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的诗意是什么?
《绝句》的诗意:
草堂周围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呈现一片生机,有声有色。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从门外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绝句四首》组诗作品中的第三首。描写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唐肃宗宝应元年(762),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治今四川三台)。
次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回到成都再次镇蜀。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杜甫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诗词赏析
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
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 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
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
另外,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平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
“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
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作者借东吴代指孙权,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是一首七言,“两个黄鹂”,黄黄的鸟,在中国黄鹂较多的有黑枕黄鹂,有白、黑色的,而主要是黄色的,它们很会鸣叫,声音很悦耳,黄鹂是候鸟,它来了便代表春天来了,这也是黄鹂之所以能跟翠柳相结合的原因,“两个黄鹂鸣翠柳”。
在他写诗的时候,他未必是对着一棵柳树看上边有没有黄鸟,这只是一个印象。他在印象中综合了这种美好的东西,把它们抓在一起,“两个黄鹂鸣”,滴溜溜地叫,“翠柳”,这个“翠”字好,“翠”,我们今天说有翡翠,一般是绿色的,所以翠是形容绿色的,形容绿得仿佛颜色要滴下来。而黄鹂、翠柳,即是将嫩黄色与翠绿色加在了一起。这就是“两个黄鹂鸣翠柳”,柳树上有黄鹂。
“一行白鹭上青天”,究竟那个“行”是一个跟着一个走,还是来了一排往高处飞呢?我们可以做不同的想象。总而言之,这里用了“一行”,不是一群、不是一帮,诗人是要故意勾勒出这线条,使整个画面具有整洁的美感,不致画面之间冲突,用“两个黄鹂”搭了“一行白鹭”。杜甫的四川生活相对平静,看到的是黄鹂、白鹭,他将这些组织起来传达给大家,从而把诗人自己的喜悦表现出来了。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窗含西岭千秋雪”,草堂往西看就是山峰。四川盆地的西部,我们很熟悉,有汶川、映秀等地。而实际上它的西边就是紧贴青藏高原的东面,尽是崇山峻岭,像岷山,那里的雪千年不化,在成都平原上,在春天这个空气透明度极好的时候往西看,千里的岷山上顶着的是千秋雪,多少年都不化的雪。这个景象至此发生了变化,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近景春光跟远处的高山、千年的积雪联系起来了,它使这个光景更加地清爽。
另外这里展现的心胸颇大,“窗含西岭千秋雪”,若是坐北朝南,即他的右手方向看到的是这样的光景,荡开去,意象非常生动。其中的“窗含”,写到了他的家,诗人回到了草堂,而屋内的西窗是长期与他相伴的,像老天爷专门卖给他们的一张画,一看便可看到岷山,看到岷山千年的雪。这是西面,“窗含西岭千秋雪”。
其后,则又回到了门,窗对门,西对东,“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吴就是今天的江苏,实际上也可以泛指长江下游。岷江在都江堰,而都江堰那儿划成内江、外江,然后向下流淌,遂造就了成都平原的繁荣和富饶,且这两个江将来还要汇合到一起,然后注入长江再往东流。
所以“窗含西岭千秋雪”,首先,高大的山峰、千年的积雪,这映现了一种时间的同时也表现了空间,而后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走向东方的万里之船,与“千秋雪”写时相对,“万里船”写的是空间,表现一种好大的心胸。“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把他在小院里看到的这种光景转回到他的住处,也可以说转回到了他自己。“窗含”的“含”字是表达主动的意思,仿佛这个小窗子就把西岭的千秋雪含了进来。所以一个“含”字便用得很是讲究。“门泊东吴万里船”,“泊”字便不像“含”字那么具有主动性,但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是在门前,一出门就有,十分方便。
所以这两句他收回到自我,虽然他住在一个草堂里面,看到眼前的美景,这大自然赐予的丰厚的赏赐,但是他的内心世界实际上不在此情此景,或者说这种景感动了他,描述了它,但是诗人毕竟是一个“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所以他想的是千年的事情,想的是万里的事情。所以这首诗中并不是无我。一种美好的光景感动了他之后使他兴奋,使想得更多的是千秋万代的事情、千里之外的事情,所以他把主体性无形中悄悄地推到了你眼前。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