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幸福课1》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 幸福值百分之五十来自于基因,百分之十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百分之四十来自我们为之付出的行动。
2.变化有两种:渐变和剧变
渐变通过冥想,冥想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改变我们的大脑,8周的冥想还能增强我们的免疫力。
剧变--经历创伤后可能会有PTSD,但是其对应的积极面也会给我们带来剧变
3.允许自己全然为人,感受自己的各种情感,无论好坏,当我们限制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中的一种时,另外一种也会随之下降体验感。
4.高峰体验时刻——体会到极大的快乐的时刻,如何提高其发生的频率呢,那就是做我们喜欢而赞同的事情的时候,而时间焦虑与压力是高峰体验时刻的杀手。
如何再体验高峰时刻——在脑中快乐重现,情绪的感受有时候分不清现实与想象
5. 大部分人经历很大的快乐后,幸福值又回到原来,但是有一部分人在经历高峰体验后,虽然幸福值有所下降,但是总体上相较之前上升了。
后者是因为,他们在经历某件事情得到幸福后,立刻就根据此次经历开始行为上的改变
6.态度影响行为,行为影响态度,两者一个是内在表达,一个是外在表达,身体喜欢一致
表情回馈假说,肢体回馈假说表明:你的表情和行动会影响你的情绪,你是微笑做事,还是皱眉,你是自信谈吐还是唯唯诺诺,你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得到什么样的气场与情绪反馈。
7.假装久了也会成真,但要我们用积极的情绪面对一切,又要我们接受所有情绪允许全然为人,不矛盾吗?
并不,我们要接受不好的事实,随之做出积极的情绪回应,让行为回馈我们的情绪(比如失恋后去派对上狂欢)
8. 当你听到一些建议或者课程,看完一些书,却没有对你生活产生持续的影响,这是因为行动不足——习惯没有跟上态度
即行为上的变化没有跟上思想上的变化,行动很重要,多数人却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去行动。
我们期望通过自律实现更幸福更成功,而实际上,多数人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无法改变。
如何依靠仅有的自制力变得更幸福更成功?那就是将注意力从依赖自制力上挪开,转移到习惯上。
将一件事情变成习惯,即使之前做这件事需要再多的自制力,成为习惯之后做起来就十分熟练,再不需要消耗自制力了。
而仅仅需要自制力的,是养成习惯的过程。二三十天,养成习惯,但不要在同一段时间养成多于两个的习惯,因为每一天养成习惯的过程都消耗自制力,而我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
习惯把我们花在挣扎上的时间转移到行动上
9. 认知的诠释:与其将某件事当做是一种威胁与恐惧,不如将这件事当做一种挑战与机遇。
10. 重塑认知:比如这件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做了我可以得到什么
11.日记一种很好的干预方式。写日记可以降低焦虑水平。
写下你经历过最痛苦的事情,表达当时的感受与现在的感受,连续一段时间,在初始会更焦虑,但是最终人的焦虑水平会降低到比之前更低。
男人比女人做这件事更有效,女人向朋友倾诉相对多一点。
写下快乐的事情,回想当时情境与自己的感受,尽可能详细,也可以从心理和生理上让人有所提升。
原因是当我们压抑某种情绪,结果会适得其反,而表达可以安抚情绪
此外,写下痛苦的经历并分析原因等等,连续写几天对心理健康的提升更有效果。
12.健康的起源条件:人能够理解环境,人有充足的内外部资源去应对外部刺激,对于有挑战性的环境,此人相信这是有意义的。
13.一个人的改变需要ABC三方面,分别是affect,behavior,cognition。假使一个人自卑,那么他的对自己的认知cognition是消极的,这会进一步影响他的情感affect,他容易感到无力与失落,感受不到积极的情绪从而不愿意做任何事情,这样下去就很容易碌碌无为。
自信同理,给自己更高的评价,自己获取到更积极的情绪与力量,从而做更多的事情,得到好的结果,返回来加深认知。
要想改变,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干预:
affect情绪干预:吃药影响,通过冥想,运动,音乐逐渐改善(降低焦虑水平)
behavior行为干预:直接将自己暴露在有恐慌感的场景中,多次
cognition认知干预:用3M心理陷阱问自己:我有没有放大某件事的影响程度,有没有缩小某件事的作用,有些场景是不是只是我的想象
14.一些神经性情绪难以彻底消除,比如焦虑,恐惧等,但是我们要尽力去减少它们出现的概率,我们应该去享受改变的过程。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ABC的逐渐尝试才会让我们一天比一天幸福,而不是通过个别事件让幸福值在达到峰值上又降落。
2.变化有两种:渐变和剧变
渐变通过冥想,冥想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改变我们的大脑,8周的冥想还能增强我们的免疫力。
剧变--经历创伤后可能会有PTSD,但是其对应的积极面也会给我们带来剧变
3.允许自己全然为人,感受自己的各种情感,无论好坏,当我们限制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中的一种时,另外一种也会随之下降体验感。
4.高峰体验时刻——体会到极大的快乐的时刻,如何提高其发生的频率呢,那就是做我们喜欢而赞同的事情的时候,而时间焦虑与压力是高峰体验时刻的杀手。
如何再体验高峰时刻——在脑中快乐重现,情绪的感受有时候分不清现实与想象
5. 大部分人经历很大的快乐后,幸福值又回到原来,但是有一部分人在经历高峰体验后,虽然幸福值有所下降,但是总体上相较之前上升了。
后者是因为,他们在经历某件事情得到幸福后,立刻就根据此次经历开始行为上的改变
6.态度影响行为,行为影响态度,两者一个是内在表达,一个是外在表达,身体喜欢一致
表情回馈假说,肢体回馈假说表明:你的表情和行动会影响你的情绪,你是微笑做事,还是皱眉,你是自信谈吐还是唯唯诺诺,你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得到什么样的气场与情绪反馈。
7.假装久了也会成真,但要我们用积极的情绪面对一切,又要我们接受所有情绪允许全然为人,不矛盾吗?
并不,我们要接受不好的事实,随之做出积极的情绪回应,让行为回馈我们的情绪(比如失恋后去派对上狂欢)
8. 当你听到一些建议或者课程,看完一些书,却没有对你生活产生持续的影响,这是因为行动不足——习惯没有跟上态度
即行为上的变化没有跟上思想上的变化,行动很重要,多数人却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去行动。
我们期望通过自律实现更幸福更成功,而实际上,多数人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无法改变。
如何依靠仅有的自制力变得更幸福更成功?那就是将注意力从依赖自制力上挪开,转移到习惯上。
将一件事情变成习惯,即使之前做这件事需要再多的自制力,成为习惯之后做起来就十分熟练,再不需要消耗自制力了。
而仅仅需要自制力的,是养成习惯的过程。二三十天,养成习惯,但不要在同一段时间养成多于两个的习惯,因为每一天养成习惯的过程都消耗自制力,而我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
习惯把我们花在挣扎上的时间转移到行动上
9. 认知的诠释:与其将某件事当做是一种威胁与恐惧,不如将这件事当做一种挑战与机遇。
10. 重塑认知:比如这件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做了我可以得到什么
11.日记一种很好的干预方式。写日记可以降低焦虑水平。
写下你经历过最痛苦的事情,表达当时的感受与现在的感受,连续一段时间,在初始会更焦虑,但是最终人的焦虑水平会降低到比之前更低。
男人比女人做这件事更有效,女人向朋友倾诉相对多一点。
写下快乐的事情,回想当时情境与自己的感受,尽可能详细,也可以从心理和生理上让人有所提升。
原因是当我们压抑某种情绪,结果会适得其反,而表达可以安抚情绪
此外,写下痛苦的经历并分析原因等等,连续写几天对心理健康的提升更有效果。
12.健康的起源条件:人能够理解环境,人有充足的内外部资源去应对外部刺激,对于有挑战性的环境,此人相信这是有意义的。
13.一个人的改变需要ABC三方面,分别是affect,behavior,cognition。假使一个人自卑,那么他的对自己的认知cognition是消极的,这会进一步影响他的情感affect,他容易感到无力与失落,感受不到积极的情绪从而不愿意做任何事情,这样下去就很容易碌碌无为。
自信同理,给自己更高的评价,自己获取到更积极的情绪与力量,从而做更多的事情,得到好的结果,返回来加深认知。
要想改变,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干预:
affect情绪干预:吃药影响,通过冥想,运动,音乐逐渐改善(降低焦虑水平)
behavior行为干预:直接将自己暴露在有恐慌感的场景中,多次
cognition认知干预:用3M心理陷阱问自己:我有没有放大某件事的影响程度,有没有缩小某件事的作用,有些场景是不是只是我的想象
14.一些神经性情绪难以彻底消除,比如焦虑,恐惧等,但是我们要尽力去减少它们出现的概率,我们应该去享受改变的过程。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ABC的逐渐尝试才会让我们一天比一天幸福,而不是通过个别事件让幸福值在达到峰值上又降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