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多样性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形式和表现程度?
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区生活着不同民族的人类,不同民族的人有着不同的文明,有着不同的语音。甚至在同一地区,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之间都会有特殊的词汇来表达其独特的感情,使另一阶层或不同年龄的人难以理解。
语言是生物同类之间由于沟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统一编码解码标准的声音(图像)指令,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人们彼此的交往离不开语言。人们所用的语言如若不相同,彼此间直接交谈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同一种语言,还有不同的方言,其差别程度也不相同。有的方言可以基本上相互理解,有的差别极大,好像是另一种语言。
近些年来英语等主流语言得到更多的国家、地区的人民使用,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语言因为使用人数越来越少,行将灭绝。由于社会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语言特点又有所差异,因而造成语言濒危的因素也不尽相同。对于语言多样性的流失,我们应该及时采取复兴和保护的方法。
濒危语言的灭亡是难以估量的损失。这些即将消失的语言能够为语言学家、认知科学家和哲学家研究人类的思维提供大量的宝贵资料。一方语言代表着一方的文明,从语言方面可以让人了解到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崇尚包容开放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多种语言能够增强世界文化的丰富性。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没有语言也就不可能有文化,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把文化一代代传下去。语言是保持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几乎每个文化集团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语言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了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特定的环境必然会在语言上打上特定的烙印。另外,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因此,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扩散、变化和发展的结果,所以,只有摆在时空的环境里才能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其与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关系。语言也是不同物种间沟通的桥梁。
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至少也有数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西南地区、东北地区、陕晋黄河中游地区列为中国濒危语言最集中的地区。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全部使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正在面临消亡的危险。尽管中国在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其语言多样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即使保护收效甚微,我们也不能放弃,要坚决守护我们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