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简约不简单 如何使数学课堂问题简单化
展开全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盲目追求花样繁多、完美无缺的课堂教学方式,忽略认知的过程,教学目标要求过高,问题情境脱离生活,教学过程繁复僵化,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困惑、厌学。下面,就如何使数学课堂问题简单化,谈谈几点体会。
一、制定准确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教学过程的展开,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最终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我重视制定教学目标,尽量做到准确清晰,又通俗易懂。例如,在教学“负数的认识”时,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①收集生活素材,渗透负数的概念。学生初步了解正数、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②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③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有直观的认识。④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及实际应用能力。
本节课的目标设置具体化,层次分明,既关注了知识与能力的达成目标,又注重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让学生一目了然。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与技能方面
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生活实际需要的,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初步应用正数、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 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与态度方面
①从实际问题引入正数、负数,然后通过实例巩固,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②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的要求,通过正数、负数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③通过对负数有关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创设真实有趣的问题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一次数学测试只有两道题,结果全班有10人全对,第一题有25人做对,第二题有18人做对,没有全错的同学,全班共有多少人?”在指导学生做这道题前,我先讲了《理发师的困惑》的故事:“某理发师正在给客人理发,只听到一声门响,‘叔叔,我和爸爸要剃头。’理发师正忙着,头也没抬地说:‘请稍等!’又一声门响,‘师傅,给我和父亲剃个头。’理发师心里可乐了,心想:今天生意不错,一下子来了四个人。可抬头一看,他纳闷了!”讲到这里,我让学生猜猜理发师为什么纳闷呢?这时,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测,有的说理发师纳闷该先给谁理发,有的说他纳闷该给几个人理发。学生在确认理发师该给几个人理发时产生了分歧,给问题的解决制造了悬念。有说四个人的,有说三个人的,还有的认为是两个人,那究竟是几个人呢?原来理发师发现在理发店里只有三个人。问题出在谁身上?学生议论纷纷,最后找到问题的症结:原来有一个人代表了两个人的身份,“理发师的困惑”解决了。
这一问题情境,既渗透了集合的思想,又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学生通过这一情境的设置,很容易明白了题中全对的10人既是做对第一题的25人里的一部分,又是做对第二题的18人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全对的10人相当于《理发师的困惑》里爷爷、爸爸、儿子中的爸爸,这道数学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在教学中适当创设真实、简洁的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从而让学生产生踊跃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注重简单形象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达到最终的理解。
例如,一次总复习训练,我出示这样一道练习题:“甲、乙两车分别从东、西两站相对开出,第一次在距离东站90千米的地方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当甲车到达西站、乙车到达东站时都立即返回,第二次在距离东站50 千米的地方相遇。问东、西两站相距多少千米?”我给学生10分钟时间思考。结果,学生总是从相遇问题的特定解法入手,苦苦寻找相遇问题的“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解题三要素。10分钟过去了,还没有一个学生能正确作答。
怎样启发引导学生跳出相遇问题解题定式呢?能否让学生通过游戏来解决问题呢?于是,我请两个学生到讲台上,一个学生站在东边(东站)扮甲车,另一个学生站在西边(西站)扮乙车,同时相向而行。当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学生们就很容易感悟到他们行了一个全程,接着再次行走,分别到达东、西两端时立即返回,结果第二次相遇了。这时,我提问:“他们两人相遇以后又行了几个全程?”学生说“一个”、“两个”、“三个”的都有。“到底行了几个全程?”我再次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发冲突。这时,有学生提出请刚才表演的两个学生再重新演示一遍,两个学生又演示起来。接着让学生探讨得出结论:原来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后,继续行走,当甲走到西站,乙走到东站时,他们又走了一个全程;当他们再次往回走时,再走了一个全程;最终,当他们第二次相遇时,一共走了三个全程。而两车行一个全程,甲车就行驶90千米,行三个全程,甲车一共行驶(90×3)千米。这样,学生通过简单的模仿,积极地思考,很快就列出了算式“(90×3+50)÷2”,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去自主探索时,教学过程应简化、厚实,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简单,数学使一切科学变得简单,就让我们的教学,从简单开始,并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与自由,简单到不拒绝任何一个学生的参与。
(责编 陈剑平)
一、制定准确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教学过程的展开,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最终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我重视制定教学目标,尽量做到准确清晰,又通俗易懂。例如,在教学“负数的认识”时,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①收集生活素材,渗透负数的概念。学生初步了解正数、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②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③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有直观的认识。④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及实际应用能力。
本节课的目标设置具体化,层次分明,既关注了知识与能力的达成目标,又注重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让学生一目了然。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与技能方面
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生活实际需要的,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初步应用正数、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 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与态度方面
①从实际问题引入正数、负数,然后通过实例巩固,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②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的要求,通过正数、负数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③通过对负数有关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创设真实有趣的问题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一次数学测试只有两道题,结果全班有10人全对,第一题有25人做对,第二题有18人做对,没有全错的同学,全班共有多少人?”在指导学生做这道题前,我先讲了《理发师的困惑》的故事:“某理发师正在给客人理发,只听到一声门响,‘叔叔,我和爸爸要剃头。’理发师正忙着,头也没抬地说:‘请稍等!’又一声门响,‘师傅,给我和父亲剃个头。’理发师心里可乐了,心想:今天生意不错,一下子来了四个人。可抬头一看,他纳闷了!”讲到这里,我让学生猜猜理发师为什么纳闷呢?这时,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测,有的说理发师纳闷该先给谁理发,有的说他纳闷该给几个人理发。学生在确认理发师该给几个人理发时产生了分歧,给问题的解决制造了悬念。有说四个人的,有说三个人的,还有的认为是两个人,那究竟是几个人呢?原来理发师发现在理发店里只有三个人。问题出在谁身上?学生议论纷纷,最后找到问题的症结:原来有一个人代表了两个人的身份,“理发师的困惑”解决了。
这一问题情境,既渗透了集合的思想,又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学生通过这一情境的设置,很容易明白了题中全对的10人既是做对第一题的25人里的一部分,又是做对第二题的18人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全对的10人相当于《理发师的困惑》里爷爷、爸爸、儿子中的爸爸,这道数学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在教学中适当创设真实、简洁的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从而让学生产生踊跃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注重简单形象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达到最终的理解。
例如,一次总复习训练,我出示这样一道练习题:“甲、乙两车分别从东、西两站相对开出,第一次在距离东站90千米的地方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当甲车到达西站、乙车到达东站时都立即返回,第二次在距离东站50 千米的地方相遇。问东、西两站相距多少千米?”我给学生10分钟时间思考。结果,学生总是从相遇问题的特定解法入手,苦苦寻找相遇问题的“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解题三要素。10分钟过去了,还没有一个学生能正确作答。
怎样启发引导学生跳出相遇问题解题定式呢?能否让学生通过游戏来解决问题呢?于是,我请两个学生到讲台上,一个学生站在东边(东站)扮甲车,另一个学生站在西边(西站)扮乙车,同时相向而行。当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学生们就很容易感悟到他们行了一个全程,接着再次行走,分别到达东、西两端时立即返回,结果第二次相遇了。这时,我提问:“他们两人相遇以后又行了几个全程?”学生说“一个”、“两个”、“三个”的都有。“到底行了几个全程?”我再次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发冲突。这时,有学生提出请刚才表演的两个学生再重新演示一遍,两个学生又演示起来。接着让学生探讨得出结论:原来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后,继续行走,当甲走到西站,乙走到东站时,他们又走了一个全程;当他们再次往回走时,再走了一个全程;最终,当他们第二次相遇时,一共走了三个全程。而两车行一个全程,甲车就行驶90千米,行三个全程,甲车一共行驶(90×3)千米。这样,学生通过简单的模仿,积极地思考,很快就列出了算式“(90×3+50)÷2”,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去自主探索时,教学过程应简化、厚实,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简单,数学使一切科学变得简单,就让我们的教学,从简单开始,并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与自由,简单到不拒绝任何一个学生的参与。
(责编 陈剑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