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几道初二物理题目
写出答案并讲出理由,最好是一个一个选项的解答1、(07红塔)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由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日食的成因B.古代潜望镜C.冰透镜取火D.一笔三折2、1、小...
写出答案并讲出理由,最好是一个一个选项的解答
1、(07红塔)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由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日食的成因 B. 古代潜望镜
C. 冰透镜取火 D. 一笔三折
2、1、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双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则他应该
A.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 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
C.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 D.弯腰或下蹲
3、如图所示,公路边设有一个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是向___________行驶,向___________拐弯。
4、实验中学的张戎同学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10 cm时,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 。若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 cm时,在光屏上 得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5、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 (填“左”或“右”)侧部分等效于凸透镜而形成的 (填“实或虚”)像。
6、小宇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在用光屏快速确定实象位置时,应将光屏 (填“前后”或“左右”)移动,
使光屏上承接的像的边缘从模糊到清晰,反复几次后,即可确定像的位置;
7、有一仪器中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带金属细杆的金属滑块M与两侧金属弹簧相连接并接人电路中,金属块M与弹簧套在光滑绝缘水平细杆上。现将该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当汽车启动时, 灯亮;当汽车急刹车时, 灯亮。(填绿或红)
8、烧杯受到酒精灯加热,烧杯中有水,水中有一试管,试管内也有水。在酒精灯不断加热的过程中,下例现象不可能看到的是
A.试管、烧杯中的水都会沸腾
B。烧杯中的水会减少
C.烧杯中的水会沸腾,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D.试管中的水会达到100℃
PS:①一定要逐个逐个解释啊,因为我物理很差
②15分是我的全部家当了,希望各位帮帮忙啊
谢谢大家
因为图贴不上来啊
麻烦大家上网去找找 展开
1、(07红塔)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由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日食的成因 B. 古代潜望镜
C. 冰透镜取火 D. 一笔三折
2、1、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双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则他应该
A.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 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
C.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 D.弯腰或下蹲
3、如图所示,公路边设有一个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是向___________行驶,向___________拐弯。
4、实验中学的张戎同学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10 cm时,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 。若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 cm时,在光屏上 得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5、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 (填“左”或“右”)侧部分等效于凸透镜而形成的 (填“实或虚”)像。
6、小宇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在用光屏快速确定实象位置时,应将光屏 (填“前后”或“左右”)移动,
使光屏上承接的像的边缘从模糊到清晰,反复几次后,即可确定像的位置;
7、有一仪器中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带金属细杆的金属滑块M与两侧金属弹簧相连接并接人电路中,金属块M与弹簧套在光滑绝缘水平细杆上。现将该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当汽车启动时, 灯亮;当汽车急刹车时, 灯亮。(填绿或红)
8、烧杯受到酒精灯加热,烧杯中有水,水中有一试管,试管内也有水。在酒精灯不断加热的过程中,下例现象不可能看到的是
A.试管、烧杯中的水都会沸腾
B。烧杯中的水会减少
C.烧杯中的水会沸腾,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D.试管中的水会达到100℃
PS:①一定要逐个逐个解释啊,因为我物理很差
②15分是我的全部家当了,希望各位帮帮忙啊
谢谢大家
因为图贴不上来啊
麻烦大家上网去找找 展开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1、(07红塔)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由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
A. 日食的成因【因为光是直线传播,所以当月球遮住太阳时,光无法透过,我们就看不全太阳,所以才会造成日食】
B. 古代潜望镜【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作的】
C. 冰透镜取火【这个事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的原理】
D. 一笔三折【这是光的折射】
2、1、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双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则他应该
A.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 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
C.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 D.弯腰或下蹲
【这个应该选2B吧,离平面镜远一些,增大视野】
3、如图所示,公路边设有一个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是向 (西) 行驶,向 (左) 拐弯。
【因为平面镜成像是左右相反的】
4、实验中学的张戎同学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10 cm时,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 (5cm<f<10cm) 。【凸透镜成像原理,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的时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 cm时,在光屏上 (不能) 得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虚 像(填“实或虚”)。【折射成的是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 (填“左”或“右”)侧部分等效于凸透镜而形成的 虚 (填“实或虚”)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的时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小宇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在用光屏快速确定实象位置时,应将光屏 (填“前后”或“左右”)移动, 【前后移动,成像和距离有关,和左右无关】使光屏上承接的像的边缘从模糊到清晰,反复几次后,即可确定像的位置;
8、烧杯受到酒精灯加热,烧杯中有水,水中有一试管,试管内也有水。在酒精灯不断加热的过程中,下例现象不可能看到的是 A
A.试管、烧杯中的水都会沸腾 【烧杯中的水到达100°之后沸腾,水沸腾后温度不会再上升,所以试管中的水最高也只能到达100°,不能再吸收热量,所以并不会沸腾】
B。烧杯中的水会减少【沸腾后水会汽化】
C.烧杯中的水会沸腾,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A已经解释了】
D.试管中的水会达到100℃【A已经解释了】
我刚上完初二……那个第七题我没学过,不好解答。
可能不不对的地方请谅解,谢谢!
A. 日食的成因【因为光是直线传播,所以当月球遮住太阳时,光无法透过,我们就看不全太阳,所以才会造成日食】
B. 古代潜望镜【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作的】
C. 冰透镜取火【这个事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的原理】
D. 一笔三折【这是光的折射】
2、1、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双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则他应该
A.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 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
C.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 D.弯腰或下蹲
【这个应该选2B吧,离平面镜远一些,增大视野】
3、如图所示,公路边设有一个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是向 (西) 行驶,向 (左) 拐弯。
【因为平面镜成像是左右相反的】
4、实验中学的张戎同学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10 cm时,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 (5cm<f<10cm) 。【凸透镜成像原理,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的时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 cm时,在光屏上 (不能) 得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虚 像(填“实或虚”)。【折射成的是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 (填“左”或“右”)侧部分等效于凸透镜而形成的 虚 (填“实或虚”)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的时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小宇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在用光屏快速确定实象位置时,应将光屏 (填“前后”或“左右”)移动, 【前后移动,成像和距离有关,和左右无关】使光屏上承接的像的边缘从模糊到清晰,反复几次后,即可确定像的位置;
8、烧杯受到酒精灯加热,烧杯中有水,水中有一试管,试管内也有水。在酒精灯不断加热的过程中,下例现象不可能看到的是 A
A.试管、烧杯中的水都会沸腾 【烧杯中的水到达100°之后沸腾,水沸腾后温度不会再上升,所以试管中的水最高也只能到达100°,不能再吸收热量,所以并不会沸腾】
B。烧杯中的水会减少【沸腾后水会汽化】
C.烧杯中的水会沸腾,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A已经解释了】
D.试管中的水会达到100℃【A已经解释了】
我刚上完初二……那个第七题我没学过,不好解答。
可能不不对的地方请谅解,谢谢!
展开全部
第一题选A B为反射 C D为折射
第二题选D 这是反射问题 平行的话 镜面的可见视野为镜面面积的2倍 所以证明他的高度大于镜子高度的2倍 所以要减少眼与鞋的距离选D
第三题 西 右 这个你可以做一下看看就好了
第四题 10cm 不能 当距离大于等于2倍的焦距就没像了
第五题 虚像 实像 这个是基础知识啊
第六题 前后 焦距问题
第七题 没图啊
第八题 选A 试管 烧杯的水都将达到100℃但是烧杯的水继续加热将沸腾 而试管的水到100℃ 但因为和烧杯的水温度相等无法再吸热 所以无法沸腾
第二题选D 这是反射问题 平行的话 镜面的可见视野为镜面面积的2倍 所以证明他的高度大于镜子高度的2倍 所以要减少眼与鞋的距离选D
第三题 西 右 这个你可以做一下看看就好了
第四题 10cm 不能 当距离大于等于2倍的焦距就没像了
第五题 虚像 实像 这个是基础知识啊
第六题 前后 焦距问题
第七题 没图啊
第八题 选A 试管 烧杯的水都将达到100℃但是烧杯的水继续加热将沸腾 而试管的水到100℃ 但因为和烧杯的水温度相等无法再吸热 所以无法沸腾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答案A 。A,直线传播,地球躲在月球的后面,称为光影区;B,反射;C,凸镜聚光;D,光的散射
2:答案B,因为镜是竖直,离远后视角放大
3:西,左;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方向相反
4:1-2倍焦距内,不能。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一倍焦距—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象;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虚像;(由此可以推断10cm为1—2倍焦距内,20cm为二倍焦距外)
5:虚(平面镜、折射都是成虚象)?(你的图在哪儿?以上还能想象,可这....),实(成实象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6:图呢!!!
7:????!!!!
8:C。
我已经尽力了!
其实这些题你只要多注意身边的事,基本上是可以回答的!理方面都是从实践得出结论的
2:答案B,因为镜是竖直,离远后视角放大
3:西,左;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方向相反
4:1-2倍焦距内,不能。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一倍焦距—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象;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虚像;(由此可以推断10cm为1—2倍焦距内,20cm为二倍焦距外)
5:虚(平面镜、折射都是成虚象)?(你的图在哪儿?以上还能想象,可这....),实(成实象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6:图呢!!!
7:????!!!!
8:C。
我已经尽力了!
其实这些题你只要多注意身边的事,基本上是可以回答的!理方面都是从实践得出结论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第一个选A B是光的反射...C和D都是光的折射
第一个没有图..- -.不过合理的是B
第三个也没有图..- -..根据平面镜成像可知,向左转..和镜子里的方向一样
4.大于10小于20(凸透镜成像);能
5.虚像..无图不知道是左是右..虚像..放大镜成虚像..
6和7.无图不知..
8.A可能..都能吸热达到沸点....B可能..水蒸发...C与A对应..D可能..大气压不通....所以选C
第一个没有图..- -.不过合理的是B
第三个也没有图..- -..根据平面镜成像可知,向左转..和镜子里的方向一样
4.大于10小于20(凸透镜成像);能
5.虚像..无图不知道是左是右..虚像..放大镜成虚像..
6和7.无图不知..
8.A可能..都能吸热达到沸点....B可能..水蒸发...C与A对应..D可能..大气压不通....所以选C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A,CBD都是折射
2,D,视角放大
3,两边,东,左。放在车的前后,西,左
4,大于10CM,能
5,虚像,虚像。折射的像是虚像,凸透镜成像放大正立为虚像
6,前后
7,大哥没图!不过应该是红灯亮
8,C,因为大气压的关系
2,D,视角放大
3,两边,东,左。放在车的前后,西,左
4,大于10CM,能
5,虚像,虚像。折射的像是虚像,凸透镜成像放大正立为虚像
6,前后
7,大哥没图!不过应该是红灯亮
8,C,因为大气压的关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