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学分制(ECTS)即欧洲学分积累与转移系统,由课程单元、学习负荷量、学业水平和高等教育机构的“标签”等重要因素构成。欧洲学分制最突出的成就是促进了欧盟国家的学生流动,进而成为推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工具。但是这一制度的实施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众多的疑问和反思。
根据ECTS制定的学分(Credit Points)
Bachelor和Master学位课程的成绩依据欧洲学分折算、转换和累加系统(ECTS)来评定。ECTS根据完成学业所必需的时间折算出学生的总负荷——其中包括预习和复习各类课程、获取各类成绩证明和准备考试所产生的工作量。取得的成绩转换为分数,归入毕业总分之中。
一个绩点(Leistungspunkt)——也称为学分绩点(Credit Point)或ECTS绩点(ECTS-Punkt)—— 相当于30个学时。按照学位课程的规划,一般学生每学期必须积累30个学分,才可以在标准学习年限之内完成大学学业。
拓展资料
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
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