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有现代诗歌鉴赏一篇(带有原诗)谢谢!
展开全部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远程教育
解析: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断肠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讲析]
这是一首散曲。散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又分为散套和小令两种。散套,又称为“套数”。散曲是一种便于清唱的抒情韵文。
曲和词一样,都是配合音乐的长短句。曲分散曲和杂剧。
曲牌,有的和词牌相同,如:念奴娇、风入松等。有的和词牌不同,如:山坡羊、叨叨令等。有的和词牌同名而异实,如:满庭芳、哨遍等。每一种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等都有其基本的定式。如:天净沙、属越调;山坡羊,属中吕宫;哨遍,属般涉调。
小令,是散曲的一种,又叫“叶儿”,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也像句子长短不齐的小诗,可以单独成篇。
散套,由两个以上同宫调的曲子,按一定规则联起来的套曲,相当于现代的“组曲”。
本曲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这是马致远的一首名曲,也是元人小令中的绝唱。五句二十八字便把一幅苍凉的天涯游子图尽现于读者眼前。
前三句写景,作者构思十分灵活巧妙。
如果你用静止的眼光去看,这三句话构成的是一个画面,画面上有九种不同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然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情趣去想象,去描画那藤与树的干枯、苍老之态;那群鸦栖落枝头的不同动态与声音;那小桥流水的山村野景;那西风古道上可怜的瘦马……
如果你进入诗的意境,仿佛自己骑在瘦马上,在黄昏中顶着西风一步一步地往前行进,用动态的眼睛去看,那么,这三句话便构成了旅途中不断映入主人公视线的三幅画面:一棵枯藤缠绕枝杈的老树上落满了暮归的乌鸦,黑压压地一群,发出瘆(shèn)人的叫声,让人心头一紧,悲凉凄惶……;又听见流水潺潺,走过小桥,一户人家柴门虚掩,炊烟袅袅,这别致可人的乡村小景,让人心中倍觉酸楚,思乡之情愈浓愈烈……;此时,你对那孤独地跋山涉水,行走在漫漫古道上的游子心境便有了深切而真实的体验。
后两句即景抒情,一个愁闷孤苦的游子形象构成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图。“断肠人在天涯”,引起了读者内心情感的强烈共鸣。前面三句蓄积的郁闷低沉的格调在此宣泄得淋漓尽致。“断肠人”三字极真极切,可谓传神之笔,除了情境的连贯,作者构思时极为注意景境的承接转换,“夕阳西下”,语言直白自然,既承首句的“昏”字,又交待了时光在游子行进的步履中逐渐消逝,为末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的特写提供了阴暗的背景,谱写了全曲哀婉悲怆的格调。
全曲用笔凝练老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相融,意味隽永。前三句18个字,极工极对,一字不可改,一词不可换。全曲四句,皆可咏唱,皆可入画。字字句句如泣如诉,感人肺腑。不愧为曲中的精品,小令中的绝唱。从头至尾给人一种“悲情美”。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先生正是因为“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而将景语与情语巧妙地融为一体,不露雕琢,自然天成。无怪周德清先生称《天净沙·秋思》为“秋思之祖”。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坠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把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兼兼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汉代五言古诗《陌上桑》。历代诗评家对它都给以很高的评价,这主要是因为它在写作技巧上独具特色。这首诗,整篇都是写主人公罗敷的美,但是,却没有一句是直接描写的,而是巧妙地运用各种对比的手法,间接地进行描写,以衬托罗敷的外表美和心灵美,把诗人的爱憎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从诗篇的结构来看,对罗敷的美是分为三个层次来描写的。第一层次写罗敷的居所的方位优异,使用器物的非同一般,服饰、佩带的华美。这一段没有写罗敷的容貌,但是,通过这一段的描写,已经使读者联想到罗敷的美。这是一种接近联想。第二层次,换了一个角度,用行人看见罗敷后的各种表现来衬托罗敷的美。在作者笔下,各色各样的人物无不被罗敷所吸引,对罗敷的美表露出惊奇和欣赏的神情和姿态,甚至“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描写得非常形象和生动。这一段也没有写罗敷的容貌,仍然是给读者一种接近联想。第三层次,再换一个角度,通过写使君的卑鄙来反衬罗敷的美。使君自以为高官厚禄,便可以轻易邀罗敷同车“共载”,万万没想到罗敷的回应竟然是“使君一何愚”,接着她便对自己的夫婿进行细致的夸说。这里已经不再是仅仅写罗敷的外在美,而是进一步写了罗敷心灵的美丽与高洁。这是一种对比联想,这种手法是让读者在对比中比较善恶和美丑。其中对罗敷的夫婿服饰、官职、仪表的描写又与开头对罗敷的居所服饰佩带用物的铺陈相对应,这是给读者一种类似联想。全诗到此收住,后来使君怎么样,罗敷又怎么样,都没有再写下去,而是让读者去想象。
尽管整篇《陌上桑》没有一句直接写罗敷的美,诗人对她的身材、手足、皮肤、面容、姿态一概都没有写,但读者细细品味,就会感觉罗敷的形象确实很美。这就叫做“空故纳万境”(苏轼《送参廖师》)或者叫做“艺术空白”。读者品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陌上桑》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就可以让读者参与艺术的再创作。罗敷是什么样子,美到什么程度,读者可以去想象。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又可使罗敷的美超越时空的限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观察角度会有不同的审美观。唐代以胖为美,清代以瘦为美。现代呢,前些年,以骨瘦为美,近年来,又提出以健康为美。可以设想,让林黛玉回到唐代去,肯定当不了美女;杨玉环如果在清代,肯定进不了宫。而罗敷的美,在古代被认可,到现在,我们细读这首诗,同样会肯定她的美。所以,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是很高明的手法,正如唐代诗人司空图所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现代学者朱光潜指出:“凡是艺术的暗示都是以有限寓无限”,“诗的特殊功能就在以部分暗示全体,以片段情景唤起整个情景的意象和情趣。诗的好坏也就看它能否实现这个特殊功能。”《陌上桑》之所以成功,就在于诗人把握并且娴熟地运用了“暗示”这种艺术手法,实现了诗的特殊功能。
解析: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断肠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讲析]
这是一首散曲。散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又分为散套和小令两种。散套,又称为“套数”。散曲是一种便于清唱的抒情韵文。
曲和词一样,都是配合音乐的长短句。曲分散曲和杂剧。
曲牌,有的和词牌相同,如:念奴娇、风入松等。有的和词牌不同,如:山坡羊、叨叨令等。有的和词牌同名而异实,如:满庭芳、哨遍等。每一种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等都有其基本的定式。如:天净沙、属越调;山坡羊,属中吕宫;哨遍,属般涉调。
小令,是散曲的一种,又叫“叶儿”,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也像句子长短不齐的小诗,可以单独成篇。
散套,由两个以上同宫调的曲子,按一定规则联起来的套曲,相当于现代的“组曲”。
本曲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这是马致远的一首名曲,也是元人小令中的绝唱。五句二十八字便把一幅苍凉的天涯游子图尽现于读者眼前。
前三句写景,作者构思十分灵活巧妙。
如果你用静止的眼光去看,这三句话构成的是一个画面,画面上有九种不同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然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情趣去想象,去描画那藤与树的干枯、苍老之态;那群鸦栖落枝头的不同动态与声音;那小桥流水的山村野景;那西风古道上可怜的瘦马……
如果你进入诗的意境,仿佛自己骑在瘦马上,在黄昏中顶着西风一步一步地往前行进,用动态的眼睛去看,那么,这三句话便构成了旅途中不断映入主人公视线的三幅画面:一棵枯藤缠绕枝杈的老树上落满了暮归的乌鸦,黑压压地一群,发出瘆(shèn)人的叫声,让人心头一紧,悲凉凄惶……;又听见流水潺潺,走过小桥,一户人家柴门虚掩,炊烟袅袅,这别致可人的乡村小景,让人心中倍觉酸楚,思乡之情愈浓愈烈……;此时,你对那孤独地跋山涉水,行走在漫漫古道上的游子心境便有了深切而真实的体验。
后两句即景抒情,一个愁闷孤苦的游子形象构成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图。“断肠人在天涯”,引起了读者内心情感的强烈共鸣。前面三句蓄积的郁闷低沉的格调在此宣泄得淋漓尽致。“断肠人”三字极真极切,可谓传神之笔,除了情境的连贯,作者构思时极为注意景境的承接转换,“夕阳西下”,语言直白自然,既承首句的“昏”字,又交待了时光在游子行进的步履中逐渐消逝,为末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的特写提供了阴暗的背景,谱写了全曲哀婉悲怆的格调。
全曲用笔凝练老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相融,意味隽永。前三句18个字,极工极对,一字不可改,一词不可换。全曲四句,皆可咏唱,皆可入画。字字句句如泣如诉,感人肺腑。不愧为曲中的精品,小令中的绝唱。从头至尾给人一种“悲情美”。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先生正是因为“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而将景语与情语巧妙地融为一体,不露雕琢,自然天成。无怪周德清先生称《天净沙·秋思》为“秋思之祖”。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坠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把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兼兼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汉代五言古诗《陌上桑》。历代诗评家对它都给以很高的评价,这主要是因为它在写作技巧上独具特色。这首诗,整篇都是写主人公罗敷的美,但是,却没有一句是直接描写的,而是巧妙地运用各种对比的手法,间接地进行描写,以衬托罗敷的外表美和心灵美,把诗人的爱憎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从诗篇的结构来看,对罗敷的美是分为三个层次来描写的。第一层次写罗敷的居所的方位优异,使用器物的非同一般,服饰、佩带的华美。这一段没有写罗敷的容貌,但是,通过这一段的描写,已经使读者联想到罗敷的美。这是一种接近联想。第二层次,换了一个角度,用行人看见罗敷后的各种表现来衬托罗敷的美。在作者笔下,各色各样的人物无不被罗敷所吸引,对罗敷的美表露出惊奇和欣赏的神情和姿态,甚至“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描写得非常形象和生动。这一段也没有写罗敷的容貌,仍然是给读者一种接近联想。第三层次,再换一个角度,通过写使君的卑鄙来反衬罗敷的美。使君自以为高官厚禄,便可以轻易邀罗敷同车“共载”,万万没想到罗敷的回应竟然是“使君一何愚”,接着她便对自己的夫婿进行细致的夸说。这里已经不再是仅仅写罗敷的外在美,而是进一步写了罗敷心灵的美丽与高洁。这是一种对比联想,这种手法是让读者在对比中比较善恶和美丑。其中对罗敷的夫婿服饰、官职、仪表的描写又与开头对罗敷的居所服饰佩带用物的铺陈相对应,这是给读者一种类似联想。全诗到此收住,后来使君怎么样,罗敷又怎么样,都没有再写下去,而是让读者去想象。
尽管整篇《陌上桑》没有一句直接写罗敷的美,诗人对她的身材、手足、皮肤、面容、姿态一概都没有写,但读者细细品味,就会感觉罗敷的形象确实很美。这就叫做“空故纳万境”(苏轼《送参廖师》)或者叫做“艺术空白”。读者品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陌上桑》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就可以让读者参与艺术的再创作。罗敷是什么样子,美到什么程度,读者可以去想象。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又可使罗敷的美超越时空的限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观察角度会有不同的审美观。唐代以胖为美,清代以瘦为美。现代呢,前些年,以骨瘦为美,近年来,又提出以健康为美。可以设想,让林黛玉回到唐代去,肯定当不了美女;杨玉环如果在清代,肯定进不了宫。而罗敷的美,在古代被认可,到现在,我们细读这首诗,同样会肯定她的美。所以,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是很高明的手法,正如唐代诗人司空图所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现代学者朱光潜指出:“凡是艺术的暗示都是以有限寓无限”,“诗的特殊功能就在以部分暗示全体,以片段情景唤起整个情景的意象和情趣。诗的好坏也就看它能否实现这个特殊功能。”《陌上桑》之所以成功,就在于诗人把握并且娴熟地运用了“暗示”这种艺术手法,实现了诗的特殊功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