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语文微型课
展开全部
如何上好语文微型课
张娟娟
近年来,微型课越来越走俏,教师招聘、各级赛教、评审职称等,都采用讲微型课的形式,原因是省时好操作,还能较为准确地测评教师的基本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型课为诸如以上工作提供了较为快捷实用的可靠依据。
微型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课,时间短、内容少的课。套用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的一句话,微型课即课之“具体而微者”。翻译成现代汉语:微型课是形体齐备而规模较小的课。“形体齐备而规模较小”就是微型课的特点。
我认为,微型课实质上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的浓缩,它与常态课有很大的区别。微型课没有学生的参与,无法让学生检验课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而是由评委评价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作为一位语文老师,也多次在多个地方讲授了语文微型课,观摩了语文微型课,认为从以下六个方面把握语文微型课,就能取得成功。
第一、慎重审题巧构思。
微型课的出现经常是在很重要的环节上,基本上都具有挑战性,老师们也都想得到一定的效果,我认为在语文微型课上要想胜出,就先得像写文章一样认真审题巧妙构思。例如,抽到的课题是“《岳阳楼记》第二课时”,必须先锁定课文《岳阳楼记》,再把握“第二课时”这一重要信号。审清了题,就要做到在备课时不焦灼,一定要干脆利落地按第二课时准备,可以按“温故知新——合作探究——总结课文——拓展迁移——布置作业”环节备课;还要巧妙构思,一定要把“合作探究”环节当重点,结合本课的特点思考,写景抒情的散文,要讲的知识点很多,不妨可以快刀斩乱麻,从“写景”“情感”“写法”三方面各拟一个问题,分别为:1.找出描写岳阳楼景色的句子,品读体会景物的特点。2.本文主旨句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政治抱负?3.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提炼出这三个问题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也就抓住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有了这一清晰的教学思路,就很容易取得好的效果了。
第二、把握环节秀特色。
一般来说,微型课也是按常规课的环节进行,只是省略了学生的活动。所以无论上第几课时,无论怎么选点,都必须环节齐全。例如抽到《伤仲永》这一课,课题签上面没有指定课时,又因为课文短小,在微型课中,由于省略了大量的学生活动,所以考虑可以用一课时完成,按“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总结课文——拓展迁移——布置作业”环节完成。又如课题签为“《诗五首》第二课时”,面对这课,相对较为难一点,我们先来看看五首诗,分别是《饮酒》其五、《行路难》其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其中《饮酒》《行路难》《己亥杂诗》较短,可归为第一课时,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较长,都是歌行体,按理可以归为第二课时,可是微型课只有15分钟或20分钟(根据组织者的文件和相关要求时间不等),所以我们可以把《饮酒》《行路难》归为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归为第二课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己亥杂诗》归为第三课时,选择哪种方案,要看授课者平时的课堂容量和风格习惯,因人而异。
笔者认为还可以适当突出自己的特点,比如我经常会按“自我介绍——师生励志口号——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总结课文——拓展迁移——布置作业——祝福语”这一系列环节来上课。其中,“自我介绍”和“励志口号”这两个环节就是我的两大特色,它们都可以为后面的正题营造一个好的气氛,既给自己开了一个好头,又让评委耳目一新,是先声夺人吧。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开个好头,也能很好地消除刚开课时前2分钟的紧张情绪,真可谓一举两得。而后面的“祝福语”环节也可结合文本对教学做最终总结,只是换成一种祝福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也让微型课有个在高潮中落下帷幕的美感,给听课老师留下犹意未尽的好感。
第三、精细选点凸重点。
上好一节微型课,切记面面俱到,因为只有15分钟或20分钟,精细选点突出重点是很重要的,必须遵循一个原则:讲最有价值的问题。例如,有一次我抽到的课题为《智取生辰纲》,这是九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说,文章很长,将近13页,面对选自《水浒传》这部长篇名著的选段,在15分钟或20分钟里面,讲什么才能行之有效。我选择了一个切入点教学,即课题“智取生辰纲”中“智”在何处?这个问题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我在“回顾导入”环节中,回顾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 “杨志”“众好汉”人物形象,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我要求学生快读课文,结合复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谈谈对题目中“智取”的理解。可以简单做提示:如“时间”“地点”“办法”“人物”等因素。然后引导学生探究,边读课文边归纳,主要从四个方面即“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人和(矛盾)”“智用计谋”来分析:“智用天时”抓住文中“五月半天气”“离了这北京五七日”“行了十四五日”“六月初四”等短语体会杨志一行人“热”“渴”“困”;“智用地利”抓住文中对“黄泥岗”的描写,即“山僻崎岖小径”“七八里没人家”“松林的阴凉”来体会杨志一行人“难行”“困乏”“停歇”及“黄泥岗”隐蔽的特点;“智用人和”要抓住杨志一行人的矛盾来分析,抓住小说的主要矛盾“杨志保生辰纲”而“吴用夺生辰纲”来分析,同时抓住次要矛盾如杨志和老都管、虞侯、军健“喝与不喝的矛盾”“走与不走的矛盾”“歇与不歇的矛盾”“买与不买的矛盾”来分析;分析“智用计谋”时抓住刘塘“兜了一瓢”、吴用“放药入瓢”、白胜“劈手夺来”等……在此期间,把默读课文、齐读课文、品读课文等阅读方法相结合使用,使学生真正理解“智取”的含义,很好地展示了教师对文本较为透彻的理解与把握,体现了微型课的内涵,选取一个切入点讲深讲透讲出个人的独到见解,完美展示教师个人基本功,展示微型课教学艺术。
第四、适时评价促气氛。
虽然说微型课没有学生的参与,但是我们还是要遵循“教室无弟子,心中有学生”,我们不能自顾自地一口气讲完了事,一定要有学生的参与,只是省略了详细的活动过程而已。不仅可以适当地虚拟学生的活动,还要在每次学生活动完做出恰当地评价,如这位同学讲得真精彩,给我们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这位同学用词很准确,希望其他同学借鉴;这位同学板书字迹清秀,给我们以美感享受……这样一来,一节课有鼓励的话语,有精彩的掌声,有特意准备的奖品……总之,该提问提问,该朗读朗读,该活动活动,该指导指导,但是每次活动都不忘评价学生的表现,也很好地体现了课堂的评价理念。
第五、遵守时间显详略。
再好的构思,也要在有效的15分钟或20分钟内完成,否则,就变成了只是写在教案上的价值。笔者曾今参加脱产培训,班级的40名学员都上了一节微型语文课进行研讨。来自于十多个县区的语文老师各显身手,语文微型课百花齐放,当时我也特意观摩记载了各位老师对微型课时间的把握。有一个太白县的老师上的微型课《咏雪》,前后用时5分钟;一个渭滨区的老师上的微型课《在沙漠中心》历时10分钟;陇县的一个老师上的微型课《五柳先生传》用了17分钟;陇县的一个老师上的微型课《我的叔叔于勒》用了20分钟;一个老师上的微型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用了22分钟……共40名老师上了微型课,其中按15分钟上完的寥寥无几,不是提前结束就是超时,而且以超时者居多。这些问题,笔者观课后做了反思,认为都是课堂选材构思有问题,语言表达太啰嗦,体现的面太多等。这些结果真让人遗憾,当下课铃声响后,我们该多么后悔讲得太多。其实消除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把次要的问题和环节略讲或者一句带过就可挤出时间,把重要问题和环节放大讲深讲透讲出特色即可。
第六、使用手段增效果。
吕叔湘老师有句名言曰:“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所以我们不光要追求语文知识,同时也应表现语文艺术,才能让学生情趣盎然,让自己的课堂变成听课者的视听享受,即使只有十多分钟的微型课也不例外。语文微型课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增色,如在小黑板上呈现“品味探究”里面的几个小问题,让听课老师清晰地感受到教者的上课思路和对文本重点的突破;或者在小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归纳出文中的写作技法,让学生很明了地掌握文本的写作方法,让听课老师明白教者对写作方面的训练;或者设计出简约、美观、重点突出、图文并茂的板书,体现教者的课堂教学智慧等。
屈原有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之,教无定法,微型课这种作为考察教师基本功的最实用的课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要继续作为舞台上的主场,我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也将不断地探究、挖掘语文微型课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董菊初著《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2.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陈玉琨等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曹明海著《语文教育智慧论》,青岛海洋大学2001年版。
6.《课堂教学艺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周庆元著《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张
张娟娟
近年来,微型课越来越走俏,教师招聘、各级赛教、评审职称等,都采用讲微型课的形式,原因是省时好操作,还能较为准确地测评教师的基本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型课为诸如以上工作提供了较为快捷实用的可靠依据。
微型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课,时间短、内容少的课。套用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的一句话,微型课即课之“具体而微者”。翻译成现代汉语:微型课是形体齐备而规模较小的课。“形体齐备而规模较小”就是微型课的特点。
我认为,微型课实质上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的浓缩,它与常态课有很大的区别。微型课没有学生的参与,无法让学生检验课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而是由评委评价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作为一位语文老师,也多次在多个地方讲授了语文微型课,观摩了语文微型课,认为从以下六个方面把握语文微型课,就能取得成功。
第一、慎重审题巧构思。
微型课的出现经常是在很重要的环节上,基本上都具有挑战性,老师们也都想得到一定的效果,我认为在语文微型课上要想胜出,就先得像写文章一样认真审题巧妙构思。例如,抽到的课题是“《岳阳楼记》第二课时”,必须先锁定课文《岳阳楼记》,再把握“第二课时”这一重要信号。审清了题,就要做到在备课时不焦灼,一定要干脆利落地按第二课时准备,可以按“温故知新——合作探究——总结课文——拓展迁移——布置作业”环节备课;还要巧妙构思,一定要把“合作探究”环节当重点,结合本课的特点思考,写景抒情的散文,要讲的知识点很多,不妨可以快刀斩乱麻,从“写景”“情感”“写法”三方面各拟一个问题,分别为:1.找出描写岳阳楼景色的句子,品读体会景物的特点。2.本文主旨句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政治抱负?3.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提炼出这三个问题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也就抓住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有了这一清晰的教学思路,就很容易取得好的效果了。
第二、把握环节秀特色。
一般来说,微型课也是按常规课的环节进行,只是省略了学生的活动。所以无论上第几课时,无论怎么选点,都必须环节齐全。例如抽到《伤仲永》这一课,课题签上面没有指定课时,又因为课文短小,在微型课中,由于省略了大量的学生活动,所以考虑可以用一课时完成,按“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总结课文——拓展迁移——布置作业”环节完成。又如课题签为“《诗五首》第二课时”,面对这课,相对较为难一点,我们先来看看五首诗,分别是《饮酒》其五、《行路难》其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其中《饮酒》《行路难》《己亥杂诗》较短,可归为第一课时,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较长,都是歌行体,按理可以归为第二课时,可是微型课只有15分钟或20分钟(根据组织者的文件和相关要求时间不等),所以我们可以把《饮酒》《行路难》归为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归为第二课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己亥杂诗》归为第三课时,选择哪种方案,要看授课者平时的课堂容量和风格习惯,因人而异。
笔者认为还可以适当突出自己的特点,比如我经常会按“自我介绍——师生励志口号——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总结课文——拓展迁移——布置作业——祝福语”这一系列环节来上课。其中,“自我介绍”和“励志口号”这两个环节就是我的两大特色,它们都可以为后面的正题营造一个好的气氛,既给自己开了一个好头,又让评委耳目一新,是先声夺人吧。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开个好头,也能很好地消除刚开课时前2分钟的紧张情绪,真可谓一举两得。而后面的“祝福语”环节也可结合文本对教学做最终总结,只是换成一种祝福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也让微型课有个在高潮中落下帷幕的美感,给听课老师留下犹意未尽的好感。
第三、精细选点凸重点。
上好一节微型课,切记面面俱到,因为只有15分钟或20分钟,精细选点突出重点是很重要的,必须遵循一个原则:讲最有价值的问题。例如,有一次我抽到的课题为《智取生辰纲》,这是九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说,文章很长,将近13页,面对选自《水浒传》这部长篇名著的选段,在15分钟或20分钟里面,讲什么才能行之有效。我选择了一个切入点教学,即课题“智取生辰纲”中“智”在何处?这个问题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我在“回顾导入”环节中,回顾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 “杨志”“众好汉”人物形象,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我要求学生快读课文,结合复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谈谈对题目中“智取”的理解。可以简单做提示:如“时间”“地点”“办法”“人物”等因素。然后引导学生探究,边读课文边归纳,主要从四个方面即“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人和(矛盾)”“智用计谋”来分析:“智用天时”抓住文中“五月半天气”“离了这北京五七日”“行了十四五日”“六月初四”等短语体会杨志一行人“热”“渴”“困”;“智用地利”抓住文中对“黄泥岗”的描写,即“山僻崎岖小径”“七八里没人家”“松林的阴凉”来体会杨志一行人“难行”“困乏”“停歇”及“黄泥岗”隐蔽的特点;“智用人和”要抓住杨志一行人的矛盾来分析,抓住小说的主要矛盾“杨志保生辰纲”而“吴用夺生辰纲”来分析,同时抓住次要矛盾如杨志和老都管、虞侯、军健“喝与不喝的矛盾”“走与不走的矛盾”“歇与不歇的矛盾”“买与不买的矛盾”来分析;分析“智用计谋”时抓住刘塘“兜了一瓢”、吴用“放药入瓢”、白胜“劈手夺来”等……在此期间,把默读课文、齐读课文、品读课文等阅读方法相结合使用,使学生真正理解“智取”的含义,很好地展示了教师对文本较为透彻的理解与把握,体现了微型课的内涵,选取一个切入点讲深讲透讲出个人的独到见解,完美展示教师个人基本功,展示微型课教学艺术。
第四、适时评价促气氛。
虽然说微型课没有学生的参与,但是我们还是要遵循“教室无弟子,心中有学生”,我们不能自顾自地一口气讲完了事,一定要有学生的参与,只是省略了详细的活动过程而已。不仅可以适当地虚拟学生的活动,还要在每次学生活动完做出恰当地评价,如这位同学讲得真精彩,给我们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这位同学用词很准确,希望其他同学借鉴;这位同学板书字迹清秀,给我们以美感享受……这样一来,一节课有鼓励的话语,有精彩的掌声,有特意准备的奖品……总之,该提问提问,该朗读朗读,该活动活动,该指导指导,但是每次活动都不忘评价学生的表现,也很好地体现了课堂的评价理念。
第五、遵守时间显详略。
再好的构思,也要在有效的15分钟或20分钟内完成,否则,就变成了只是写在教案上的价值。笔者曾今参加脱产培训,班级的40名学员都上了一节微型语文课进行研讨。来自于十多个县区的语文老师各显身手,语文微型课百花齐放,当时我也特意观摩记载了各位老师对微型课时间的把握。有一个太白县的老师上的微型课《咏雪》,前后用时5分钟;一个渭滨区的老师上的微型课《在沙漠中心》历时10分钟;陇县的一个老师上的微型课《五柳先生传》用了17分钟;陇县的一个老师上的微型课《我的叔叔于勒》用了20分钟;一个老师上的微型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用了22分钟……共40名老师上了微型课,其中按15分钟上完的寥寥无几,不是提前结束就是超时,而且以超时者居多。这些问题,笔者观课后做了反思,认为都是课堂选材构思有问题,语言表达太啰嗦,体现的面太多等。这些结果真让人遗憾,当下课铃声响后,我们该多么后悔讲得太多。其实消除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把次要的问题和环节略讲或者一句带过就可挤出时间,把重要问题和环节放大讲深讲透讲出特色即可。
第六、使用手段增效果。
吕叔湘老师有句名言曰:“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所以我们不光要追求语文知识,同时也应表现语文艺术,才能让学生情趣盎然,让自己的课堂变成听课者的视听享受,即使只有十多分钟的微型课也不例外。语文微型课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增色,如在小黑板上呈现“品味探究”里面的几个小问题,让听课老师清晰地感受到教者的上课思路和对文本重点的突破;或者在小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归纳出文中的写作技法,让学生很明了地掌握文本的写作方法,让听课老师明白教者对写作方面的训练;或者设计出简约、美观、重点突出、图文并茂的板书,体现教者的课堂教学智慧等。
屈原有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之,教无定法,微型课这种作为考察教师基本功的最实用的课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要继续作为舞台上的主场,我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也将不断地探究、挖掘语文微型课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董菊初著《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2.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陈玉琨等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曹明海著《语文教育智慧论》,青岛海洋大学2001年版。
6.《课堂教学艺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周庆元著《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