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冲击波病毒?有什么危害?
展开全部
冲击波(Worm.Blaster)病毒档案
警惕程度:★★★★
发作时间:随机
病毒类型:蠕虫病毒
传播途径:网络/PRC漏洞
依赖系统: WINDOWS 2000/XP
病毒介绍:
该病毒于8月12日被瑞星全球反病毒监测网率先截获。病毒运行时会不停地利用IP扫描技术寻找网络上系统为Win2K或XP的计算机,找到后就利用DCOM RPC缓冲区漏洞攻击该系统,一旦攻击成功,病毒体将会被传送到对方计算机中进行感染,使系统操作异常、不停重启、甚至导致系统崩溃。另外,该病毒还会对微软的一个升级网站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导致该网站堵塞,使用户无法通过该网站升级系统。在8月16日以后,该病毒还会使被攻击的系统丧失更新该漏洞补丁的能力。
病毒的发现与清除:
1. 病毒通过微软的最新RPC漏洞进行传播,因此用户应先给系统打上RPC补丁,补丁在首页的右侧可以下载.
2. 病毒运行时会建立一个名为:“BILLY”的互斥量,使病毒自身不重复进入内存,并且病毒在内存中建立一个名为:“msblast”的进程,用户可以用任务管理器将该病毒进程终止。
3. 病毒运行时会将自身复制为:%systemdir%\msblast.exe,用户可以手动删除该病毒文件。
注意:%Windir%是一个变量,它指的是操作系统安装目录,默认是:“C:\Windows”或:“c:\Winnt”,也可以是用户在安装操作系统时指定的其它目录。%systemdir%是一个变量,它指的是操作系统安装目录中的系统目录,默认是:“C:\Windows\system”或:“c:\Winnt\system32”。
4. 病毒会修改注册表的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项,在其中加入:"windows auto update"="msblast.exe",进行自启动,用户可以手工清除该键值。
5. 病毒会用到135、4444、69等端口,用户可以使用防火墙软件将这些端口禁止或者使用“TCP/IP筛选” 功能,禁止这些端口。
用户如果在自己的计算机中发现以上全部或部分现象,则很有可能中了冲击波(Worm.Blaster)病毒。为避免用户遭受损失,瑞星公司已于截获该病毒当天就进行了升级,瑞星杀毒软件2003版、瑞星在线杀毒、瑞星杀毒软件“下载版”,这三款产品每周三次同步升级,15.48.01版已可清除此病毒,目前瑞星用户只需及时升级手中的软件即可彻底拦截此病毒。
瑞星反病毒专家的安全建议:
1. 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例如:对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及附件不要打开,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从 Internet 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等,这些必要的习惯会使您的计算机更安全。
2. 关闭或删除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默认情况下,许多操作系统会安装一些辅助服务,如 FTP 客户端、Telnet 和 Web 服务器。这些服务为攻击者提供了方便,而又对用户没有太大用处,如果删除它们,就能大大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
3. 经常升级安全补丁。据统计,有80%的网络病毒是通过系统安全漏洞进行传播的,象红色代码、尼姆达等病毒,所以我们应该定期到微软网站去下载最新的安全补丁,以防范未然。
4. 使用复杂的密码。有许多网络病毒就是通过猜测简单密码的方式攻击系统的,因此使用复杂的密码,将会大大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系数。
5. 迅速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当您的计算机发现病毒或异常时应立刻断网,以防止计算机受到更多的感染,或者成为传播源,再次感染其它计算机。
6. 了解一些病毒知识。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新病毒并采取相应措施,在关键时刻使自己的计算机免受病毒破坏:如果能了解一些注册表知识,就可以定期看一看注册表的自启动项是否有可疑键值;如果了解一些内存知识,就可以经常看看内存中是否有可疑程序。
7. 最好是安装专业的防毒软件进行全面监控。在病毒日益增多的今天,使用毒软件进行防毒,是越来越经济的选择,不过用户在安装了反病毒软件之后,应该经常进行升级、将一些主要监控经常打开(如邮件监控)、遇到问题要上报, 这样才能真正保障计算机的安全。
警惕程度:★★★★
发作时间:随机
病毒类型:蠕虫病毒
传播途径:网络/PRC漏洞
依赖系统: WINDOWS 2000/XP
病毒介绍:
该病毒于8月12日被瑞星全球反病毒监测网率先截获。病毒运行时会不停地利用IP扫描技术寻找网络上系统为Win2K或XP的计算机,找到后就利用DCOM RPC缓冲区漏洞攻击该系统,一旦攻击成功,病毒体将会被传送到对方计算机中进行感染,使系统操作异常、不停重启、甚至导致系统崩溃。另外,该病毒还会对微软的一个升级网站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导致该网站堵塞,使用户无法通过该网站升级系统。在8月16日以后,该病毒还会使被攻击的系统丧失更新该漏洞补丁的能力。
病毒的发现与清除:
1. 病毒通过微软的最新RPC漏洞进行传播,因此用户应先给系统打上RPC补丁,补丁在首页的右侧可以下载.
2. 病毒运行时会建立一个名为:“BILLY”的互斥量,使病毒自身不重复进入内存,并且病毒在内存中建立一个名为:“msblast”的进程,用户可以用任务管理器将该病毒进程终止。
3. 病毒运行时会将自身复制为:%systemdir%\msblast.exe,用户可以手动删除该病毒文件。
注意:%Windir%是一个变量,它指的是操作系统安装目录,默认是:“C:\Windows”或:“c:\Winnt”,也可以是用户在安装操作系统时指定的其它目录。%systemdir%是一个变量,它指的是操作系统安装目录中的系统目录,默认是:“C:\Windows\system”或:“c:\Winnt\system32”。
4. 病毒会修改注册表的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项,在其中加入:"windows auto update"="msblast.exe",进行自启动,用户可以手工清除该键值。
5. 病毒会用到135、4444、69等端口,用户可以使用防火墙软件将这些端口禁止或者使用“TCP/IP筛选” 功能,禁止这些端口。
用户如果在自己的计算机中发现以上全部或部分现象,则很有可能中了冲击波(Worm.Blaster)病毒。为避免用户遭受损失,瑞星公司已于截获该病毒当天就进行了升级,瑞星杀毒软件2003版、瑞星在线杀毒、瑞星杀毒软件“下载版”,这三款产品每周三次同步升级,15.48.01版已可清除此病毒,目前瑞星用户只需及时升级手中的软件即可彻底拦截此病毒。
瑞星反病毒专家的安全建议:
1. 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例如:对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及附件不要打开,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从 Internet 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等,这些必要的习惯会使您的计算机更安全。
2. 关闭或删除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默认情况下,许多操作系统会安装一些辅助服务,如 FTP 客户端、Telnet 和 Web 服务器。这些服务为攻击者提供了方便,而又对用户没有太大用处,如果删除它们,就能大大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
3. 经常升级安全补丁。据统计,有80%的网络病毒是通过系统安全漏洞进行传播的,象红色代码、尼姆达等病毒,所以我们应该定期到微软网站去下载最新的安全补丁,以防范未然。
4. 使用复杂的密码。有许多网络病毒就是通过猜测简单密码的方式攻击系统的,因此使用复杂的密码,将会大大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系数。
5. 迅速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当您的计算机发现病毒或异常时应立刻断网,以防止计算机受到更多的感染,或者成为传播源,再次感染其它计算机。
6. 了解一些病毒知识。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新病毒并采取相应措施,在关键时刻使自己的计算机免受病毒破坏:如果能了解一些注册表知识,就可以定期看一看注册表的自启动项是否有可疑键值;如果了解一些内存知识,就可以经常看看内存中是否有可疑程序。
7. 最好是安装专业的防毒软件进行全面监控。在病毒日益增多的今天,使用毒软件进行防毒,是越来越经济的选择,不过用户在安装了反病毒软件之后,应该经常进行升级、将一些主要监控经常打开(如邮件监控)、遇到问题要上报, 这样才能真正保障计算机的安全。
2006-08-07
展开全部
冲击波
壹.关于“冲击波”病毒:
“冲击波”(Worm.Blaster)
病毒中文名:冲击波(包括很多变种)
病毒类型:蠕虫病毒
攻击对象:Windows NT 4.0,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等
传播途径:“冲击波”是一种利用Windows系统的RPC(远程过程调用,是一种通信协议,程序可使用该协议向网络中的另一台计算机上的程序请求服务)漏洞进行传播、随机发作、破坏力强的蠕虫病毒。它不需要通过电子邮件(或附件)来传播,更隐蔽,更不易察觉。它使用IP扫描技术来查找网络上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0/XP/2003的计算机,一旦找到有漏洞的计算机,它就会利用DCOM(分布式对象模型,一种协议,能够使软件组件通过网络直接进行通信)RPC缓冲区漏洞植入病毒体以控制和攻击该系统。
中毒症状:
1.系统资源紧张,应用程序运行速度异常;
2.网络速度减慢,“DNS”和“ⅡS”服务遭到非法拒绝,用户不能正常浏览网页或收发电子邮件;
3.不能进行复制、粘贴操作;
4.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无法正常运行;
5.系统无故重启,或在弹出“系统关机”警告提示后自动重启等等。
应急办法:
如果不小心感染病毒,可以使用如下步骤进行查杀:
1.关闭“系统关机”提示框
在出现关机提示时,在“开始→运行”中输入“shutdown -a”,即可取消“系统关机”提示框,该方法确保用户有足够的时间下载补丁。
2.下载针对“冲击波”的补丁
壹.关于“冲击波”病毒:
“冲击波”(Worm.Blaster)
病毒中文名:冲击波(包括很多变种)
病毒类型:蠕虫病毒
攻击对象:Windows NT 4.0,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等
传播途径:“冲击波”是一种利用Windows系统的RPC(远程过程调用,是一种通信协议,程序可使用该协议向网络中的另一台计算机上的程序请求服务)漏洞进行传播、随机发作、破坏力强的蠕虫病毒。它不需要通过电子邮件(或附件)来传播,更隐蔽,更不易察觉。它使用IP扫描技术来查找网络上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0/XP/2003的计算机,一旦找到有漏洞的计算机,它就会利用DCOM(分布式对象模型,一种协议,能够使软件组件通过网络直接进行通信)RPC缓冲区漏洞植入病毒体以控制和攻击该系统。
中毒症状:
1.系统资源紧张,应用程序运行速度异常;
2.网络速度减慢,“DNS”和“ⅡS”服务遭到非法拒绝,用户不能正常浏览网页或收发电子邮件;
3.不能进行复制、粘贴操作;
4.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无法正常运行;
5.系统无故重启,或在弹出“系统关机”警告提示后自动重启等等。
应急办法:
如果不小心感染病毒,可以使用如下步骤进行查杀:
1.关闭“系统关机”提示框
在出现关机提示时,在“开始→运行”中输入“shutdown -a”,即可取消“系统关机”提示框,该方法确保用户有足够的时间下载补丁。
2.下载针对“冲击波”的补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