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河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 我来答
希识而2133
高粉答主

2023-04-11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30%
帮助的人:8013
展开全部

人类于华北平原活动不那么频繁的时期,黄河下游的水道还比较稳定。早期的商周文明,都得益于这条河,所以很多人把黄河称为母亲河。

但是随着人类在黄河中下游的活动变得频繁,砍伐加剧、河岸破坏,黄河就变得不太安分了。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曾多次泛滥,下游人民生活深受影响。

后来比较严重的一次决堤改道发生在王莽时期。黄河改道淹没大批土地,也直接导致王莽政权的彻底崩溃。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百姓生活颇为艰苦,却给了大自然恢复生态的机会,黄河并没有产生太大危害。

直到唐末,虽然黄河河岸缺乏维护,也不时泛滥,但还没有对这一带造成致命打击。而到了宋代,黄河河岸多年累积下问题逐渐爆发。

最致命的一击发生在1128年,即南宋初年。当时金兵南侵,东京留守杜充掘开黄河,试图以黄河阻挡金兵。

从地理看,黄河、淮河以及从南方过来的大运河,共同交汇于洪泽湖畔的清口,即今日盱眙一带,当时这里有一座历史古城泗州城,同时这里还是朱元璋为其先人修建的祖陵。

大运河是漕粮运输要道,直接有关北京粮食的稳定供应问题,必须保持通畅。而黄河、淮河清浊不一,很容易因为泥沙淤积、抬高河床而改道。

直到张居正当政时期,委派潘季驯治理黄河,竟然取得了奇效。潘季驯多年来坚持实地考察,对黄、淮、运都十分了解,主张采用综合治理的手段。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束水攻沙”的治河手段,即用淮河的“清水”来冲刷黄河带来的泥沙,避免清口淤积,保证黄、淮、运都能通航,也能保证周围百姓的居住安全。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黄、淮、运再一次面临淤积和溃堤。新一代治水名臣靳辅挺身而出,继承潘季驯的思路,再一次彻底整修了河防。

我们从潘季驯和靳辅这两朝治水名臣身上可以看到,他们治水所面临的压力不仅有自然的复杂性,更有时局的复杂性,他们最终都是因为政治斗争失利而不得不离开自己耗费多年心血的治河工地。

扩展资料:

人类的早期文明发祥地大多与河流相关。5000年前,跨入成熟文明的门槛,而由黄河流域孕育的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仍生机勃勃的伟大文明。

夏、商、周的历史遗迹,大多分布在黄河流域,黄河文明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中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明。

这时的黄河文明主要凝聚在黄河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区,以今天的河南省为核心,大中原地区文化即中原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中心。

早期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形成早期中国最重要的区域。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使黄河中游建立的商朝成为中国最早的半信史时代。

帝制中国。秦统一与汉帝国的建立,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长期引领、主导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

秦汉以至宋代,帝国的都城多沿黄河而建,并孕育出极具时代特色的国家制度、经济体制、宗法制度、社会习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河文明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