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二进制全减器真值表怎么得到啊,死活看不懂啊,哪位好心的大神帮帮忙啊,我智商低,麻烦详细点!
最简单的全减器是采用本位结果和借位来显示,二进制中是借一当二,所以可以使用两个输出变量的高低电平变化来实现减法运算。
同时,全减器可以采用74LS138三线—八线译码器实现。全减器真值表如下:其中Ai表示被减数,Bi表示减数,Di表示本位最终运算结果,即就是低位向本位借位最终结果,Ci表示低位是否向本位借位,Ci+1表示本位是否向高位借位。
扩展资料:
真值表被用来计算真值泛函表达式的值(就是说是一个判定过程)。真值泛函表达式要么是原子(就是说是命题变量(或占位符)或命题函数 - 比如 Px)或建造自使用逻辑运算符(就是说 ∧ (AND),∨ (OR),¬ (NOT) - 例如 Fx & Gx)的原子公式。
真值表中的列标题展示了 (i) 命题函数与/或变量,和 (ii) 建造自这些命题函数或变量和运算符的真值泛函表达式。行展示对 (i) 和 (ii) 的 T 或 F 指派的每个可能的求值。换句话说,每行都是对 (i) 和 (ii) 的不同解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真值表
全减器是两个二进制的数进行减法运算时使用的一种运算单元,最简单的全减器是采用本位结果和借位来显示,二进制中是借一当二,所以可以使用两个输出变量的高低电平变化来实现减法运算。
同时,全减器可以采用74LS138三线—八线译码器实现。
全减器真值表如下:其中Ai表示被减数,Bi表示减数,Di表示本位最终运算结果,即就是低位向本位借位最终结果,Ci表示低位是否向本位借位,Ci+1表示本位是否向高位借位。
扩展资料:
看全减器真值表步骤
1. 首先,减去个位:减去0 - 1是不够的,所以个位0的地方需要借一本从十位的3位数字,也就是说,从基地地方“借到高的地方”,然后再减去,也就是10 - 1 = 9,图2。
2、然后十位减去:3-1,但是因为正好当个位从3减去时借了一点,即“低位到标准”,所以变成2-1=1,即“标准最终运算结果”。最终的结果是30-11,如图3所示。
如果你看真值表,这可能是有道理的。以真值表的最后一行为例:Ai=1, Bi=1。它应该是Ai- bi =1-1=0,但请记住Ci=1,它借用了Ai的低阶部分。
3.在本例中,Ai-Bi=0-1,但相减是不够的,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呢?所以Ai需要从更高的位置借位,也就是从更高的位置借位,然后得到Ci+1=1。我借一下,再减一下,最后得到Di,等于1。其他情况也类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减法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减器

亲,低位,本位,高位各是什么啊,我很业余哎,谢谢啦
所谓全减器,就不能只管自己这一位(即本位),还要顾及左右两边的两位。
如果按照从左至右的方向表达一个数的话,那么位权比较高的在左边,位权比较低的在右边,我们就将本位左边的叫高位,本位右边的叫低位。
用十进制数来说明比较好懂,例如456-123,我们关心其中一位,就是中间的5-2这一位的减法,本位就是5-2这一位,低位就是6-3这一位,高位就是4-1这一位。
【先拿10进制数举例说明】计算125减32,计算个位时,个位就是“本位”,十位就是“高位”,个位上的5减去2等于3,此时“高位的借位”为0,因为5大于2,够减,不需要向高位借一位;计算十位时,十位就是“本位”,百位就是“高位”,个位就是“低位”,十位上的2小于3,不够减,需要向高位借一位,此时“高位的借位”为1,又因为计算个位的时候没有向十位借一位,所以此时“低位的借位”为0;计算百位时,百位就是“本位”,十位就是“低位”,因为计算十位时向百位借了一位,所以此时“低位的借位”为1,百位上的1减去0就变成了0减去0,不需要向“高位”借一位,所以“高位的借位”为0,您甭管还有没有“高位”,您就当作还有“高位”,只是计算到这里就不往下算了,实际上计算个位时也可以考虑“低位的借位”,您就当作有“低位”,只是从某一位才开始计算而已。
【最后分析全减器真值表的逻辑】
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相减,拿部分来举例说明,『0减0』,“低位的借位”为0时,还是0减0,够减,结果为0,不用向高位借位,所以“高位的借位”为0;『0减0』,“低位的借位”为1时,实际上是“-1”减0,或者相当于0减1,不够减,被减数0需要向高位借一位,然后变成10(十进制的2)减1,所以结果为1,“高位的借位”为1;『0减1』,“低位的借位”为1时,实际上是0减10(十进制的2),需要向高位借一位,变成10减10,结果为0,“高位的借位”为1;『1减0』,“低位的借位”为1时,就变成1减1,结果为0,“高位的借位”为0。
其他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