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怎么划分

 我来答
妖感肉灵10
2022-12-19 · TA获得超过6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101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亿
展开全部

由”土木之变“事件划分。

1435年蒙古西部的瓦剌逐渐强盛常寇边。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军南下伐明。王振怂使英宗集结二十万京营御驾亲征。大军离燕京后,兵士乏粮劳顿,八月初大军才至大同。王振得报前线各路溃败,惧不敢战,又令返回。

回师至土木堡,被瓦剌军追上,士兵死伤过半,随从大臣有五十余人阵亡。英宗突围不成被俘,王振为将军樊忠所怒杀,史称土木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扩展资料:

明朝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从元朝蒙古手里夺得的天下建立的,所以可以说蒙古与明朝算是不共戴天之仇了。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到明成祖朱棣永乐年(明朝前期)近五十年的时间内,明朝对蒙古展开了多次北伐。

屡次击败的北元(逃到蒙古草原上称为北元)蒙古骑兵,让蒙古骑兵颜面扫地,几乎到了灭亡的边缘。后来蒙古分裂成几部,瓦剌部向明朝称臣,接受明朝的封号,至此明朝对蒙古的讨伐基本结束了。

经过几十年的和平相处,到了明朝第六代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年间,明朝国力开始走下坡路,而蒙瓦剌部在首领也先领导下,实力不断增长,就开始不断的骚然明朝的北方边境,明朝跟蒙古摩擦不断。正统十四年(1499年)七月也先率领数万大军兵分四路,入侵明朝,兵锋甚锐。

几个重要边塞(大同府、宣化府)相继陷落,直接威胁京城—北京的安全。此时明英宗宠信的宦官王振怂恿和煽惑皇帝御驾亲征,兵部侍郎于谦上上书。

力谏英宗不宜轻出,而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率领50万大军(都是明朝精锐部队,包括火器营)从北京出的,随行的还有很多朝廷重臣和皇亲国戚。

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王振劝谏英宗大军从蔚州撤退,因为蔚州是王振的家乡。等大军快到蔚州时,王振又想到了此时是庄家收获季节。

大军肯定会破坏了地里的庄稼,所以就不断变更行军路线,导致士兵疲惫不堪,到了宣府,瓦剌大军派兵袭击明军,明军派遣3万骑兵阻击被瓦剌军“杀掠殆尽”。到了8月13日明几十万大军逃跑到土木堡驻扎下来。

兵部尚书邝埜一再建议大军赶紧从居庸关长城进入内地,保证大军安全,而王振坚持大军先在土木堡驻扎,以观其变。土木堡地势高缺水,而此时又是八月,天气炎热,在土木堡南边十五里处的水源被瓦剌军所控制,整个大军缺水严重,挖井二丈无水,次日瓦剌军保卫土木堡。

整个明大军陷入了被敌军包围且严重缺水的危险局面。也先派遣使者诈和,主动撤退,以此来麻痹明军,见瓦剌军撤退了,王振命大军移营至水源处,饥渴难耐的士兵见到水一哄而起,奔向水源,整个大军秩序一下就混乱了,也先的瓦剌大军乘机对明军发动攻击。

土木堡之变,军事上:使得明军国力大损,最精锐的一线五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有名的火器三营也没了,这也严重阻碍了明军火器的发展进步;政治上皇帝被俘,无数开国时期的和靖难功臣集团的文臣武将战死,导致了明朝政治上人才的断层。

外交上:此战之后明朝对蒙古的政策转变为修建城墙防守,使得需要大量军队防守边界,加重的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客观上加速了明朝后期的灭亡。土木堡之变就是由宦官王振怂恿英宗的一次错误而失败的出征,使得明朝先写灭亡,危害巨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