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年春《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2
1.朦胧诗从"地下"走向"公开",最初是一家报刊1980年10月以"青春诗会"的名义发表的舒婷、顾城、江河、徐敬亚等人的作品。这家报刊是A.《诗刊》B.《诗歌报》C.《星...
1. 朦胧诗从"地下"走向"公开",最初是一家报刊1980年10月以"青春诗会"的名义发表的舒婷、顾城、江河、徐敬亚等人的作品。这家报刊是
A. 《诗刊》
B. 《诗歌报》
C. 《星星》
D. 《诗探索》
满分:5 分
2. 下列刊物中,属于在上海创办的刊物是
A. 《十月》
B. 《钟山》
C. 《花城》
D. 《收获》
满分:5 分
3. 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中,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如《班主任》、《人到中年》、《春之声》、《绿化树》等,其中,《绿化树》的作者是
A. 王蒙
B. 谌容
C. 张贤亮
D. 刘心武
满分:5 分
4.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五人诗选》中收录了五位著名的朦胧诗人的作品,他们是北岛、舒婷、顾城、江河和
A. 于坚
B. 海子
C. 韩东
D. 杨炼
满分:5 分
5. 《红高粱》系列的小说的作者是
A. 高晓声
B. 梁晓声
C. 余华
D. 莫言
满分:5 分
6. 刘心武的《班主任》是什么文学思潮的先声之作
A. 伤痕文学
B. 反思文学
C. 改革文学
D. 寻根文学
满分:5 分
7. 《小巷深处》的作者是
A. 高晓声
B. 梁晓声
C. 余华
D.
陆文夫
满分:5 分
8.
《海瑞罢官》是谁的作品
A.
吴晗
B.
邓拓
C.
陈翔鹤
D.
宗璞
满分:5 分
9. 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A. 鲁迅
B. 沈从文
C. 巴金
D. 老舍
满分:5 分
10. 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
A. 新写实小说
B. 寻根小说
C. 新历史小说
D. 先锋小说
满分:5 分
11. 《远与近》是哪一位著名诗人的作品
A. 北岛
B. 顾城
C. 江河
D. 杨炼
满分:5 分
12. 开“改革文学”风气之作的作品是
A. 《沉重的翅膀》
B. 《花园街五号》
C. 《乔厂长上任记》
D. 《人生》
满分:5 分
13. 创作“商州系列”作品的作者是
A. 贾平凹
B. 邓友梅
C. 冯骥才
D. 王家新
满分:5 分
14. 长篇小说《芙蓉镇》的作者是
A. 张洁
B. 古华
C. 王蒙
D. 贾平凹
满分:5 分
15. 在“新时期”诗歌中,口语化、语言还原、谐谑、反美、反象征、反意象等方法经常地为哪些诗人所采用
A. “复出的诗人”
B. “朦胧诗人”
C. “新生代诗人”
D. “九叶诗人”
满分:5 分
16. 新时期小说艺术表现方式的探索在继承我国古代文学的表现手段方面在下述哪些作家那里表现得最为明显
A. 汪曾祺、贾平凹、何立伟等
B. 孙犁、残雪、高晓声等
C. 贾平凹、格非、王润滋等
D. 陆文夫、马原、宗璞等
满分:5 分
17. 高行建的剧作《野人》的主题是
A. 救救森林
B. 保持生态平衡
C. 保护“社会生态平衡”
D. 实质上是包括A、B、C在内的复合主题
满分:5 分
18. 小说《虚构》的作者是
A. 格非
B. 王蒙
C. 马原
D. 王安忆
二、多选题(共 2 道试题,共 10 分。)V 1. 下列属于“归来”诗人的有
A. 韩冬
B. 公刘
C. 绿原
D. 公木
满分:5 分
2. 第三代诗歌比较著名的诗歌团体有
A. “他们”文学社
B. “海上”诗群
C. “莽汉主义”
D. “非非主义”
满分:5 分 展开
A. 《诗刊》
B. 《诗歌报》
C. 《星星》
D. 《诗探索》
满分:5 分
2. 下列刊物中,属于在上海创办的刊物是
A. 《十月》
B. 《钟山》
C. 《花城》
D. 《收获》
满分:5 分
3. 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中,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如《班主任》、《人到中年》、《春之声》、《绿化树》等,其中,《绿化树》的作者是
A. 王蒙
B. 谌容
C. 张贤亮
D. 刘心武
满分:5 分
4.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五人诗选》中收录了五位著名的朦胧诗人的作品,他们是北岛、舒婷、顾城、江河和
A. 于坚
B. 海子
C. 韩东
D. 杨炼
满分:5 分
5. 《红高粱》系列的小说的作者是
A. 高晓声
B. 梁晓声
C. 余华
D. 莫言
满分:5 分
6. 刘心武的《班主任》是什么文学思潮的先声之作
A. 伤痕文学
B. 反思文学
C. 改革文学
D. 寻根文学
满分:5 分
7. 《小巷深处》的作者是
A. 高晓声
B. 梁晓声
C. 余华
D.
陆文夫
满分:5 分
8.
《海瑞罢官》是谁的作品
A.
吴晗
B.
邓拓
C.
陈翔鹤
D.
宗璞
满分:5 分
9. 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A. 鲁迅
B. 沈从文
C. 巴金
D. 老舍
满分:5 分
10. 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
A. 新写实小说
B. 寻根小说
C. 新历史小说
D. 先锋小说
满分:5 分
11. 《远与近》是哪一位著名诗人的作品
A. 北岛
B. 顾城
C. 江河
D. 杨炼
满分:5 分
12. 开“改革文学”风气之作的作品是
A. 《沉重的翅膀》
B. 《花园街五号》
C. 《乔厂长上任记》
D. 《人生》
满分:5 分
13. 创作“商州系列”作品的作者是
A. 贾平凹
B. 邓友梅
C. 冯骥才
D. 王家新
满分:5 分
14. 长篇小说《芙蓉镇》的作者是
A. 张洁
B. 古华
C. 王蒙
D. 贾平凹
满分:5 分
15. 在“新时期”诗歌中,口语化、语言还原、谐谑、反美、反象征、反意象等方法经常地为哪些诗人所采用
A. “复出的诗人”
B. “朦胧诗人”
C. “新生代诗人”
D. “九叶诗人”
满分:5 分
16. 新时期小说艺术表现方式的探索在继承我国古代文学的表现手段方面在下述哪些作家那里表现得最为明显
A. 汪曾祺、贾平凹、何立伟等
B. 孙犁、残雪、高晓声等
C. 贾平凹、格非、王润滋等
D. 陆文夫、马原、宗璞等
满分:5 分
17. 高行建的剧作《野人》的主题是
A. 救救森林
B. 保持生态平衡
C. 保护“社会生态平衡”
D. 实质上是包括A、B、C在内的复合主题
满分:5 分
18. 小说《虚构》的作者是
A. 格非
B. 王蒙
C. 马原
D. 王安忆
二、多选题(共 2 道试题,共 10 分。)V 1. 下列属于“归来”诗人的有
A. 韩冬
B. 公刘
C. 绿原
D. 公木
满分:5 分
2. 第三代诗歌比较著名的诗歌团体有
A. “他们”文学社
B. “海上”诗群
C. “莽汉主义”
D. “非非主义”
满分:5 分 展开
若以下回答无法解决问题,邀请你更新回答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个人水平有限,只能解答一些自己知道的(保证正确):
2. 下列刊物中,属于在上海创办的刊物是D.《收获》。
3. 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中,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如《班主任》、《人到中年》、《春之声》、《绿化树》等,其中,《绿化树》的作者是C. 张贤亮。
5.《红高粱》系列的小说的作者是D.莫言。
6. 刘心武的《班主任》是A.伤痕文学思潮的先声之作。
7.《小巷深处》的作者是D.陆文夫。
8.《海瑞罢官》是A.吴晗的作品。
9. 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B.沈从文。
10. 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D.先锋小说。
11.《远与近》是著名诗人B.顾城的作品。
12. 开“改革文学”风气之作的作品是C.《乔厂长上任记》。
13. 创作“商州系列”作品的作者是A.贾平凹。
14. 长篇小说《芙蓉镇》的作者是B.古华。
18. 小说《虚构》的作者是C.马原。
我也只知道这些,因为我是高考和高校淘汰不要的,文史都是后天积累。假如楼主去网上搜索可能比我的回答更全些,但我不屑抄以证明自己的水平。
2. 下列刊物中,属于在上海创办的刊物是D.《收获》。
3. 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中,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如《班主任》、《人到中年》、《春之声》、《绿化树》等,其中,《绿化树》的作者是C. 张贤亮。
5.《红高粱》系列的小说的作者是D.莫言。
6. 刘心武的《班主任》是A.伤痕文学思潮的先声之作。
7.《小巷深处》的作者是D.陆文夫。
8.《海瑞罢官》是A.吴晗的作品。
9. 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B.沈从文。
10. 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D.先锋小说。
11.《远与近》是著名诗人B.顾城的作品。
12. 开“改革文学”风气之作的作品是C.《乔厂长上任记》。
13. 创作“商州系列”作品的作者是A.贾平凹。
14. 长篇小说《芙蓉镇》的作者是B.古华。
18. 小说《虚构》的作者是C.马原。
我也只知道这些,因为我是高考和高校淘汰不要的,文史都是后天积累。假如楼主去网上搜索可能比我的回答更全些,但我不屑抄以证明自己的水平。
参考资料: 没抄过网络的内容,原创回答!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