门已经彻底被学界解决,然而,这一虚假文献出处却在近年来被大量营销号翻出来炒冷饭。
营销号扯的另外一个文献《暇日记》“水晶承目照之”,实际上也是错误的,早在上个世纪末,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学者洪震寰先生查阅了《暇日记》的多个善本,发现原句均为“日”字,原句为“水晶承日照之,则见”,对应的是水晶的照光用法,和眼镜没关系。
洪震寰先生的论文里,明确指出宋代文献不存在眼镜的记载,营销号反复扯的《洞天清录》《暇日记》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辟谣过n遍了。
中科院以及国博学者,均认定改善视力的眼镜为元明时期传入中国的外来品。
目前国内出土最早的眼镜是四川乐山明墓的双透镜,“宋代眼镜”是丹阳眼镜博物馆已经被下架的展品,已经发现问题被撤掉了,却还被营销号充当宋代有眼镜的证据。
汉代刘荆墓出土那个不叫眼镜,人家官方考古报告只写了“嵌水晶泡金圈”,直径仅1.3cm,而1980年江苏邗江甘泉汉墓出土长方形漆盒,上面就嵌有三粒水晶泡,明显可以看出这是其他饰物的一部分,和眼镜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