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甚么电池有记忆效应?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唔系所有电池都有记忆效应(镍镉电池先会有,而家D锂电就冇啦). 电池寿命(可以充几多次)冇一定,因应电池生产嘅时候唔同而唔同(同一牌子,唔同批号都可以差好远),你点叉电点用都会差好远,有D只可以叉两三百次,有D就可以叉1000次以上. 记忆效应 (电池) 电池的记忆效应,是发生在某些充电电池身上,表现为充电电池容量减少的现象。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这个名词来描述类似的情况,但实际上它的原意仅仅是指一种很特殊的现象。 原意 当一颗镍镉电池(NiCd)多次地在没有完全放电(也就是没有完全把电用完)的情况下又被充满时,就会产生记忆效应。这种「真正的」记忆效应是极少发生的,通常只出现于较古老且十分昂贵、稀有的那些无人管理的电子设备身上,比如通信卫星(每次经过地球阴影时,它都会消耗相同的电量,却不能消耗完)。实验室中的多次尝试证明了要人为地产生这种效果是十分困难的。 电压下降 电压下降是更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常被归咎于记忆效应。在这种情况下,电池能达到的最大电压会比正常使用时低得多,尽管它所储存的电量实际上没有变。现在的电器通常是通过监控电池的电压来显示电量的,于是电池看起来就像是消耗得很快,以致于很短时间内就没有电了。在用户看来,电池似乎没有达到最大电量,跟记忆效应差不多。在一些高负载的设备身上(比如数位相机),这是很经常出现的问题。 当电池被过度充电时,就会发生电压下降,这时电池中的电解液会在电极上形成细小的晶体。这些晶体会阻塞电极,使一些电池的内阻变大,电压降低。结果,当这些电池放电的同时电压会突然下降,看起来电池就像很快地被用光了。 解决方案 关于这种所谓的「记忆效应」的都市传说(广泛地流传下去的谣言)所指的一般都是上面说到的「电压下降」现象,这些都市传说造成了各种各样试图「修复」坏电池的迷信行为。最常见的是通过某些设备来完全耗尽电池的电能,以便消除电池中的小晶体。理论上,这是行得通的,但处理时常常会对电池组中的其他电池造成损害;而且,虽然短期内能解决「记忆效应」,但从长远来看,这最终会缩短电池的寿命。要正确处理的话,应该地让电池放电,而不是几颗一起。不然的话,当有电池先放尽电时,这些电池就会被反向充电,造成极大损害。 在我们的论坛上,经常可以见到这种说法,因为充放电的次数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将手机电池的电尽可能用光再充电。但是我找到一个关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的实验表,关于循环寿命的数据列出如下: 循环寿命 (10%DOD):>1000次 循环寿命 (100%DOD):>200次 其中DOD是放电深度的英文缩写。从表中可见,可充电次数和放电深度有关,10%DOD时的循环寿命要比100%DOD的要长很多。当然如果折合 到实际充电的相对总容量:10%*1000=100,100%*200=200,后者的完全充放电还是要比较好一些, 在正常情况下,你应该有保留地按照电池剩余电量用完再充的原则充电,但假如你的电池在你预计第2天不可能坚持整个白天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开始充电,当然你 如果愿意背着充电器到办公室又当别论。 而你需要充电以应付预计即将到来的会导致通讯繁忙的重要事件的时候,即使在电池尚有很多余电时,那么你也只管提前充电,因为你并没有真正损失 “1”次充电循环寿命,也就是“0.x”次而已,而且往往这个x会很小。电池剩余电量用完再充的原则并不是要你走向极端。和长充电一样流传甚广的一个说 法,就是“尽量把手机电池的电量用完, 最好用到自动关机”。这种做法其实只是镍电池上的做法,目的是避免记忆效应发生,不幸的是它也在锂电池上流传之今。曾经有人因为手机电池电量过 低的警告出现后,仍然不充电继续使用一直用到自动关机的例子。结果这个例子中的手机在后来的充电及开机中均无反应,不得不送客服检修。这其实就是由于电池 因过度放电而导致电压过低,以至于不具备正常的充电和开机条件造成的。
参考: 个人知识+网上资讯
为甚么电池有记忆效应?Have memory card. 一般能充多少次? Around 5000-10000 times..
参考: 个人知识+网上资讯
为甚么电池有记忆效应?Have memory card. 一般能充多少次? Around 5000-10000 times..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富港检测技术(东莞)有限公司
2021-12-27 广告
2021-12-27 广告
加速老化试验指的是材料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而加速变化,该处的性能是指那些与包装或材料的安全和功能有关的性能。在一个老化项目的研究中,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使包装或材料的外部经受一个比正常使用环境更加严酷(严苛)的应力。材料在退化的过程中所包含的化...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富港检测技术(东莞)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