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文学作品?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果一部电影你愿意去看第二遍第三遍甚至N遍,那一定是部好电影。同理,一本书能让你读第二遍第三遍,那一定是本不错的书。
《巨流河》就是这样一本思想性和文学性都比较好。作者为台湾女作家齐邦媛,如作者在序里书的那样: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
这是一本个人回忆录,也是一部民族史。全书共十一章,分为两大部分。一到五章是前半部分,从父亲齐世英跟随郭松龄兵谏张作霖,战败巨流河,全家从此被迫流亡开始,着重讲述了生在战争年代的齐邦媛整个童年到青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六到十一章则讲述了作者大学毕业后离开大陆到台湾之后的生活。
老实说,我是侧重于看前半部分文字的,前五章里有母亲的歌声;有一身正气的父亲给她的言传身教(这些后都流淌进她的血液);于齐邦媛来说,大学课堂里有《夜莺颂》、《云雀之歌》、《花环》;有战时大学校园“弦歌不辍”的坚持和求知精神;还有老师朱光潜对她的影响,老师那段“枯叶雨声”的小故事想起来真是绝妙,意境深幽,只有真正领悟美的意蕴的人才会做那样的事吧;还有哥哥一样的张大飞。战争片里的爱情就像狂风暴雨中的花朵,常被摧残得七零八落。一九四三年三月的某一天,张大飞说“邦媛,你怎么一年就长这么大,这么好看了呢”,这是最动听的表白,却也是最后的告别。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只会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一个每日在诗书之间徜徉,向着光明之路走去,以他的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所以,他的离开,才是最深最真的爱。一年之后,张大飞殉国, 死亡保全了浪漫,给生者留下永久而单纯的怀念!后半部分齐邦媛与“台湾铁路电气化之父”罗裕昌结婚后的章节稍显平淡,婚后两个人除了照顾孩子和上了年纪的父母,怀着对事业十二分的热忱,对国家命运的无比担忧,和对这个国家深深的期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特有的责任感和坚守尽个人力量建设国家,全身心去做好自己的工作。以至于丈夫罗裕昌积劳成疾,晚年后身体遭受了很多痛苦。这里还有个小细节,沈复的《幼时趣事》被选进台湾小学的教科书就是作者的功劳。
可以说父亲对作者齐邦媛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不允许子女跟他享受坐车的特权,他告诫女儿不可参与政治,给女儿的学费中预留了回请男同学吃饭的费用,教导她自强自尊自立,帮助她成为一个正直善良不贪便宜的人,这些实际都是对女儿的一种爱和保护;张大飞爱她又离开她做回了哥哥也是用自己唯一能做到的方式保护了她;而丈夫罗裕昌和她的结合表面看来无一点浪漫色彩,却恰恰是感性和理性的最佳融合,这样的结合是最稳固也最长情的。只是有一点成为她心里永远的痛,那就是东北家乡的巨流河。在后来一个访谈节目里她说过,“离开故乡之后流浪了一生,再也回不去了”,彼时她已八十多岁,抬起眼睛,用手绢拭泪。
到这里,战争这个狰狞又残酷的罪魁就横亘在我们眼前了,由不得人们痛恨和诅咒它。原来,包括张大飞,张大飞的父亲,那些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战死的所有年轻或年老的生命,那些无辜丢掉性命的老百姓,都是那场战争的殉葬品。在《巨流河》第二章,作者说“数十年间,每看到那些平易近人的小山,总记得他在山风里由隘口回头看我”,这个出现在隘口的身影温暖了她的一生。不管是盖氏小兄弟疑惑“爸爸的头为什么挂在城门楼上”;还是19岁的张大非用一个男孩子的自尊强忍住号啕,说起时任沈阳警察局长的父亲,因私下放走不少地下抗日同志,而被日本人浇上油漆烧死的故事;还是郭松龄之妻临死前说“夫为国死,吾为夫死,吾夫妇可以无憾矣”,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忧心国家命运,为了国不破家不亡而做的牺牲?看到身历者记述这些苦难,再提那段沉重的历史,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读者怎能不感慨万分,唏嘘不已!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用她们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他们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作者用理性客观的态度,用涓涓细流一样的文笔耗时四年,戴着老花镜查看翻阅各种史料文献记载,把她的家世和那段历史记录下来,以示后人“历史,不可忘记”!
作者在序言里说:回应时代暴虐和历史无常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文学书写超越政治成败的人和事。那么作为读者,用客观理性的心态去审视这段巨流河的历史,无疑也是一种睿智和豁达。
最后,很为齐邦媛感到幸运,她当年若没有离开大陆,或许会是另外的命运(参考许燕吉《我是落花生的女儿》)。这是一段历史的正反面。
读书要读好书,且读且思且行!
《巨流河》就是这样一本思想性和文学性都比较好。作者为台湾女作家齐邦媛,如作者在序里书的那样: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
这是一本个人回忆录,也是一部民族史。全书共十一章,分为两大部分。一到五章是前半部分,从父亲齐世英跟随郭松龄兵谏张作霖,战败巨流河,全家从此被迫流亡开始,着重讲述了生在战争年代的齐邦媛整个童年到青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六到十一章则讲述了作者大学毕业后离开大陆到台湾之后的生活。
老实说,我是侧重于看前半部分文字的,前五章里有母亲的歌声;有一身正气的父亲给她的言传身教(这些后都流淌进她的血液);于齐邦媛来说,大学课堂里有《夜莺颂》、《云雀之歌》、《花环》;有战时大学校园“弦歌不辍”的坚持和求知精神;还有老师朱光潜对她的影响,老师那段“枯叶雨声”的小故事想起来真是绝妙,意境深幽,只有真正领悟美的意蕴的人才会做那样的事吧;还有哥哥一样的张大飞。战争片里的爱情就像狂风暴雨中的花朵,常被摧残得七零八落。一九四三年三月的某一天,张大飞说“邦媛,你怎么一年就长这么大,这么好看了呢”,这是最动听的表白,却也是最后的告别。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只会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一个每日在诗书之间徜徉,向着光明之路走去,以他的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所以,他的离开,才是最深最真的爱。一年之后,张大飞殉国, 死亡保全了浪漫,给生者留下永久而单纯的怀念!后半部分齐邦媛与“台湾铁路电气化之父”罗裕昌结婚后的章节稍显平淡,婚后两个人除了照顾孩子和上了年纪的父母,怀着对事业十二分的热忱,对国家命运的无比担忧,和对这个国家深深的期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特有的责任感和坚守尽个人力量建设国家,全身心去做好自己的工作。以至于丈夫罗裕昌积劳成疾,晚年后身体遭受了很多痛苦。这里还有个小细节,沈复的《幼时趣事》被选进台湾小学的教科书就是作者的功劳。
可以说父亲对作者齐邦媛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不允许子女跟他享受坐车的特权,他告诫女儿不可参与政治,给女儿的学费中预留了回请男同学吃饭的费用,教导她自强自尊自立,帮助她成为一个正直善良不贪便宜的人,这些实际都是对女儿的一种爱和保护;张大飞爱她又离开她做回了哥哥也是用自己唯一能做到的方式保护了她;而丈夫罗裕昌和她的结合表面看来无一点浪漫色彩,却恰恰是感性和理性的最佳融合,这样的结合是最稳固也最长情的。只是有一点成为她心里永远的痛,那就是东北家乡的巨流河。在后来一个访谈节目里她说过,“离开故乡之后流浪了一生,再也回不去了”,彼时她已八十多岁,抬起眼睛,用手绢拭泪。
到这里,战争这个狰狞又残酷的罪魁就横亘在我们眼前了,由不得人们痛恨和诅咒它。原来,包括张大飞,张大飞的父亲,那些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战死的所有年轻或年老的生命,那些无辜丢掉性命的老百姓,都是那场战争的殉葬品。在《巨流河》第二章,作者说“数十年间,每看到那些平易近人的小山,总记得他在山风里由隘口回头看我”,这个出现在隘口的身影温暖了她的一生。不管是盖氏小兄弟疑惑“爸爸的头为什么挂在城门楼上”;还是19岁的张大非用一个男孩子的自尊强忍住号啕,说起时任沈阳警察局长的父亲,因私下放走不少地下抗日同志,而被日本人浇上油漆烧死的故事;还是郭松龄之妻临死前说“夫为国死,吾为夫死,吾夫妇可以无憾矣”,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忧心国家命运,为了国不破家不亡而做的牺牲?看到身历者记述这些苦难,再提那段沉重的历史,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读者怎能不感慨万分,唏嘘不已!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用她们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他们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作者用理性客观的态度,用涓涓细流一样的文笔耗时四年,戴着老花镜查看翻阅各种史料文献记载,把她的家世和那段历史记录下来,以示后人“历史,不可忘记”!
作者在序言里说:回应时代暴虐和历史无常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文学书写超越政治成败的人和事。那么作为读者,用客观理性的心态去审视这段巨流河的历史,无疑也是一种睿智和豁达。
最后,很为齐邦媛感到幸运,她当年若没有离开大陆,或许会是另外的命运(参考许燕吉《我是落花生的女儿》)。这是一段历史的正反面。
读书要读好书,且读且思且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