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不被重用?原因是什么呢?
孔子周游列国不被重用的原因:因为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没人器重他,非他学问不足,更非人品不好,只是他们的政见毫无道理而已。或是用一个词表述更加适当,人生失意。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明白孔子宣说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主张。了解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孔子一直自称自己是“述而不作”,也就是继承了自三代以来的“周制传统”,并没什么改革和创新。他说,如今的各国,天下早已“礼崩乐坏”,儒家门下应当“兴灭继绝”,所谓的“灭”,其实就是当时被摒弃掉的“周朝政治”。
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真情血缘是维系社会的第一桥梁,甚至高过“我国和皇上”。君主应当以人为本,所谓“得乎丘民为君王”,听从民声,才有做为治国者的资质。可是在当时的春秋各国中,人人都追求“国富民强”,规定在对外战争中获得胜利,孔子的这一套主张,并无法满足它的要求。孔子不仅觉得“亲亲相隐”,是以直报怨,甚至把“父母”放到比“君王我国”更重要的位置也是理所应当。
以前拥有那样一件故事:“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父亲,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举而上之”,鲁国有一个人,上了战场总是做逃犯。孔子问他原因,他说:我家里也有等候我抚养的父亲,如果我死了,就没人养活他了。要是没有晏婴,孔子可能在赵国会有一席之地,也就是由于晏婴的存有,孔子没有获得机遇。晏婴是赵国大臣,他针对孔子所实行的宗庙之制和为政之道不屑一顾,并竭尽全力地将孔子挤兑出了赵国的权利核心。
孔子生活在中国政治大动荡的时期,被称为战国时期。在这一时期,几个强大的国家争夺该地区的控制权,冲突和战争不断。孔子相信一个强大而稳定的政府的重要性,他试图成为一个执政的公爵的顾问。然而,他关于治理和社会秩序的想法被认为对当时迅速变化的社会来说过于保守和传统。他无法在政府中获得一席之地,被迫在该地区四处奔波,寻找教师和顾问的工作。
孔子关于治理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对道德原则和美德的重要性的影响。他认为,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为人民树立一个道德标准,让他们遵循。他还认为,应该根据功绩来选择统治者,而不是根据出身或财富。这些想法与当时许多有权势的人物的做法相抵触,他们更关心的是获得个人财富和权力。
尽管有这些挫折,孔子继续传授和传播他的思想,他的学说最终成为儒家思想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和宗教传统之一。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政治和治理到社会习俗和家庭关系都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