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分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2、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释义“太公”,即周初的姜尚,又称姜子牙。姜太公用支钩不挂鱼饵钓鱼,愿意上钓的鱼,就自己上钓。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故事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扩展资料:
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办法:
1、工作方面多向好的bai一面看,遇到好的时候要du更加努力,遇到不如意的时候,要zhi相dao信自已会做得更好而奋发,随时想着没有我不能,只有我不做,这样慢慢就形成了良好的心态,今后也就不会为一点点事情而失去信心,进而转入消极悲观的状态了;
2、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处事不惊的风格,当然这需要修练,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修练的过程,之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些高人,就是他们修练的很好,所以他们可以从容对待人生,进而达到乐观豁达,自然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心态。
3、人生来,不管是生在富人家、穷人家,从生的角度讲,大家都是公平的,但从享受的层次讲,这又是不公平的,很多人之所以会出现消极、会出现乐观、会出现自悲,就是后天形成的,而不是父母给的。但不管怎么说,人生就是一个过程而以。
在成长的过程中,穷人也好、富人也罢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有一点,如果能养成坚强的性格,通过历练人生来修成良好的个性,通过苦乐来寻求人生的乐趣,用享受生活的心态来体味世事,这样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自觉不自觉中就能培养出来。
夏完淳“生为才人,死为雄鬼”
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
苏轼(但没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