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的真正含义
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坚信不疑的态度,称为信念。
信念是指认为是事实或者必将成为事实的对事物的判断、观点或看法。信念为情绪和欲望指引方向。人的信念决定了其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和欲望,而不是反过来的。
和信心不同,有时人的欲望强烈到人必须付出更多的“信心”时,才慢慢会往“必胜的信念”去转变。人的信念决定了人对特定的环境和事物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和欲望。
扩展资料
信念的基本特点:
1,复合性
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信念中包含有一定的认识,如果没有这些认识或观念,人们就没有所相信的对象,从而也就不会有信念。但信念不是冷冰冰的认识现象,它作为人们强烈认同的认识,是与人的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情。也正因为如此,信念总是在感情的驱使下导致相应的行动。信念不是仅仅深藏于人的内心的东西,它总要向外表现出来,表现为行为和实践意志。在信念的鼓舞下,人们的意志是坚强的,行为是坚决的,而且始终不渝。
2,稳定性
信念是人们在长期的人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生活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影响。信念一旦形成,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一定的思想观点成为一个人的信念,除了经过理智上的反复认识和深刻认同外,还有感情上的强烈支持。
信念与人格密切相关,信念的稳定是人格可靠的表现。一个随意变自己信念的人,是没有原则的、不可信赖的人。斯大林说过,手帕都不是轻易更换的,更何况人的信念呢!这话在今天仍给人以启示。当然,信念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信念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对现实的反映,它必然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信念的变化并不可怕,只要信念能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与时俱进,它就能从现实中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更有活力。信念正是在现实变化的考验中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坚强的。僵化不变、脱离现实的信念往往是最脆弱的,它经不起现实变化的冲击。因此,坚定自己信念的过程是一个与现实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3,执著性
执著性不只是指信念稳定性,而更多地指具有坚定信念的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状态的稳定性。我们不能脱离拥有信念的人来考察信念的特点。当一个人抱有坚定的信念时,他就会全身心投入到信念所要求的事业中去。
精神上高度集中,对自己相信和追求的事业全神贯注,态度上对自己的事业充满高度的热情,而且在行为上坚定不移、始终不渝。应该说,这正是对待事业和生活的应有态度。
只有投身于生活的怀抱,生活才能接纳你。只有全力以赴地为事业而奋斗,成功才会向你走来。当然,信念的执著 并不意味着盲目地排外,并不意味着信仰的狂热和失去常规理智,而应该保持比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倾听现实的声音,并保持判断是非的能力。
另外,信念的执著是人们对人生大本大源、对社会事业的执著,而不是对个人名利的执著。事实上,当一个人执著于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理想时,就会超脱个人名利,成为心胸宽阔、精神自由的人。
4,多样性
信念与理想是紧密相联的,正像理想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信念也是多样化的。不同的人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信念,比如在政治、经济、科学、道德、审美、事业、学业、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一些信念。
面对信念的多样性,一方面,我们要承认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强求信念的一致;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各自的信念有相同之处,从而形成共同的信念,而且同一个人的不同信念之间也往往有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信念的体系。
如果一个人的许多信念相互矛盾,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那么他在行为选择时就会进退失据、无所适从。事实上,一个人所拥有的许多信念的大小和层次是不同的,有的处于最高的层次,有的处于中间层,还有的处于最低层。它们各安其位,形成有序的信念系统。
其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这个信念系统可以说就是这个人的信仰。同时,由于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我们又往往把它称为信仰。
需要说明的是,收于用词习惯的关系,我们很多情况下所讲的信念其实不是低层次的零星的信念,而是指人的基本信念或信念体系,亦即人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