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攻城战守城一方为何不直接推翻云梯
古代攻城战,守城一方为何不直接推翻云梯?
在古代,人们打仗主要使用冷兵器,攻城略地时,会用到一种工具叫做“云梯”,这个工具一般在攻城的时候会用到,在很多古装剧中,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一旦用到了云梯,就说明被攻打方的人资物资已经匮乏!
对于敌方来说,只要把城门功破,胜利就有望,也就是说,守住城门,对于被攻打的一方来说极为重要!既然如此,古代两国打仗守城,为什么不直接推倒云梯,阻止敌人,而是拼死战斗?不是用石头往下砸,或者射箭等攻打敌人,直接推倒云梯不是更有效吗?其实古人的智慧并非你想的那么简单。
云梯不仅仅是普通的那种用来往上爬的梯子,相传它是由著名工匠鲁班,为楚惠王而设计制造的一种兵器,它的前端设计了独特的钩子,可以牢牢钩住城墙,底部并不是和普通梯子一样两条腿,而是设置成战车状,可以随战况需要来回移动,梯的部分靠滑轮升降,试问,这样的物件怎么可能简简单单就能推倒?
再说了,古代城墙最起码也有10米之高,云梯的长度自然是得超过10米,为了中途不会断掉,增加战斗力,做工和用料自然是十分结实,这么个庞然大物光是平放着就已经威力逼人,更不要说在还有底部重力支撑,搭在城墙上了,而且一旦用上了云梯,就证明被攻打的一方已经快要顶不住了,此时他们人力非常缺乏,还得抵抗其它攻击,哪有推倒云梯的力量。
此外,梯子顶端还会抹上剧毒液,或插上毒针,将梯子的顶端削尖等各种方式,阻止敌军用最快速直接的方法推倒它,到了唐朝,技术改进,在原本的梯身之上又增加了一个"副梯",这种副梯的顶端安装有轱辘,可以在城墙的表面上下滚动,这种云梯被叫做"飞云梯",战斗力更强,所以,不是他们不想直接推倒,而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