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为什么不叫恒星呢?
恒星这一称呼的由来,是因为许多古代的天文学家都相信恒星被固定在永恒的天球上,并且永远不会变化。除太阳外的恒星距离地球都很远(最近的半人马座α星都有4.2光年),基本不会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而改变观测位置,在古人看来就是没有移动过。
而行星则相反,历史上行星名字来自于它们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们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古代能够观察到的行星都来自于太阳系,离地球很近,被观测到的位置受地球自转和公转影响很大。而其他星系的行星,由于体积小且自身不发光的缘故,在古代是观察不到的。所以古人只根据观测到的行星,认为他们是大规模运动的。
一、概念不同
1、恒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颗球型发光等离子体,太阳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恒星。在地球的夜晚可以看见的其他恒星,几乎全都在银河系内,但由于距离遥远,这些恒星看似只是固定的发光点。
2、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二、层级关系不同
1、恒星是做行运动。
2、行星环绕着恒星运行。
三、能量方式不同
1、恒星会在核心进行氢融合成氦的核聚变反应,从恒星的内部将能量向外传输,经过漫长的路径,然后从表面辐射到外太空。
2、行星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扩展资料:
行星的定义
1、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2、质量必须足够大,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体);
3、必须清除轨道附近区域,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体。
恒星会在核心进行核聚变,以产生能量并向外传输,然后从表面辐射到外层空间。一旦核心的核反应殆尽,恒星的生命就即将结束。在生命的尽头,恒星也会包含简并物质。恒星大小与质量的不同会导致其不同的结局: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