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
有适度的安全感,自尊心和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具有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理智、现实、客观,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如果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可以寻求学校心理咨询室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
2024-05-11 广告
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心理咨询室、图书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杂志等。在大学里面,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中如果遇到了心理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向心理老师寻求帮助或者去到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室进行预约,及时解决心理方面的困扰。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