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影片《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
划重点:陆川的电影母题
从《寻枪》开始,陆川的影像游移在现实与艺术创作的偶然性和冲突性之间,力图在寻找的过程中建构意向空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可可西里》(2004年)延续了其在处女作便确立的追寻母题,不同地是从一个人变成一群人,从普通人变身为民间英雄……,简单聊聊。
英雄。英雄是古今中外艺术创作的母题之源,在这条路上,英雄可在落寞中崛起,也可在崛起中落寞,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一路崎岖仍在坚守,就像凡人英雄日泰。他和他的队员们没有编制,经费紧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无人区保护藏羚羊,靠信念与盗猎者斗智斗勇。当坚毅的日泰追到了猎手和老板,双方力量悬殊,日泰惨死。陆川塑造了一个不一样英雄,注定颠簸劳碌,可依然无怨无悔。
追寻。影片以进山的天数作为追寻路上的时间坐标,对巡山队来说,人一天比一天人少,困难一天比一天多;而存在于意向空间的老板和枪手却每次都能逃走。那么这场注定悲剧的追寻,其意义不在结果,而是过程,着力展现生态保护和人居生活之间的矛盾,比如马占林和他三个儿子,1张皮子5元的诱惑对他们来说太大了,甚至可能比做医生挣的还多。对不同的人来说,追寻的意义是多意的,对日泰来说,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追寻是践行信仰,而对观众来说获得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以及对现实的反思。
纪实。所谓纪实就是客观记录,没有炫目的视听,没有曲折的情节,只靠故事里的人和事打动观众。比如不善言辞的日泰,却果敢刚毅。他的队员每一个都可能不尽完美,但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其他种群,而不是像盗猎者牺牲其他种群为自己牟利。在保持纪实风格的同时,还融入了新现实主义的特点,比如长镜头和象征,刘栋的死亡直播是悲痛而无解的,由远及近的景别置换让长镜头像放大镜一样,剖析着生命的脆弱和自然的无情,而最后的空境可变换出千万种意向,亦可理解为无言的悲痛。
影片从一场葬礼开始,又在葬礼中落幕,在传达敬畏生命的同时,也昭示着对人生的悲悯思考。不批判,也不歌颂,却亮出了人性的底色和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