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应该喝什么茶最好
春夏秋冬应该喝什么茶最好
春夏秋冬应该喝什么茶最好,在我们家里的茶桌上经常都会看见大人喝茶,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茶,春夏季喝什么茶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收集的关于春夏秋冬应该喝什么茶最好的文章。
春夏秋冬应该喝什么茶最好1
一、春饮花茶
1、玫瑰花茶: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最明显的功效就是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但月经血多者不宜饮用;
2、杜仲花草茶:杜仲雄花富含80多种天然活性成分,有升阳气养肝的功效,特别适合在春季饮用;
3、金盏花茶:金盏花含矿物质磷和维生素C等,主要利用部分是花瓣,饮用金盏花茶,能发汗、利尿、清湿热;
4、百合花茶:可以润肺止咳,宁心安神,还能减轻胃疼。
二、夏饮绿茶
1、绿茶可以抗衰老、抑疾病、抗致癌、抗病毒菌;
2、绿茶可以美容护肤、醒脑提神、利尿解乏。
春夏秋冬应该喝什么茶最好2
1、春季最适合饮花茶
春风复苏,阳气生发,人们普遍感觉困倦乏力,表现为“春困”现象。花茶甘凉、兼芳香之气,有利于散发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可使“春困”自消。
由于菊花性凉,体虚、脾虚、胃寒、容易腹泻者不要喝。一般情况下,菊花茶最适合头昏脑胀、目赤肿痛、嗓子疼、肝火旺以及血压偏高的人群喝。
冲泡方法:选用透明玻璃盖杯,取花茶3克,放入杯里,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二三分钟后,即可品饮。
2、夏日喝去火
夏日炎热,骄阳似火,人在其中,挥汗如雨。人的体力消耗很多,精神不振。绿茶属未发酵茶,性寒,“寒可清热”,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
冲泡方法:直取90℃开水泡之,高级绿茶和细嫩的名茶,其芽叶细嫩,香气也多为低沸点的清香型,用80℃开水冲泡即可,冲泡时不必盖上杯盖,以免产生热闷气,影响茶汤的鲜爽度
3、去秋燥宜饮青茶
秋风飒爽,天高云淡,金风萧瑟,花木凋落。由于气候干燥,人们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中医称之为“秋燥”,此时宜饮用青茶。青茶能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让机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作用。
冲泡方法:取100℃沸水,泡后片刻将茶壶里的茶水倒入茶杯里,品时香气浓郁,齿颊留香。
4、喝红茶暖腹、冬天多喝
冬饮红茶,天寒地冻,万物蛰伏,寒邪袭人,阳气渐弱。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暖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
冲泡方法:宜用刚煮沸的水冲泡,并加以杯盖,以免释放香味。英国人普遍有饮“午后茶”习惯,常将滇红和印度红茶拼配,再加牛奶、砂糖饮用。在我国一些地方,也有将红茶加糖、奶、芝麻饮用的习惯。
春夏秋冬应该喝什么茶最好3
喝茶是一种文化,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长期喝适量的茶对身体有好处,但喝茶有讲究,不同的季节适合喝不同的茶,这样才能更好的.养生保健。下面我为各位茶友介绍春夏秋冬各喝什么茶好:
在春季的时候,人很容易春困,这时候泡上一杯花茶,可以提神醒脑,消除困意。花茶对人体的阳气还有增益的效果,可以去除体内的寒邪。
在夏天炎热的时候,汗流浃背,体力是消耗最多的,很容易上火。绿茶属寒,有清热去火的功能,生津止渴,促进胃口和化痰。
在秋天的时候,空气湿度较低,会使人容易口干舌燥,易得中医所谓的秋燥。这时就该喝一杯青茶,在于红茶和绿茶的中间,不冷不热。润肤润喉,生津止渴,又能去除邪热。使身体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冬天寒冷的时候,人体所有的身体机能会开始衰退减慢,阳气减少。所以这时候应该喝红茶,属温,可以促进人体的阳气,红茶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能暖胃,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冬天人们经常会吃火锅之类油腻的食物,红茶对去油腻也有很大的作用。
喝茶的好处
1、有助于延缓衰老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据有关部门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肌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大高于其它同类物质。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3、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据有关医疗部门临床试验证实,对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用茶叶提取物进行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对血细胞减少症,茶叶提取物治疗的有效率达81.7%;对因放射辐射而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治疗效果更好。
4、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中国有不少医疗单位应用茶叶制剂治疗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感,治愈率达90%左右。
5、有助于美容护肤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6、有助于醒脑提神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7、有助于利尿解乏
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8、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茶叶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重要功效,用当今时尚语言说,就是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的能力。所谓“久食令人瘦”的道理就在这里。
9、有助于护齿明目
茶叶中含氟量较高,每100克干茶中含氟量为10毫克~15毫克,且80%为水溶性成份。若每人每天饮茶叶10克,则可吸收水溶性氟1毫克~1.5毫克,而且茶叶是碱性饮料,可抑制人体钙质的减少,这对预防龋齿、护齿、坚齿,都是有益的。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小学生中进行“饮后茶疗漱口”试验,龋齿率可降低80%。另据有关医疗单位调查,在白内障患者中有饮茶习惯的占28.6%;无饮茶习惯的则占71.4%。这是因为茶叶中的维生素C等成份,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减少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因此,不同季节喝茶也应做相应调整,一般主张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一、春饮花茶
1、玫瑰花茶: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最明显的功效就是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但月经血多者不宜饮用;
2、杜仲花草茶:杜仲雄花富含80多种天然活性成分,有升阳气养肝的功效,特别适合在春季饮用;
3、金盏花茶:金盏花含矿物质磷和维生素C等,主要利用部分是花瓣,饮用金盏花茶,能发汗、利尿、清湿热;
4、百合花茶:可以润肺止咳,宁心安神,还能减轻胃疼。
二、夏饮绿茶
1、绿茶可以抗衰老、抑疾病、抗致癌、抗病毒菌;
2、绿茶可以美容护肤、醒脑提神、利尿解乏。
三、秋饮青茶
1、青茶就是乌龙茶,每天饮用乌龙茶能改善皮肤过敏,还可以瘦身,更具有抗肿瘤、预防老化功效;
2、乌龙茶还可以改善听力,中老年人经常喝乌龙茶有助于保持听力,对男性听力的保护作用明显大于女性。
四、冬饮红茶
1、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红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
2、红茶能辅助血糖调节,但仍无确切的定论。在冬天胃容易不舒服,冰瓜果吃太多感到不适的人,可以红茶酌加黑糖、生姜片,趁温热慢慢饮用,有养胃功效,身体会比较舒服,但不建议喝冰红茶。
/iknow-pic.cdn.bcebos.com/b7fd5266d016092490820102d90735fae6cd3407"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7fd5266d016092490820102d90735fae6cd340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7fd5266d016092490820102d90735fae6cd3407"/>
扩展资料:
不宜喝茶的情况
1、怀孕的妇女不要在孕期喝茶,尤其是不宜喝浓茶。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碱等,对胎儿在母腹中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因素,为使胎儿的智力得到正常发展,避免咖啡碱对胎儿的过分刺激,孕妇应少饮或不饮茶。
2、妇女在哺乳期不宜饮浓茶,因为这期间喝茶会导致过多的咖啡碱会进入乳汁,小孩吸乳后会间接的产生兴奋,易引起少眠和多啼哭。
3、茶叶有分解脂肪的功能,营养不良的人,不宜喝茶,因为其本身胃肠消化功能就不是太好,不能吸收足够的营养成分,若再喝茶会导致大量脂肪、营养物质流失,从而加重营养不良的状况。
4、茶叶中咖啡碱不但能使人体体温升高,而且还会降低药效。因此,发烧的人不要喝茶。
5、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物质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若肝脏有病,饮茶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就会有损于肝脏组织。
6、茶叶中的咖啡碱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神经衰弱饮浓茶,尤其是下午和晚上,就会引起失眠,加重病情,可以在白天的上午及午后各饮一次茶,在上午不妨饮花茶,午后饮绿茶,晚上不饮茶。这样,患者会白天精神振奋,夜间静气舒心,可以早点入睡,喝茶有利于养生。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茶/6227"target="_blank"title="茶—百度百科">茶—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