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锄禾日当午"这首诗的诗名是什么?

 我来答
爱单单爱XQ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09-06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4万
展开全部

这首诗诗名为《悯农二首》其二,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断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诗的全文如下: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白话译文】

其一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空闲的田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扩展资料:

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这两首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刻画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小学教科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悯农二首

h914322
推荐于2017-09-08 · TA获得超过2.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937
采纳率:62%
帮助的人:2294万
展开全部
  1. "锄禾日当午"全诗的诗名为《悯农二首》。

  2. 《悯农二首》全文为:(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 诗句翻译为:(其一)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其二)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寒封月
2005-11-11 · TA获得超过279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2万
展开全部
《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43274de
2005-11-11 · TA获得超过17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5万
展开全部
这是唐代李绅《悯农》系作品之《锄禾日当午》,《悯农》还有其他像:“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棵种。 四海无闲田, 农夫尤饿死”之类的诗句。因关注普通百姓生活而出名。

===================================
悯农(锄禾日当午)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注释】

锄禾——锄,锄草。禾,禾苗。

日当午——中午最热的时候。

餐——饭食。

皆——都,全。

【解说】

炎热的夏天,中午最热的时候,农夫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劳动紧张,又累又渴,农夫全身是汗,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有谁知道自己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用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啊!

【欣赏】

这首诗的前两句,精简的十个字,向读者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烈日当空,热气烤人,农夫“面向黄土背朝天”埋头锄草耘田不止,他的黄豆粒大的汗珠,滴滴答答地滴在脚下的田土里……再普通不过的画面之中,饱含着作者对辛苦耕作的农夫的深切的同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紧接着上面的画面,提出了沉重的追问。这里边应该说有两层意思:一是告诉广大的民众,要懂得珍惜粮食,千万不要糟蹋和浪费。二是对那些随意挥霍劳动人民血汗的丑恶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与控诉。

参考资料: www.yhxx.com/yhxx/jstn/bj/四4/gssx8.htm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爱连君
2018-07-05 ·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爱连君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采纳数:6681 获赞数:77201
金融学本科学历。在基层央行常年从事结算监管工作,积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悯农二首》。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全诗如下:
  悯农二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