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对地貌的影响
扩展资料
风蚀地貌的种类
石窝(风蚀壁龛)
陡峭的岩壁受风沙的吹蚀和磨蚀,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小凹坑,其直径大多约20cm,深达10~15cm,有群集,有分散,使岩石表面具有蜂窝状的外貌,称为石窝。石窝的形成是因洪涝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使岩石表面在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频繁作用下,岩石表面呈片状剥落,形成很多浅小的凹坑。以后,风沙就沿此凹坑向里钻磨,被带到凹坑内的沙粒受风力作用在凹坑内发生旋转,不断地磨蚀凹坑的内壁,结果形成口小坑大的石窝。
风蚀蘑菇和风蚀柱
突起的孤立岩石,特别是裂隙比较发育的不太坚实的岩石,受风蚀作用后而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地势,称风蚀蘑菇。它是由于近地面的风沙流的含沙量较大,对岩石下部腐蚀较强而形成的。
假设风蚀蘑菇顶部岩石的重心和基部岩石不一致,则上部岩石很容易坠落下来。坠落下来的大石块如在地上不稳固,当刮大风时,则能随之摇晃,称为摇晃石或风动石。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或土体,在风长期吹蚀下,形成一些孤立的石(土)柱,称为风蚀柱。
雅丹(风蚀垄槽)
在极洪涝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先平整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雅丹。雅丹原是我国维吾尔族语,意为陡峭的土丘。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区域,有些雅丹地势的沟深度可达十余米,长度由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在垅脊顶部常有白色盐壳,又称白龙堆。
风蚀洼地与风蚀谷
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吹蚀以后,形成宽阔而轮廓不太显然的风蚀洼地。它们多呈椭圆形,成行分布,并沿主风向舒展。单纯由风蚀形成的洼地,规模较小,一般直径只有几十米,深度仅1m左右。一些大型风蚀洼地,是在流水腐蚀基础上再经风蚀改造而成,深度可达10m左右。
荒漠区有时一次暴雨能把地面腐蚀成很多沟谷,风就沿着沟谷吹蚀,沟谷进一步扩大,成为风蚀谷。风蚀谷无一定形态和走向,宽窄不均,曲折蜿蜒,有时为狭长的沟壕,有时又为宽阔的谷地。在陡峭的谷壁下部,常堆积着倒塌的岩屑堆,谷壁上有时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窝。
风蚀残丘
经长期风蚀后,风蚀谷不断扩大,原始地面不断缩小,最后残留下来的小块原始地面称为风蚀残丘。它的外形各不相同,以桌状平顶较多,亦有成尖峰状的,高度一般在10~30m不等。在较脆弱的水平岩层地区,经风力长期吹蚀,塑造成一些顶平壁陡的残丘,远远望去,好似废毁的千年城堡,谓之风蚀城堡。中国西北荒漠地区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新疆东部十三间房一带和三堡、哈密一线以南的'第三纪地层有许多风蚀城堡。
风积地貌的种类
信风型风积地貌
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各种风积地貌。这种类型的风积地貌又称信风型风积地貌。荒漠地区主要形成新月形沙丘、纵向新月形沙丘和纵向沙垄,在荒漠区的边缘或在海岸带、湖岸带非荒漠区常有抛物线沙丘发育。它们的形状走向与起沙风的合成风向之间夹角小于30°,或近于平行,这类沙丘又称纵向沙丘。
季风-软风型风积地貌
在两个方向相反的风向交替呈现时,而其中一个风向占优势所形成的风积地貌,称季风-软风型风积地貌。季风和山谷风或海陆风都能形成两个相反的风向。此外,由于地势的影响,气流发生反射,亦可诞生两个方向相反的风。季风-软风型风积地貌有新月形沙丘链,横向沙垄和梁窝状沙地等,它们的罗列延伸方向与起沙风合成风向的夹角大于60°或近于垂直,沙丘经常是前后往返式挪动。这一类型的沙丘总称横向沙丘。
对流型风积地貌
沙漠区,夏天白昼地面受太阳照耀使温度骤增,引起空气强烈对流,形成龙卷风。在龙卷风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称为对流型风积地貌,最典型的是蜂窝状沙地。蜂窝状沙地是沙漠中一些圆形碟状洼地及分割它们的丘状高地的地貌总称。它们比较固定,只是本身形状受风力作用而有变化,所以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半固定型的风积地貌。
干扰型风积地貌
当主要气流向前运动时,遇到山地阻挡而使气流运行方向发生改变,引起气流干扰形成的各种风积地貌,称为干扰型风积地貌,主要是金字塔形沙丘。金字塔形沙丘是具有显然三角形棱面和一个尖顶的魁梧沙丘,形状好似金字塔,故而得名,又称锥形沙丘。它的高度可达100m以上,每个沙丘有3~4个棱面,最多的可达5~6个棱面,两棱面间有一狭窄的沙脊。每一棱面往往代表着一种风向,这是由于气流受地势妨碍导致气流方向发生变化所造成的。
此外,在荒漠区还可形成一种交织的复合新月形沙丘。在半固定沙地,地面稍有植被,气流受到干扰,改变方向,则可形成格状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