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我解答下面几题 要分析
1、甲点位于37°N、118°E,其所属的陆地自然带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2.石灰岩受岩浆烘烤变质形成A.砂岩B.板岩C...
1、甲点位于37°N、118°E,其所属的陆地自然带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
2.石灰岩受岩浆烘烤变质形成
A.砂岩 B.板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3.当我国南极中山站处于极昼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河流封冻影响通航 B.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C.非洲热带草原上动物成群北迁 D.澳大利亚小麦收割基本结束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4~6
题。
4.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5.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A .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 D.向两侧迁移
6.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答案是A、D、D、C、A、D
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展开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
2.石灰岩受岩浆烘烤变质形成
A.砂岩 B.板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3.当我国南极中山站处于极昼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河流封冻影响通航 B.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C.非洲热带草原上动物成群北迁 D.澳大利亚小麦收割基本结束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4~6
题。
4.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5.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A .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 D.向两侧迁移
6.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答案是A、D、D、C、A、D
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展开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1、甲点位于37°N、118°E,其所属的陆地自然带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
2.石灰岩受岩浆烘烤变质形成
A.砂岩 B.板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3.当我国南极中山站处于极昼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河流封冻影响通航 B.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C.非洲热带草原上动物成群北迁 D.澳大利亚小麦收割基本结束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4~6
题。
4.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5.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A .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 D.向两侧迁移
6.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台风
台风(typhoon)
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
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天气。风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等压线和等温线近似为一组同心圆。中心气压最低而气温最高。
台风分级
超强台风(Super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
强台风(S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米/秒,也即14-15级。
台风(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米/秒,也即12-13级。
强热带风暴(ST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米/秒,也即风力10-11级。
热带风暴(T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米/秒,也即风力8-9级。
热带低压(TD):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米/秒,也即风力为6-7级。
台风路径
台风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作用于台风的动力。动力分内力和外力两种。内力是台风范围内因南北纬度差距所造成的地转偏向力差异引起的向北和向西的合力,台风范围愈大,风速愈强,内力愈大。外力是台风外围环境流场对台风涡旋的作用力,即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南侧基本气流东风带的引导力。内力主要在台风初生成时起作用,外力则是操纵台风移动的主导作用力,因而台风基本上自东向西移动。由于副高的形状、位置、强度变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致台风移动路径并非规律一致而变得多种多样。以北太平洋西部地区台风移动路径为例,其移动路径大体有三条
①西进型台风自菲律宾以东一直向西移动,经过南海最后在中国海南岛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
②登陆型: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海峡,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登陆,并逐渐减弱为低气压。这类台风对中国的影响最大。近年来对江苏影响最大的“9015”和“9711”号两次台风,都属此类型。
③抛物线型:台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当接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时,不登陆而转向东北,向日本附近转去,路径呈抛物线形状。
台风形成后,一般会移出源地并经过发展、减弱和消亡的演变过程。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圆形涡旋半径一般为5OOkm~1000km,高度可达15km~20km,台风由外围区、最大风速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外围区的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有螺旋状云带和阵性降水;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最大风速区,平均宽8km~19km,它与台风眼之间有环形云墙;台风眼位于台风中心区,最常见的台风眼呈圆形或椭圆形状,直径约10km~70km不等,平均约45km,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干暖。
台风编号
中国把进入东经l50度以西、北纬 l0度以北、近中心最大风力大干8级的热带低压、按每年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这就是我们从广播、电视里听到或看到的“今年第×号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
台风的编号也就是热带气旋的编号。人们之所以要对热带气旋进行编号,一方面是因为一个热带气旋常持续一周以上,在大洋上同时可能出现几个热带气旋,有了序号,就不会混淆;另一方面是由于对热带气旋的命名、定义、分类方法以及对中心位置的测定,因不同国家、不同方法互有差异,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气象台之间也不完全一样,因而,常常引起各种误会,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乱。
我国从1959年起开始对每年发生或进入赤道以北、180度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的热带气旋(强度在热带风暴及以上)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近海的热带气旋.当其云系结构和环流清楚时,只要获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为7级及以上的报告.也进行编号。编号由四位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两位是当年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序号.如2003年第13号台风“杜鹃”,其编号为O313.表示的就是2003年发生的第13个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热带低压和热带扰动均不编号。
台风命名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 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O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具体而言,每个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如有任何一成员反对,这个名称就不能用作台风命名。
浏览台风命名表.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动物、植物、食品等的名字,还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词或美丽的传说,如玉兔、悟空等。“杜鹃”这个名字是中国提供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杜鹃花:前一段在我国登陆的“科罗旺”是柬埔寨提供的,是一种树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国提供的,意为绿宝石:“伊布都”是菲律宾提供的名字,意为烟囱或将雨水从屋顶排至水沟的水管。
台风的实际命名使用工作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称,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0704,即2007年第4号热带风暴。
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如0704号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其英文名均为“Man-Yi”,中文名为“万宜”。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中国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已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当某个台风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
从2000年1月1日起,我国中央气象台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使用热带气旋名字。此前,我国一直采用热带气旋编号办法。
台风利弊
台风除了给登陆地区带来暴风雨等严重灾害外,也有一定的好处。从台风结构看到,如此巨大的庞然大物,其产生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一是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二是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三是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四是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据统计,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约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因此如果没有台风这些国家的农业困境不堪想象;此外台风对于调剂地球热量、维持热平衡更是功不可没,众所周知热带地区由于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而寒带地区正好相反。由于台风的活动,热带地区的热量被驱散到高纬度地区,从而使寒带地区的热量得到补偿,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而寒带地区越来越寒冷,自然地球上温带也就不复存在了,众多的植物和动物也会因难以适应而将出现灭绝,那将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情景。
台风灾害。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但有时也能起到消除干旱的有益作用。其危害性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大风。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一般为8级以上。②暴雨。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之一,在台风经过的地区,一般能产生150mm~300mm降雨,少数台风能产生 l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1975年第3号台风在淮河上游产生的特大暴雨,创造了中国大陆地区暴雨极值,形成了河南“75.8”大洪水。③风暴潮。一般台风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江苏省沿海最大增水可达3m。“9608”和“9711”号台风增水,使江苏省沿江沿海出现超历史的高潮位。
台风的防治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的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在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见台风的存在和大小。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等,对防止和减轻台风灾害起着关键作用。当台风到达近海时,还可用雷达监测台风动向。还有气象台的预报员,根据所得到的各种资料,分析台风的动向,登陆的地点和时间,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台风紧报或紧急警报,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为公众服务,同时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发布台风预报或紧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关于台风其它解释:
◎ 台风 táifēng
(1) [typhoon;hurricane]
(2) 指亚洲太平洋海域的旋风。例:约瑟夫•康拉德小说中描述的台风
(3) 菲律宾或中国海地区发生的热带气旋
(4) [stage manner of an opera actor]∶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风度
台风的结构和能量
台风在低层主要是流向低压的流入气流。由于角动量平衡,在内区可产生很强的风速,在高层是反气旋的流出气流。上下层环流之间通过强上升运动联系起来,这是台风环流的主要特征。
台风中最暖的温度是由下沉运动造成的,它正出现在眼壁内边缘以内,这里有最强的下沉运动。在台风低层最大风速半径处,辐合最强,最大风速值半径的大小随高度变化甚小,并位于眼壁之中。另外台风结构的不对称性也是今年来人们注意的特点,分析表明,无论是在台风内区和外区都有明显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对于台风发展和动量及动能的输送等有重要的作用。
天气尺度的台风是大气中很强的动能源,因而从能量上台风对大气环流的变化和维持应有重要的影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能量问题上今年来有人还指出,角动量的水平涡旋输送在台风外区很重要;另外,在外区动量的产生和输送也很重要,它们在台风能量收支中不应加以忽略,这些都与台风的不对称性有关。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
2.石灰岩受岩浆烘烤变质形成
A.砂岩 B.板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3.当我国南极中山站处于极昼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河流封冻影响通航 B.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C.非洲热带草原上动物成群北迁 D.澳大利亚小麦收割基本结束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4~6
题。
4.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5.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A .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 D.向两侧迁移
6.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台风
台风(typhoon)
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
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天气。风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等压线和等温线近似为一组同心圆。中心气压最低而气温最高。
台风分级
超强台风(Super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
强台风(S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米/秒,也即14-15级。
台风(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米/秒,也即12-13级。
强热带风暴(ST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米/秒,也即风力10-11级。
热带风暴(T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米/秒,也即风力8-9级。
热带低压(TD):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米/秒,也即风力为6-7级。
台风路径
台风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作用于台风的动力。动力分内力和外力两种。内力是台风范围内因南北纬度差距所造成的地转偏向力差异引起的向北和向西的合力,台风范围愈大,风速愈强,内力愈大。外力是台风外围环境流场对台风涡旋的作用力,即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南侧基本气流东风带的引导力。内力主要在台风初生成时起作用,外力则是操纵台风移动的主导作用力,因而台风基本上自东向西移动。由于副高的形状、位置、强度变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致台风移动路径并非规律一致而变得多种多样。以北太平洋西部地区台风移动路径为例,其移动路径大体有三条
①西进型台风自菲律宾以东一直向西移动,经过南海最后在中国海南岛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
②登陆型: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海峡,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登陆,并逐渐减弱为低气压。这类台风对中国的影响最大。近年来对江苏影响最大的“9015”和“9711”号两次台风,都属此类型。
③抛物线型:台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当接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时,不登陆而转向东北,向日本附近转去,路径呈抛物线形状。
台风形成后,一般会移出源地并经过发展、减弱和消亡的演变过程。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圆形涡旋半径一般为5OOkm~1000km,高度可达15km~20km,台风由外围区、最大风速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外围区的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有螺旋状云带和阵性降水;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最大风速区,平均宽8km~19km,它与台风眼之间有环形云墙;台风眼位于台风中心区,最常见的台风眼呈圆形或椭圆形状,直径约10km~70km不等,平均约45km,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干暖。
台风编号
中国把进入东经l50度以西、北纬 l0度以北、近中心最大风力大干8级的热带低压、按每年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这就是我们从广播、电视里听到或看到的“今年第×号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
台风的编号也就是热带气旋的编号。人们之所以要对热带气旋进行编号,一方面是因为一个热带气旋常持续一周以上,在大洋上同时可能出现几个热带气旋,有了序号,就不会混淆;另一方面是由于对热带气旋的命名、定义、分类方法以及对中心位置的测定,因不同国家、不同方法互有差异,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气象台之间也不完全一样,因而,常常引起各种误会,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乱。
我国从1959年起开始对每年发生或进入赤道以北、180度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的热带气旋(强度在热带风暴及以上)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近海的热带气旋.当其云系结构和环流清楚时,只要获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为7级及以上的报告.也进行编号。编号由四位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两位是当年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序号.如2003年第13号台风“杜鹃”,其编号为O313.表示的就是2003年发生的第13个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热带低压和热带扰动均不编号。
台风命名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 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O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具体而言,每个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如有任何一成员反对,这个名称就不能用作台风命名。
浏览台风命名表.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动物、植物、食品等的名字,还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词或美丽的传说,如玉兔、悟空等。“杜鹃”这个名字是中国提供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杜鹃花:前一段在我国登陆的“科罗旺”是柬埔寨提供的,是一种树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国提供的,意为绿宝石:“伊布都”是菲律宾提供的名字,意为烟囱或将雨水从屋顶排至水沟的水管。
台风的实际命名使用工作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称,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0704,即2007年第4号热带风暴。
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如0704号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其英文名均为“Man-Yi”,中文名为“万宜”。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中国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已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当某个台风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
从2000年1月1日起,我国中央气象台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使用热带气旋名字。此前,我国一直采用热带气旋编号办法。
台风利弊
台风除了给登陆地区带来暴风雨等严重灾害外,也有一定的好处。从台风结构看到,如此巨大的庞然大物,其产生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一是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二是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三是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四是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据统计,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约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因此如果没有台风这些国家的农业困境不堪想象;此外台风对于调剂地球热量、维持热平衡更是功不可没,众所周知热带地区由于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而寒带地区正好相反。由于台风的活动,热带地区的热量被驱散到高纬度地区,从而使寒带地区的热量得到补偿,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而寒带地区越来越寒冷,自然地球上温带也就不复存在了,众多的植物和动物也会因难以适应而将出现灭绝,那将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情景。
台风灾害。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但有时也能起到消除干旱的有益作用。其危害性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大风。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一般为8级以上。②暴雨。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之一,在台风经过的地区,一般能产生150mm~300mm降雨,少数台风能产生 l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1975年第3号台风在淮河上游产生的特大暴雨,创造了中国大陆地区暴雨极值,形成了河南“75.8”大洪水。③风暴潮。一般台风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江苏省沿海最大增水可达3m。“9608”和“9711”号台风增水,使江苏省沿江沿海出现超历史的高潮位。
台风的防治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的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在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见台风的存在和大小。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等,对防止和减轻台风灾害起着关键作用。当台风到达近海时,还可用雷达监测台风动向。还有气象台的预报员,根据所得到的各种资料,分析台风的动向,登陆的地点和时间,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台风紧报或紧急警报,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为公众服务,同时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发布台风预报或紧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关于台风其它解释:
◎ 台风 táifēng
(1) [typhoon;hurricane]
(2) 指亚洲太平洋海域的旋风。例:约瑟夫•康拉德小说中描述的台风
(3) 菲律宾或中国海地区发生的热带气旋
(4) [stage manner of an opera actor]∶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风度
台风的结构和能量
台风在低层主要是流向低压的流入气流。由于角动量平衡,在内区可产生很强的风速,在高层是反气旋的流出气流。上下层环流之间通过强上升运动联系起来,这是台风环流的主要特征。
台风中最暖的温度是由下沉运动造成的,它正出现在眼壁内边缘以内,这里有最强的下沉运动。在台风低层最大风速半径处,辐合最强,最大风速值半径的大小随高度变化甚小,并位于眼壁之中。另外台风结构的不对称性也是今年来人们注意的特点,分析表明,无论是在台风内区和外区都有明显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对于台风发展和动量及动能的输送等有重要的作用。
天气尺度的台风是大气中很强的动能源,因而从能量上台风对大气环流的变化和维持应有重要的影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能量问题上今年来有人还指出,角动量的水平涡旋输送在台风外区很重要;另外,在外区动量的产生和输送也很重要,它们在台风能量收支中不应加以忽略,这些都与台风的不对称性有关。
展开全部
1你自己翻地图,应该就位于中国华北,温带季风气候,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2变质岩课本上只提过两种,石灰岩这样的变质作用后就是大理岩,页岩变质后是板岩
3说明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A片面,因为我国南方的河流没结冰,B是北半球夏季,C北半球夏季D是南半球夏季,这个你自己翻必修二就行。
4塔里木河是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快。内陆比热小,8月气温普遍高于7月。流量最大。
5汉代以来,人们对塔里木河的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所以应该逐步向河流上游迁移。
6ABC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2变质岩课本上只提过两种,石灰岩这样的变质作用后就是大理岩,页岩变质后是板岩
3说明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A片面,因为我国南方的河流没结冰,B是北半球夏季,C北半球夏季D是南半球夏季,这个你自己翻必修二就行。
4塔里木河是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快。内陆比热小,8月气温普遍高于7月。流量最大。
5汉代以来,人们对塔里木河的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所以应该逐步向河流上游迁移。
6ABC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A
37°N、118°E是我国华北平原(北京是39°N,119°E) 所以是A
2.D
砂岩是源区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在盆地中堆积形成,板岩是一种沉积岩,玄武岩是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凝固而成的,只有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石经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形成
3.D
那就是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即11-3月.BC肯定时间不对,B是北半球夏季才会有,C是南半球冬季才会有.A...我国有些河流不会封冻...
4.C
塔里木河的最大径流量出现在8月份.8月分之前(含8月份),融化量是大于蒸发量的,所以一直在增加,只不过增加的多少不一样而已;8月分之后融化量开始小于蒸发量的,所以一直在减少。
5.A
原因我不知,给你找的:
塔里木盆地南缘有一系列发源于东西走向的昆仑山脉上的河流,这些河流在昆仑山脉北坡顺流而下,大体自南向北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最终消失在茫茫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沿河有绿洲分布,居民在绿洲处发展绿洲农业,条件好的地方发展成了城市。
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活动的增强,沿河取水量大量增加,产生了农业灌溉用水与绿洲生态植被用水之间的矛盾,迫于人口压力,灌溉用水大量增加,生态用水势必减少,生态用水减少造成植被退化,周围沙漠就会吞噬绿洲,另外上游地区有取水优势,农业规模扩大了,需水量大增,造成河流下游地区水资源缺乏,荒漠化严重。绿洲变沙漠容易,沙漠变绿洲难,当人们发现绿洲沙漠化了,便会迁徙到水源比较丰富的河流的上游地区发展生产,建立城镇。
6.还是不会...
37°N、118°E是我国华北平原(北京是39°N,119°E) 所以是A
2.D
砂岩是源区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在盆地中堆积形成,板岩是一种沉积岩,玄武岩是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凝固而成的,只有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石经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形成
3.D
那就是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即11-3月.BC肯定时间不对,B是北半球夏季才会有,C是南半球冬季才会有.A...我国有些河流不会封冻...
4.C
塔里木河的最大径流量出现在8月份.8月分之前(含8月份),融化量是大于蒸发量的,所以一直在增加,只不过增加的多少不一样而已;8月分之后融化量开始小于蒸发量的,所以一直在减少。
5.A
原因我不知,给你找的:
塔里木盆地南缘有一系列发源于东西走向的昆仑山脉上的河流,这些河流在昆仑山脉北坡顺流而下,大体自南向北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最终消失在茫茫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沿河有绿洲分布,居民在绿洲处发展绿洲农业,条件好的地方发展成了城市。
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活动的增强,沿河取水量大量增加,产生了农业灌溉用水与绿洲生态植被用水之间的矛盾,迫于人口压力,灌溉用水大量增加,生态用水势必减少,生态用水减少造成植被退化,周围沙漠就会吞噬绿洲,另外上游地区有取水优势,农业规模扩大了,需水量大增,造成河流下游地区水资源缺乏,荒漠化严重。绿洲变沙漠容易,沙漠变绿洲难,当人们发现绿洲沙漠化了,便会迁徙到水源比较丰富的河流的上游地区发展生产,建立城镇。
6.还是不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济州发生的实践与澳大利亚小麦收割幽深墨关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