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享誉世界,时间的长河无法使之褪色。弹奏和倾听这些乐曲都会获得同样的快乐。事实上,观众是否到场并不重要,因为演奏者是他自己最好的听众,他可以获得弹奏和欣赏两方面的乐趣。虽没有贝多芬般戏剧性的演进历程,却是利用当时新发展的奏鸣曲式作成的最精致最优美的音乐。奏鸣曲式的确立虽是海顿的贡献,莫扎特却敏锐地紧随其后,写出了比海顿更充实、更杰出的钢琴奏鸣曲。海顿晚年的作品,反倒调转过来,跟随莫扎特的轨迹写作。这两位天禀相异的作曲家,在同一时代中相互砥砺,为后起之秀的贝多芬铺起了一条坚实的康庄大道。
莫扎特的音乐,与其说是“歌唱性”的,不如说是“歌剧性”的。聆听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也同样能够感受到歌剧的影响:性格各异、无限丰富的主题完美地融为一个整体,这正是歌剧音乐的魅力所在。贝多芬在他的典型作品里对乐思的使用是高度节制的,甚至可以基于一个主题构造整个乐章(如《热情》);而莫扎特却从不吝惜他的乐思,美妙的旋律挥之即来,往往在呈示部中就出现了三四个主题,在展开部中更是常常引入新的主题。莫扎特在奏鸣曲式中使用的主题之丰富,在所有的作曲家中都是罕见的。如果说贝多芬通过双主题的对立斗争,着意表现人性中抗争和奋斗的一面的话,莫扎特则是通过多主题的表现手法,刻划人性中开朗乐观的一面,表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1777年以前的8首属于早期作品,其中作者的风格已初露端倪,虽还略显稚气;1778至1785年的6首中期作品风格已趋成熟,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内涵也更为深刻,其中著名的C小调幻想曲与奏鸣曲,悲剧性的境界堪与贝多芬的作品相比;1788年以后的晚期作品形式格外紧凑,并应用了主调和复调相结合的手法,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最初是为业余爱好者所作,因此并没有很高的技术难度。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职业钢琴家极少把它们列入自己的演奏曲目。本世纪上半叶,只有施纳贝尔等少数钢琴家公开演奏过莫扎特的奏鸣曲。然而这些作品的妙处并不在于技术。50年代俄国大钢琴家李赫特访华时,有人问他哪些作品难于演奏;在列举了几部作品之后,李赫特补充了一句:“还有莫扎特,所有的莫扎特都很难。”内在的深刻与外表的含蓄节制相统一,丰富的表情与分寸的把握相统一,这正是莫扎特音乐表演的困难之所在。
钢琴奏鸣曲在他的作品里占有相当的分量,也都是不朽的传世之作。他的18首钢琴奏鸣曲的内容深刻、形式多样。主题形象生动丰富,流泻般的优美旋律充满魅力,可以看到典雅的维也纳古典风格的“歌唱性快板”。
主题和副题的对比,虽没有贝多芬式的强烈个性对比,但发挥得也式很巧的。第一乐章奏鸣曲式,莫扎特运用C.P.E。巴赫所创立的奏鸣曲式,但又有新的发展。加强发展部和两个主题见的过渡段。第二乐章慢板乐章,通常用行板或广板,ABA曲式。莫扎特的任何一个慢板乐章都是极高质量的精品。温暖、真诚、恬静。第三乐章大都是回旋曲或缩短的奏鸣曲式,洋溢着莫扎特独有的轻巧优雅。
莫扎特奏鸣曲的曲式都是较完整的曲式。他在发展部里发挥钢琴的技巧、重视两个主题间的连接段。海顿的奏鸣曲里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很像,莫扎特的不一样,不只是调,性质上也不同。第一主题一般有两个动机,但在他以前的作家很少这样。第二乐章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温暖、纯朴、光明。 第三乐章一般纯真欢快。基本是3个乐章,规范、有个性、讲究。
No.1,K.279,C大调,给人以即兴的感觉。
No.2,K.280,F大调,真正莫扎特风格的曲子,是初、中级程度中比较好的一首。第二乐章用一点淡淡的复调手法,
No.3,K.281,bB大调,第二乐章Andante和第三乐章Rondo是相当富于音乐表现力的。
No.4,K.282,bE大调,此奏鸣曲以慢乐章开始,接着是小步舞曲和回旋曲,第二乐章的两个小步舞曲有巴洛克时期的感觉。
No.5,K.283,G大调,是早期较吸引人的优雅作品之一,学生都要学习这首奏鸣曲。
No.6,K.284,D大调,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经常作为教材用,第二乐章是有波兰舞曲性质的回旋曲,很难表现,第三乐章是变奏曲。
以上几首是他在家乡萨尔茨堡创作的。
No.7,K.309,C大调,第一乐章是很有精神的快板,第二乐章更接近 Adagio的行板,第三乐章是回旋曲。
No.8,K.310,a小调,每乐章都是很好的天才作品除了幻想曲(K.475)和奏鸣曲(K.457)是小调外,这是莫扎特唯一的悲剧性的小调奏鸣曲。甚至在最后的Rondo都要以悲伤的触键,不要弹得太欢快。
No.9,K.311,D大调,第一乐章主题光辉,要用莫扎特得触键和语气,此曲经常用到。
No.10,K.330,C大调,莫扎特此时是完全掌握奏鸣曲得形式了,句法和内容如此完美。
No.11,K.331,A大调,变奏曲,第一乐章是主题与变奏,第二乐章小步舞曲,第三乐章是有名土耳其进行曲。
变奏曲和小步舞曲都是莫扎特较好的风格,第三乐章要用不可阻挡的精神,用钢琴弹出土耳其士兵乐队的效果。
No.12,K.332,F大调,优雅,适合演奏和教学,第三乐章较辉煌的快板。慢乐章用了大量的优雅装饰。
No.13,K.333,bB大调,是在技巧和音乐上都较完美的作品。吸收C·P巴赫的思想,融合在自己的作品里。尤其是第二乐章和声丰富。
以上几首是他在曼海姆时期写的。以后6年没写钢琴曲,写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No.14a和No.14b,幻想曲(K.475)和奏鸣曲(K.457),c小调,尽管奏鸣曲是先于幻想曲两年完成,但在第一次正式出版时就放在一起了,也可分开弹,但有明显的连带精神。主题两个动机对比强烈,有贝多芬的气质。
No.15,K.533或494,F大调,普通三乐章。
No.16,K.545,C大调,简易奏鸣曲,学生早期应该练习,结构小,但很完美。
No.17,K.570,bB大调,普通三乐章,用莫扎特轻巧、典雅的触键法。
No.18,K.576,D 大调,技术性很强的作品,演奏和教学必弹曲目。
如果简单分析一下莫扎特奏鸣曲的性质,第一乐章的主题简洁并洋溢着莫扎特特有的轻快优美的风格的有G大调(K.283),F大调(K.332),C大调(K.545),bB大调(K.333)和C大调(K.330)。3首D大调和F大调(K.547)第一乐章的主题光辉,充满活力,像交响乐队的演奏。另外,a小(K.310)和c小调幻想曲(K.475)加c小调(K.457)时悲剧性的,优美隐藏着悲哀,表现了深刻戏剧性的作品。
莫扎特的奏鸣曲虽然在数量上不及海顿和贝多芬.但却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而无翻版的余地。没有任何两支奏鸣曲是类似的;在维也纳派的作品中混合了德国和意大利的风味。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使斯卡兰蒂及巴赫的弟子卡尔·菲利浦·伊曼纽尔(CarlPhiliPP Emanuel)、约翰尼·克里斯蒂安(JohannChristian)的音乐风格得以延续,同时为贝多芬和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奠定了基础。谁也无法否认剧作家莫扎特带来的新而独特的曲调,正如尼森(Nissen)曾贴切地表述:“以手指变换的方式使音乐好象一种语言交流,一个人不断地领悟另一个人的思维.然后以上佳的口才滔滔不绝的接续下去……”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 in C major K279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2 in F major K280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3 in B-flat major K281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4 in E-flat major K282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5 in G major K283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6 in D major K284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7 in C major K309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8 in A minor K310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9 in D major K311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0 in C major K330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1 in A major K331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2 in F major K332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3 in B-flat major K333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4 in C minor K457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5 in F major K533_494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6 in C major K545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7 in B-flat major K570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8 in D major K576
莫扎特的音乐,与其说是“歌唱性”的,不如说是“歌剧性”的。聆听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也同样能够感受到歌剧的影响:性格各异、无限丰富的主题完美地融为一个整体,这正是歌剧音乐的魅力所在。贝多芬在他的典型作品里对乐思的使用是高度节制的,甚至可以基于一个主题构造整个乐章(如《热情》);而莫扎特却从不吝惜他的乐思,美妙的旋律挥之即来,往往在呈示部中就出现了三四个主题,在展开部中更是常常引入新的主题。莫扎特在奏鸣曲式中使用的主题之丰富,在所有的作曲家中都是罕见的。如果说贝多芬通过双主题的对立斗争,着意表现人性中抗争和奋斗的一面的话,莫扎特则是通过多主题的表现手法,刻划人性中开朗乐观的一面,表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1777年以前的8首属于早期作品,其中作者的风格已初露端倪,虽还略显稚气;1778至1785年的6首中期作品风格已趋成熟,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内涵也更为深刻,其中著名的C小调幻想曲与奏鸣曲,悲剧性的境界堪与贝多芬的作品相比;1788年以后的晚期作品形式格外紧凑,并应用了主调和复调相结合的手法,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最初是为业余爱好者所作,因此并没有很高的技术难度。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职业钢琴家极少把它们列入自己的演奏曲目。本世纪上半叶,只有施纳贝尔等少数钢琴家公开演奏过莫扎特的奏鸣曲。然而这些作品的妙处并不在于技术。50年代俄国大钢琴家李赫特访华时,有人问他哪些作品难于演奏;在列举了几部作品之后,李赫特补充了一句:“还有莫扎特,所有的莫扎特都很难。”内在的深刻与外表的含蓄节制相统一,丰富的表情与分寸的把握相统一,这正是莫扎特音乐表演的困难之所在。
钢琴奏鸣曲在他的作品里占有相当的分量,也都是不朽的传世之作。他的18首钢琴奏鸣曲的内容深刻、形式多样。主题形象生动丰富,流泻般的优美旋律充满魅力,可以看到典雅的维也纳古典风格的“歌唱性快板”。
主题和副题的对比,虽没有贝多芬式的强烈个性对比,但发挥得也式很巧的。第一乐章奏鸣曲式,莫扎特运用C.P.E。巴赫所创立的奏鸣曲式,但又有新的发展。加强发展部和两个主题见的过渡段。第二乐章慢板乐章,通常用行板或广板,ABA曲式。莫扎特的任何一个慢板乐章都是极高质量的精品。温暖、真诚、恬静。第三乐章大都是回旋曲或缩短的奏鸣曲式,洋溢着莫扎特独有的轻巧优雅。
莫扎特奏鸣曲的曲式都是较完整的曲式。他在发展部里发挥钢琴的技巧、重视两个主题间的连接段。海顿的奏鸣曲里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很像,莫扎特的不一样,不只是调,性质上也不同。第一主题一般有两个动机,但在他以前的作家很少这样。第二乐章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温暖、纯朴、光明。 第三乐章一般纯真欢快。基本是3个乐章,规范、有个性、讲究。
No.1,K.279,C大调,给人以即兴的感觉。
No.2,K.280,F大调,真正莫扎特风格的曲子,是初、中级程度中比较好的一首。第二乐章用一点淡淡的复调手法,
No.3,K.281,bB大调,第二乐章Andante和第三乐章Rondo是相当富于音乐表现力的。
No.4,K.282,bE大调,此奏鸣曲以慢乐章开始,接着是小步舞曲和回旋曲,第二乐章的两个小步舞曲有巴洛克时期的感觉。
No.5,K.283,G大调,是早期较吸引人的优雅作品之一,学生都要学习这首奏鸣曲。
No.6,K.284,D大调,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经常作为教材用,第二乐章是有波兰舞曲性质的回旋曲,很难表现,第三乐章是变奏曲。
以上几首是他在家乡萨尔茨堡创作的。
No.7,K.309,C大调,第一乐章是很有精神的快板,第二乐章更接近 Adagio的行板,第三乐章是回旋曲。
No.8,K.310,a小调,每乐章都是很好的天才作品除了幻想曲(K.475)和奏鸣曲(K.457)是小调外,这是莫扎特唯一的悲剧性的小调奏鸣曲。甚至在最后的Rondo都要以悲伤的触键,不要弹得太欢快。
No.9,K.311,D大调,第一乐章主题光辉,要用莫扎特得触键和语气,此曲经常用到。
No.10,K.330,C大调,莫扎特此时是完全掌握奏鸣曲得形式了,句法和内容如此完美。
No.11,K.331,A大调,变奏曲,第一乐章是主题与变奏,第二乐章小步舞曲,第三乐章是有名土耳其进行曲。
变奏曲和小步舞曲都是莫扎特较好的风格,第三乐章要用不可阻挡的精神,用钢琴弹出土耳其士兵乐队的效果。
No.12,K.332,F大调,优雅,适合演奏和教学,第三乐章较辉煌的快板。慢乐章用了大量的优雅装饰。
No.13,K.333,bB大调,是在技巧和音乐上都较完美的作品。吸收C·P巴赫的思想,融合在自己的作品里。尤其是第二乐章和声丰富。
以上几首是他在曼海姆时期写的。以后6年没写钢琴曲,写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No.14a和No.14b,幻想曲(K.475)和奏鸣曲(K.457),c小调,尽管奏鸣曲是先于幻想曲两年完成,但在第一次正式出版时就放在一起了,也可分开弹,但有明显的连带精神。主题两个动机对比强烈,有贝多芬的气质。
No.15,K.533或494,F大调,普通三乐章。
No.16,K.545,C大调,简易奏鸣曲,学生早期应该练习,结构小,但很完美。
No.17,K.570,bB大调,普通三乐章,用莫扎特轻巧、典雅的触键法。
No.18,K.576,D 大调,技术性很强的作品,演奏和教学必弹曲目。
如果简单分析一下莫扎特奏鸣曲的性质,第一乐章的主题简洁并洋溢着莫扎特特有的轻快优美的风格的有G大调(K.283),F大调(K.332),C大调(K.545),bB大调(K.333)和C大调(K.330)。3首D大调和F大调(K.547)第一乐章的主题光辉,充满活力,像交响乐队的演奏。另外,a小(K.310)和c小调幻想曲(K.475)加c小调(K.457)时悲剧性的,优美隐藏着悲哀,表现了深刻戏剧性的作品。
莫扎特的奏鸣曲虽然在数量上不及海顿和贝多芬.但却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而无翻版的余地。没有任何两支奏鸣曲是类似的;在维也纳派的作品中混合了德国和意大利的风味。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使斯卡兰蒂及巴赫的弟子卡尔·菲利浦·伊曼纽尔(CarlPhiliPP Emanuel)、约翰尼·克里斯蒂安(JohannChristian)的音乐风格得以延续,同时为贝多芬和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奠定了基础。谁也无法否认剧作家莫扎特带来的新而独特的曲调,正如尼森(Nissen)曾贴切地表述:“以手指变换的方式使音乐好象一种语言交流,一个人不断地领悟另一个人的思维.然后以上佳的口才滔滔不绝的接续下去……”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 in C major K279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2 in F major K280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3 in B-flat major K281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4 in E-flat major K282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5 in G major K283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6 in D major K284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7 in C major K309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8 in A minor K310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9 in D major K311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0 in C major K330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1 in A major K331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2 in F major K332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3 in B-flat major K333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4 in C minor K457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5 in F major K533_494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6 in C major K545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7 in B-flat major K570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No18 in D major K57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