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秋天

 我来答
会哭的礼物17
2022-04-27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3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8万
展开全部
柳袁照

我曾写作一首诗,题目叫《秋天》,写作的过程,就是备课、上课的教学过程。那是几个月前,我教一组“旧日时光”中外自由诗。如何教?以什么为线索?那天我一直在思索。中午休息时,我翻阅名家名篇,读到金克木的作品时,突然,他文中的“诗中有文意就不要写诗,文中没有诗意连文都可以不写”这句话让我顿悟。什么是“诗意”?人人天天挂在嘴上的这个词,并不是都能清晰地解释的。我这组诗,就用“诗意”为纲,串起整个课堂。那到底什么是“诗意”呢?尽管我准备在课堂上引用邓丽君的歌曲《诗意》作形象的解说,但对同学来说还是抽象的,不容易理解。在我苦苦思索时,我继续翻阅名家名篇。一篇曾经读过的张爱玲的经典散文《爱》跳人我的眼帘。张爱玲的《爱》,不长,不妨抄于下。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了,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原刊1944年4月《杂志》月刊第13卷第1期)

什么是“诗意”?这就是诗意。我迅速把张爱玲《爱》的最后一段,一字不动,一字不改,只是用回车键分行,即变成如下的形式:

于千万人之中

遇见你

所要遇见的人

于千万年之中

时间的

无涯的

荒野里

没有早一步

也没有晚一步

刚巧赶上了

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

唯有轻轻地问一声

噢,你也在这里吗

当我在课堂上如此展示的时候,我问同学:这是不是诗?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是诗,是真正的诗。至此,什么叫“诗意”不言已自明了。所谓诗意,不在乎分行与不分行的形式,而在于内在的意蕴。张爱玲的《爱》,及我如此的备课过程,又触动我的诗情,我的灵感似乎不唤自来了。我作了一首与张爱玲《爱》的同题诗,抄录于下:

于千千万万年之中

于千山万水之间‘

于数也数不清的故事里

偶然

就是这个瞬间

榴红荷残

天高云淡

你从南方来

我从北方来

我走到这个园子里

你也走到这个园子里

我坐在水边

你也坐在水边

一只燕子正飞过

一朵花正开在花枝

一阵轻风正吹来

就在我有些清冷

你也有些寂寞

这一刻

这一地

于万万千千人之外

岁月之外

我的眼睛

与你的视线

就这样

——相遇

尽管,这首诗还留有张爱玲《爱》的痕迹,但已经具备“作品”的特征了。但毕竟还不属于真正创作的'“作品”,于是,我再继续修改,还改了题目为《秋天》,并分段,显示“断裂”的外在特征,现也抄录于下:

于千千万万年之中

于千山万水之间

于数也数不清的故事里

偶然

一次相见

你从南方来

我从北方来

就是这个瞬间

我走到这个园子里

榴红荷残

你坐在水边

一只燕子正飞过

一朵花正开在花枝

一阵轻风正吹来

我有些寂寞

这一刻

于万万千千人之外

岁月之外

我的眼睛与你的视线

就这样,——相遇

这首诗,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属于一首原创之作了。创作的过程,竟是我备课与教学的过程,两者合二为一。至此,教学“旧日时光”这组诗已经水到渠成,一路讲析下去,痛快淋漓。我再问什么叫“诗意”,什么叫文中有“诗意”,学生一下子都理解了。以“诗意”为纲,为线索,这组诗的教学就很轻松,学生也很愉悦。我们学校的老师在听了该课以后,都说有所感悟:把教师创作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能获得生动“体验”的过程,读、写真正结合了。其中唐岚老师还专门撰文,她说:“在我们品鉴诗歌大谈诗意、意境、情感的时候,柳袁照校长却提出了‘诗中是否有文意’这样的问题,这让我们有点始料不及。但当他反举了张爱玲《爱》的例子,并将那篇《爱》演绎成两首诗的时候,我们才真正领悟了之前他在课件上打出的金克木先生的‘诗中有文意就不要写诗,文中没有诗意连文都可以不写’的含义。他是在传达一个他所信服的有关于创作的理念—一‘这里的诗意是广义而言的,从主体而言是一种沉浸于艺术之中的感觉,从作品而言,是一种新特的艺术氛围。不仅仅是(诗)最本质的要素,也是文章的要义。’提出这样的观点,和他诗人、作家的身份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是厚积而薄发的一个范例。”她接着又说:“文化这东西,‘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作为语文教师,学富五车也许不难,难的是,不依入门户,能凌驾于广博之上,去鉴别,去约取,去获取自己的见解与卓识。”唐老师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对我也有启发。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十中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国作协会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