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课文解析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情节。该作品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范进中举》课文解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者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于一个科甲鼎胜的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由于家族的影响,他少时曾热衷于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落第后来又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不平常变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清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这部取材于封建科举考试的小说问世以来得到世人极高的赞誉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谪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有足称讽刺之书”作者吴敬梓以极尽嘲讽之妙笔、辛辣刚劲的语言刻画了一大批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儒林群丑,抨击了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而节选自《儒林外史》第3回的'《范进中举》则是全书最精彩的片断之一它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灵魂、摧残人才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穷形尽相地表现了封建末世的世道人心,对各类市侩小人,进行了有力的鞭笞和嘲讽该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曲径通幽的故事情节展现出独特的形象
《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3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故事情节虽是着眼于平凡小事,但由于作者巧妙的安排,竟具有一波三折的特点基本情节如下:范进进学,岳丈祝贺—→借钱遭骂,范进偷试—→范进卖鸡,捷报到家—→范进发疯,屠户治病—→乡绅造访,馈银赠屋—→范进送银,屠户回家人物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逐步体现出来出于对封建科举制度的亲身体验和满腔痛恨,吴敬梓以其独运匠心的情节设置与性格刻画,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范进这个集百丑于一“疯”的典型形象以及前倨后恭、恬不知耻的胡屠户和圆滑世故、谎话连篇的张乡绅等形象,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和对社会风气的败坏,让人在闹剧中认清社会,有曲径通幽之妙。
2、别具匠心的讽刺手法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1)运用对比映衬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强化了讽刺效果例如:中举前,范进饥寒交迫,受尽人间白眼和嘲讽,然而中举后一切天翻地覆:醒来后的范进对平日惧怕的岳父胡屠户也不怕了,由先前称其“岳父”改呼为“老爹”;时常嘲弄他的众邻居、素不相识的张乡绅也都来套近乎了,房子、田产、金钱、奴仆,不招即来这样,通过前后生活境遇和心态的强烈对比,把范进腐儒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2)通过对典型细节的夸张描写,突现人物性格的本质最精彩的莫过于“中举发疯”和“胡屠受赠”且看:胡屠户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一边假意推辞道:“你且收着”并不等范进说完,“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之后,“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用“攥”“舒”“缩”“揣”四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丑态跃然纸上。
(3)戚而能谐,笑声中含有极端的憎恶,增强了作品讽刺的力量胡屠户在小说中的表现可以概括为“前倨后恭”当范进穷困潦倒的时候,他觉得把女儿嫁给这么一个穷鬼,简直是倒了一辈子的运可当范进中举后送给他银子,他立即吹牛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这些话引起了众人的哄笑,他自己也洋洋自得正是在笑声中让人感受了胡屠户的卑劣可笑、范进的悲哀和世风的低下
3、纯熟的白话式语言
使人物“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作品以纯熟的古代白话写成,几乎都是采用白描的手法,语言简练、浑厚,有真意,少做作,少粉饰,不卖弄,没有浮泛语小说还用了不少方言口语、俚语、歇后语,对于表现各阶层人物的声态起了很好的作用,这些语言充分表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作者也正是以这样高超的语言艺术,来达到高度的讽刺效果的,正因为如此,这部作品在五四时期被人称为绝好的国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