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孩子0-3岁的成长路径(二)
篇首:孩子成长的3个支撑。
1,人生追寻和需要的是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童年时期没有得到满足的就会延续到成年之后,进而造成遗憾和缺失。孩子在童年能够给予其足够的安全感,归属感,找到自我价值感,孩子就会成长为自信,独立的个体。
2,拥有终身成长的心态。能够学习成长的人一定谦逊,谦逊则海纳百川,进而无止境攀登。保持终生成长的习惯,不与人争,不与人比,一生只和自己竞争。
3,孩子的成长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在复杂体系中孩子的成长具有惊人的活力与自我进化的能力。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重要的是给予孩子空间和时间成长。
少年强则国强!
孩子不但是人族的延续,物种的进化,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孩子是一个家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父母的结晶,是连带两个家族的纽带!
孩子如同一颗花种,我们在种植花种的时候会去了解这种花需要什么样的土壤,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修剪……然而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大部分情况是两眼一抹黑,第一次学着做父母,没有经验,不知道孩子的各个时期该进行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和种花不同,花种不好了可以再种,然而孩子的教育是不可逆的。 我们需要知道孩子生长各个时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以便给与孩子更好的沟通和教育。然而现实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延续上代父母的教育方式,这也是传承的“诅咒”。
孩子教育大致可以分为这几个阶段:学龄前,儿童期,青春期,理智过渡期。
学龄前是指0-7岁这个时期,是孩子完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需要父母重点关注和陪护的时期。
1,婴儿出生之时
胎儿在母亲的子宫中,在8周左右就有了听力,在24周时就完全可以听见和感知反应。
胎儿在子宫中看不见只能通过听觉,嗅觉来感知自己的存在。当孩子出生之后,首先感受到的是恐惧,因为突然变换了环境,没有了安全感。哭便是婴儿发泄的是一种方式,同时婴儿会开始 探索 寻找安全地带。
婴儿会先通过声音寻找到妈妈,因为在娘肚子里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妈妈的声音。找到妈妈,并记住妈妈的味道,是婴儿建立安全感的第一步。
当婴儿睁开眼开始看世界的时候,会把看到的一切记在脑子里,当环境没有变化,婴儿才开始慢慢 探索 所处的环境。当然最安全的地方是妈妈身边被窝的味道。
在孩子出生时婴儿的拳头会攥得特别紧,这是孩子还没有建立安全感的表现行为,婴儿通过握紧拳头来增加自身的安全感。如同我们感到害怕时会抱头蹲下是一样的,通过自身条件行为反射来建立自身安全感。
2,婴儿的关键时期
建立安全感是婴儿的重要任务。之后自己不再恐惧,才会进行之后的发展, 婴儿时期的安全感建立对一个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
婴儿如何建立自身的安全感呢,通过秩序。即在孩子的所看到接触到的环境内不要轻易改变任何秩序。比如婴儿每天睡觉的时候都会看到眼前吊了一个坠,婴儿形成秩序之后,如果把它取下来了,婴儿睡觉前看不到就会感到不安,会哭闹。再比如妈妈一直穿的衣服进行了更换,屋子里某个物件位置的变动……这些都会引起孩子的不良情绪和不安全感。
这样的秩序期从婴儿出生的3-4个月就开始,有的孩子持续到2岁半左右。这个时期被蒙台梭利认为是儿童出现的第一个敏感期。
3,父母应该做的事
在婴儿时期最需要父母的爱,父母无条件的爱,真心实意的爱,恰到好处的爱是婴儿心理所必须的。
当夫妻的关系有矛盾时,当父母自身有心理障碍或者不开心时,孩子是能感受到了。即使父母努力的假装爱孩子,孩子依旧可以感觉得到,这是我们所说的“场”。
我们自己也会遇到尴尬的时候,冷场的时候,即使别没有说话,或者努力的表达着也能感觉到对方的违心。这是“场域”造成的。婴儿的感受力比成人更加的敏感,对待孩子要真心实意。
理解容忍孩子 探索 自己的世界。孩子对这个世界的 探索 是从物开始的,之后才是对人的 探索 ,而这个时期孩子对物的 探索 是混乱的。他可能什么的碰,什么都摸,什么都摔……这个时候家长不要阻碍孩子的 探索 ,而是要鼓励并陪伴孩子的 探索 。
对孩子最好的保护是让孩子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做,而不是为了省事把孩子束缚起来。
4,婴儿的表现行为
孩子最早使用的身体器官是嘴和手。
婴儿在吃妈妈的奶头时会发现奶头大小和大拇指大小基本相同。当手指头是自己的,手和嘴巴碰到一起时,婴儿的大脑会整理来自手和嘴巴的信心,大脑开始工作,神经元开始建立。对于大脑来说,神经元建立连接越多,大脑就越好用。
孩子吃手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此过程不但给孩子带来了愉悦感,还锻炼孩子对手臂的运用能力。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吃到手后,可以在孩子手里放一些其他物品,让孩子去啃,同时介绍这个物品给孩子。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帮助孩子去 探索 物品,还不让孩子养成吃手的习惯。
这个时候婴儿的手和嘴是停不下来的,手会触摸眼睛看到的任何物体,同时会把能那些物体一一送入嘴中。这些是孩子的工作,就如同大人的工作一样,家长在保证孩子的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孩子进行更多的 探索 , 这就是孩子的工作。
1,关键技能
A,学会走路
孩子从怕到颤巍巍站起来,到学会走路,这是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共同进步。
在这个时期孩子学会走路,跑步,跳跃,踢球或者扔球等具有全身协调的粗大动作。
同时孩子会学会串珠子,涂鸦,翻书,匹配,勺子,杯子的使用等精细动作的技能。
B,如厕学习
大部分孩子在2岁左右就能够控制排泄。这个时期孩子能够听懂如厕的相关指令,能够控制排泄的相关肌肉,可以保持3小时尿布干燥等。这是孩子身体发育逐渐成熟的标志。
C,乳牙
孩子在1岁左右时长出大约6-8颗乳牙,在3岁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全部长出了20颗乳牙。
男孩的乳牙萌发早于女孩。
D,语言表达读写
孩子会从词汇过渡到语法句子,并能够理解大人的话和表达自己的意图。虽然有时候依旧表达不出来,但孩子内心丰富的 情感 连接已经建立。而在这个时期尤其注意语言对孩子的影响。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家长要多用正面词汇,同时使用叠加词和孩子进行充分的交流。当涉及到 情感 类词汇时要对 情感 类词汇进行解释,并让孩子进行理解和表达 情感 类词汇。为什么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以及到成年之后拥有暴力,不会 情感 表达占据重要的原因,而这个基础是在3岁之前就应该建立的。
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应使用开放问题,而不是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得到答案,开放式问题让孩子进行思考。比如带孩子去逛了一天动物园,晚上睡觉问孩子:今天玩得开心还是不开心?这个问题属于封闭式问题,孩子只能会打开心或者不开心。当把问题转换为:今天我们去了动物园,你感觉怎么样?这就变成了开放式问题,孩子会回答玩得开心,好兴奋,那个老虎怎么样,那个小朋友怎么样……能说出一大堆。和别人沟通多用开放式问题!
孩子在学会语言之后就会尝试写出来,会用涂鸦模仿的方式进行表达,这个时候墙上,地上,桌子上都是孩子涂鸦的地盘,给孩子建立规则和秩序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E,大脑的发育
在3岁左右时本能脑已经基本发育完毕。在此之前孩子的脑和神经发育是非常迅速的,神经连接迅速延伸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这个时候神经连接更多,孩子就会显得越聪明。
2,孩子的表现行为
孩子会走不平常路。孩子开始会通过爬行的方式,逐步进化到站立走路。孩子会感受到腿脚对地面的碰触,会有新奇的感觉,孩子会上上下下,哪里乱哪里跑。
孩子在学习走路的时期是不感觉得累的,他可以 探索 很长时间。而错位父母最好的方式是跟在孩子后边,孩子走父母走,孩子停父母停。这个时候最不可取的是孩子的鞋会响,这种一响一响的声音会扰乱孩子的 探索 。
孩子会变得固执。孩子在这个阶段不理解物与物之间的联系,他会按照自己脑中的设想来排列物物的秩序。如同这个时期孩子对食物的美观度有很高的要求。
3,父母该做的事
对孩子进行包容。孩子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包容和忍耐。
支持孩子的想象力。孩子这个时期有丰富的想象力,孩子会玩过家家,把玩具想象成动物,这都是表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材料和玩具,让孩子进行更丰富的想象和连接。
反应孩子的 情感 。孩子在学会词汇之后就开始有 情感 的表达,而反应孩子的 情感 是父母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技能。反应并表达孩子的真实 情感 ,并表达对孩子的爱意,这对孩子建立爱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难沟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孩子的感受。
总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如何做好父母却没有门课程,只能靠我们自己学习。孩子的到来是帮助父母完成二次成长的。
全文完!
本文同步于公众号“韭菜书房”
篇尾:孩子教育父母要了解的3件事
1,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再次成长。孩子教育的核心在于父母,孩子是父亲和母亲的结合体,孩子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决定的。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父母自身的反思,最终达到的是父母孩子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2,教育孩子,跟随孩子成长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若是把有趣的事变成了吼叫、咆哮、战争,则背离了教育孩子,拥有孩子的初衷。看着孩子由小到大是一件有趣的事,看着孩子事情做对是件有趣的事,看着孩子做错事情也是一件有趣的事。莫要把有趣的事变成无趣烦恼的事!
3,少些管教让孩子自然成长。大自然造就了每一个物种自然的生长规律,循序一些自然的规律,让孩子拥有自己的节奏。家长的任务是守护和引导,并非干预。
孩子教育系列文章:
《孩子教育——先从孩子的大脑发育开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