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学的问题
应用情绪ABC理论分析小李的下列看法:事件:考试考得不好。观念:“同学会取笑我,真丢面子”情绪:难过沮丧1.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的内容是什么?2.对上述小李的非理性信念...
应用情绪ABC理论分析小李的下列看法:
事件:考试考得不好。
观念:“同学会取笑我,真丢面子”
情绪:难过沮丧
1.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2.对上述小李的非理性信念进行驳斥并且建立新观念。 展开
事件:考试考得不好。
观念:“同学会取笑我,真丢面子”
情绪:难过沮丧
1.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2.对上述小李的非理性信念进行驳斥并且建立新观念。 展开
4个回答
2014-01-02
展开全部
半年前写的,初步一些砸碎思路的整理。有点乱,请见谅。
By perfectear
转载请通知作者
心理学要提的问题:
1. 人是什么?
在医学里,人是观察,运动的有机体,被改造的对象;在社会学里,人是群体互动的最小单位;在哲学里,“人是什么”是个通过内省去回答的基本命题。在心理学中?
1)首先人是人自己看到的样子,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是内省和观察的产物。这种内省未必直观,但是却容易理解。
由此产生了普通心理学:Allgemeine Psychologie。知觉(Wahrnehmung),学习(lernen), 思考、记忆和语言(Denken, Ged�0�1chtnis und Sprache),动机、意愿和情绪(Motivation,Volition und Emotion),这是一切问题的起点。
在其中,人所看到的并不等于人所知觉到的世界(视错觉,感觉统合)人如何看待边界,如何看到整体,如何观察运动,如何看待自己,人这架机器如何与内部的设备进行衔接并将它们整合起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物理学和医学中人是观察者,是一道目光的起点,一切一切结论的根据都是假定人第一眼看上去的事物和第二眼看上去的事物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然而事实未必如此,一个图像的大和小(错觉),颜色(人眼对光谱的划分以及色盲),一个对象如何在边界中被突出出来(格式塔心理学),以及一件事物所呈现的时间间距对人知觉造成的改变(电影的诞生),都会使人与人所观察的事物本身产生鸿沟和界限,物理学和医学解决人与世界的鸿沟的方式是毋庸置疑的假设和借助工具。普通心理学否定了物理学等一切基于观察的科学的基础,却基本上也是延续着物理学(心理物理学)的道路向前推进,其方法却有些前后不一致,物理学先观察,然后内省,在此内省上建立一个闭合的解释系统,再基于此系统去内省和观察,普通心理学在观察视觉,知觉,感觉的时候,人还是观察者,当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概念譬如思维,动机,语言的时候,仅仅是人眼的观察已然无法渗透进去,这时候内省的直觉就介入了。
2)其次人是一堆有热度,有新陈代谢,运动着,从生到死,由复杂的各种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视觉,感知运动系统等等……)组成的有机体。
由此产生了生理心理学:Biologische Psychologie,整个研究沿着人皮肤上的一根神经一直深入到它的终点,从基础的生理系统:神经与神经系统(Neuroanatomie, Membranphysiologie, Erregung, Synapsen.), 觉醒状态,注意和觉醒状态,视觉和一切其它感觉,学习(神经突触上的学习)和记忆(大脑储存)。然后是复杂的变化:交流和语言,情绪,性,焦虑;到达大脑,从低端到高端:注意力低端处仅仅是一种状态,在大脑中确是复杂的过程,意识,运动,感觉,语言和理解,人格和自我,并且到心理咨询在生理上的改变。
生理心理学是紧靠生理学和医学建立的。是基于观察的科学,在这点上它的目光要比普通心理学更加清晰了,又对医学做了一个小小的披露与注脚。然而上升到高级功能,人的愤怒与悲伤,人的自主性,人的道德,人的社会判断,……这种目光又变得稀薄和散漫。同样的一个刺激,大脑中的三四处都起反应,一串思维,到底是如何在大脑里被写成的,什么和什么在发生作用?疼痛也是一种复杂的,可以受环境,预期,暗示发生改变的生理感觉,人身体上甚至不存在一种疼痛的器官,每个细胞神经冲动的反应是相似的,这世界上却有无数种对疼痛的感受与描述。
3)最后人是社会性动物。
人与自然有新陈代谢,成长和疾病。
人与人之间产生互动。
人与人之间互动在人身上留下了痕迹,社会心理学:人有各种行为和态度不是自发的,而是可以基于他人而改变。这里面有我们的观念和习惯。有情绪(比如笑,猫是不会笑的),社会认知,态度。我们亲近什么人而不亲近什么人。
2.人在环境中
如果人还在皮肤的包裹中,不会变成水流到大海当中。人就有内部和外部之分。人的内部是自己,外部是环境。
人最初的环境是自然,是树,水,天气,食物和地球的运动。
后来的环境是社会。
社会使人这种生命作为有机体与外界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同,使人看起来和坐在窗台目光深远的猫不一样产生历史,历史的存在正因为一切都在改变和更新而并非永恒。
人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先是家庭,然后是学校,最后是工作……人在其中,受之影响,被之整合和改变。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小孩即使是黄皮肤的,最后也会说英语;在这世界上存在职业嗅觉和夫妻相这样的俗语。
当人不能与这复杂的环境同步并正常的运行的时候,就产生疾病。当这种疾病并非生理上的,我们就要问,究竟人比动物多出来的那些,人的思维本身,人的行动,人的环境到底做了什么?
人与外部的实践形成心理学的三类应用学科,对应着家庭和学校,工作和疾病: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家庭与学校,是两个社会化的环境。
工作心理学,工作心理学询问宏观(Makroebene)的组织,与个体微观(Mikroebene)的工作条件。
临床心理学,在人与环境产生作用所产生的问题和障碍。在医学是疾病,临床是心理学疾病。
教育心理学的关键词是社会化过程Sozialisationsprozesse
工作与组织心理学的关键词是工作与组织。Arbeit und Organisation.
临床心理学里的关键词是障碍St�0�2rungen
每一种都依附于一个社会组织存在。一个西方社会就俨然在这三重大楼里再现。家庭教育与学校,工作组织与工作条件,正常与非正常的标准。
作为一个清醒的正常人,活着就要受教育,工作,遵守一切法律。若是不能遵守,便被划归到健康系统里去,要接受医生的治疗,要遵守一切行动方式,实在不行必须住院治疗。群体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井然有序地没有摩擦和障碍的进行下去的。愤怒和攻击性是可以经过训练印刻到行为规范中的,实在不行还可以被诊断为疾病到精神病院里去,那里是另外的一种生存逻辑。福柯的愚人船以更加温和的方式再现,家庭和教育是用来促进人格和认知发展的,工作条件要尊重人的最基本需要,医院是为了使人变得更加健康。一切都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柏拉图或是亚里士多德的著述中提到,家庭是城邦的最小单位。当把家庭视为社会的最小单位时,社会就必然要对家庭进行控制和整肃。或许相对于把家庭作为最小单位甚至最后让人从家庭中解放出来的西方社会,东方传统社会的家庭概念是可以不断地升级,甚至扩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即家庭。家庭中的兄弟姊妹关系可以是不均衡的,但却是运动的调和的。西方更像是军队。军队注重的是井井有条训练有素,东方社会崇尚的是百姓安居乐业。两种社会都试图对个体的能量有所约束,将人与人互动的伤害减小到最小,一个是通过训练和学习,另一个则是通过修身齐家。
一旦问题上升到人与环境,一切就开始变得复杂。一切并非自我的东西都可以称为环境。而人与环境的互动也变得复杂,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作为家庭的内环境,人与所谓时代精神的外环境,人与陌生人所体验到的是他不具有任何个体性的角色,比如麦当劳的制服,人与同代所共有的是在同一时期共同跨入一种危机的内在联系……而制度对行为有一定的牵制规范作用……是无数条不同颜色和密度的线段。
3.观察的角度:方法学
用于对比和处理无数种观察的方法和所有科学手段一样,是数学,严格的说,是统计。统计可以把一切符号转化为变量,把一切大小和关系都转化为数字之间的纯粹的变化。数学在这点上不外乎是人诞生的最纯粹的学问。心理学统计就是把心理变量用数学方法进行对比和衡量的,自然所有的心理定律都为这公式的普适性做了力求精密的注脚。从函数到时间曲线,经典测量理论,因果理论Kausalit�0�1tstheorie和信号检测论。
在此之上诞生的差异心理学(或人格心理学),是将人的个体性作为属性抽取出来。从最早的基于理论假设的划定,容格,艾森克,临床的MMPI等,到后来的由因素分析抽取的大五因素模型。从临床出发则形成了用于交流和确诊的DSMIV和ICD10。
对于这些划分的应用产生了诊断(Diagnostik)和心理测验。用于学校和工作选拔,临床诊断,发展的判定,法律论断,相对的智力测验,性格测验,症状测试,发展测验,注意力测验等等。
干预,也即是心理治疗。在对心理疾病划分的基础上以及各流派对于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解释的基础上建立的体系。通过谈话来治疗心理疾病,并为此形成一套方法。
每一种心理学分支都有相关的统计方法;每个测验建立测验库和评价体系。并在此之上形成了心理研究的步骤和标准,以及心理学诊断的职业规范。
自此一个体系就建立了。
4.人生活在时间里
人作为一个可以知觉到自己的有机体,社会性动物,生活在自然与社会的环境中,也在时间里生存。人的时间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也是从生到死从婴儿到老年从新鲜到衰老的过程,更是一个家族、一种文化在历史上的延续和推进。
这里面有人对于他自己的观察,有人作为有机体,作为社会性动物,一个环境中的一个点与环境中的种种存在不断地相互作用。
一切一切的变化都在时间上留下痕迹。由此诞生了发展心理学。起初只是观察婴儿,后来推进到人的一生发展,自立,婚姻,生子,疾病,衰老,死去。
统计和数学作为观察这些变化的方式是必须的,尤其诞生了生长曲线。
由于时间的出现,空间里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发展心理学包含了所有的象限和变量,正如天文学与珍珑棋局一样庞杂,很吸引人,却很容易迷路。
心理学从人作为起点出发,自此为终结,也陷入了作为一个人的混乱。当我把我当作自己来看的时候,向我的内部看去,我作为整体的边界就失去了,我只是一堆血肉和众神经之间的传递电信号;当我把我作为自己来看的时候,我无法说清那情绪那行为那想法到底缘于什么,也无法看清那远处,那人群那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当我试图对那整体投出一道目光,那目光是微弱的,偏斜的,我自然对自己出生的地方了解最深,对于自己所向往的方向感情最终,我生活在我所在的群体里在不断地交流中受到他们的影响和左右,在我头脑中画出的整个世界并不是世界地图里画出的样子,也不是这世界原本的样子;而当我想要跳出自己,站在上方,站在宇宙的一个点往这蓝色的球体看上一眼,望这些密密匝匝的争斗与喧嚣,各种大大小小的壁垒,它们的衍生于衰落,当我试图对此作出一个公正的总结时,我却发现我不在里面,我已经消失。
物理所面对的对象是非人的一切,它假定人是不会变化的,这里面只有对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上所投注的一道目光,至此,尽管它的立足点有所偏颇,在解释到复杂问题的时候自然会受人的局限所左右,还不至于迷失;医学拆开人,把人看作是机器或者一个流动和具有生命物质,由此人作为个体性的存在就消除了,在实践层面或许也会遇到困难,但那也是被控制在百分之零点零五,统计的误差之中的;社会学将人看成一个单位,一个点,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描摹出一个动态的,可以被整理认清的世界的模型,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即便是 Hilderbrand的家谱研究,将一个个人,一个家族的一切信息都展开作为分析的中心,我这个人,我走完一生道路的心路历程。
当然,在所有一切试图接近人类心灵或者世界法则的科学努力中,尤其是人类心灵,往往是,我接触的越深,作为一个人,
人活着,人意识到自己在活动,人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孔,人伸出双手的时候可以看到皮肤的颜色和上面枝枝杈杈的纹路,深深浅浅地从一端起始,又在另一端止息。人看见物体在运动,看到人与人面对面的说话,看到他们起伏的呼吸和变化的情绪,看到人出生,人死去,一阵风使人与原本要去向的命运失之交臂,一群人被遗忘和埋葬,另一批人又在同一片土地上活动着,他们的神情和他们交谈时的样子和当年完全不一样。
三国演义中,吕布快要被攻陷的时候,他喝了很多酒,把杯子摔在地上,他看到镜子里自己的面孔很可怖。古时候的镜子是模模糊糊的,只有一个依稀的影子,可以传递一丝信息,模糊的,可以通过想象和思维弥补的,现在的镜子却很清晰。人更多方法从各种侧面观察到自己,无数个镜子,照片,和DV,互联网上交流过的痕迹。
人看到周围的事物,看到周围事物的活动和组织是一层思考;人看到自己,看到自己所形成的东西是另一层思考;人看到自己的思考,解读自己思考后集结的形状、系统,对自己思考的思考。
可惜人是有机体,而不是真理的宣读者,人对于世界的观察有误;人是个体,在一个躯壳里透出眼睛,人无法像观察别人去观察自己,当人试着这样从内部和外部去观察时,人所观察到的自己是基于经验,无法像看到一朵花那样的自在。而人为何看到一朵花时和前一次知觉的相同,这同样是值得质疑的,所以人们开始去询问自己理解世界的容器和方式。人会腐朽毁灭,人的人生只存留那由海马和杏仁核掌控的记忆里,有疏密有浓淡,无法给每一个细节每一段经历给与痛疼的注意,即便能够勉强做到,在短短80年的人生路上,看不到千年的改变。
数字或许是人诞生于这世界上用于指向永恒的想象……
行为主义对于人的医治是去行动和观察。是某种学习和体验。
精神分析对于人的医治是不停的内省的观察。是某种挖掘和释放。
然而精神分析中也有体验,行为主义里也要挖掘。
心理学是哲学的大厦逐渐丰满快要走到尽头的一次重新洗牌,它拒绝从内部整体地入手去看,也无法彻头彻尾的观察(人还无法观察到自己的一个念头如何产生)。它处于所有的科学的中间,一切冲突都集中于一个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实证科学和思维。。所有科学之间的误解、冲突和壁垒,都筑在这里。
By perfectear
转载请通知作者
心理学要提的问题:
1. 人是什么?
在医学里,人是观察,运动的有机体,被改造的对象;在社会学里,人是群体互动的最小单位;在哲学里,“人是什么”是个通过内省去回答的基本命题。在心理学中?
1)首先人是人自己看到的样子,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是内省和观察的产物。这种内省未必直观,但是却容易理解。
由此产生了普通心理学:Allgemeine Psychologie。知觉(Wahrnehmung),学习(lernen), 思考、记忆和语言(Denken, Ged�0�1chtnis und Sprache),动机、意愿和情绪(Motivation,Volition und Emotion),这是一切问题的起点。
在其中,人所看到的并不等于人所知觉到的世界(视错觉,感觉统合)人如何看待边界,如何看到整体,如何观察运动,如何看待自己,人这架机器如何与内部的设备进行衔接并将它们整合起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物理学和医学中人是观察者,是一道目光的起点,一切一切结论的根据都是假定人第一眼看上去的事物和第二眼看上去的事物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然而事实未必如此,一个图像的大和小(错觉),颜色(人眼对光谱的划分以及色盲),一个对象如何在边界中被突出出来(格式塔心理学),以及一件事物所呈现的时间间距对人知觉造成的改变(电影的诞生),都会使人与人所观察的事物本身产生鸿沟和界限,物理学和医学解决人与世界的鸿沟的方式是毋庸置疑的假设和借助工具。普通心理学否定了物理学等一切基于观察的科学的基础,却基本上也是延续着物理学(心理物理学)的道路向前推进,其方法却有些前后不一致,物理学先观察,然后内省,在此内省上建立一个闭合的解释系统,再基于此系统去内省和观察,普通心理学在观察视觉,知觉,感觉的时候,人还是观察者,当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概念譬如思维,动机,语言的时候,仅仅是人眼的观察已然无法渗透进去,这时候内省的直觉就介入了。
2)其次人是一堆有热度,有新陈代谢,运动着,从生到死,由复杂的各种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视觉,感知运动系统等等……)组成的有机体。
由此产生了生理心理学:Biologische Psychologie,整个研究沿着人皮肤上的一根神经一直深入到它的终点,从基础的生理系统:神经与神经系统(Neuroanatomie, Membranphysiologie, Erregung, Synapsen.), 觉醒状态,注意和觉醒状态,视觉和一切其它感觉,学习(神经突触上的学习)和记忆(大脑储存)。然后是复杂的变化:交流和语言,情绪,性,焦虑;到达大脑,从低端到高端:注意力低端处仅仅是一种状态,在大脑中确是复杂的过程,意识,运动,感觉,语言和理解,人格和自我,并且到心理咨询在生理上的改变。
生理心理学是紧靠生理学和医学建立的。是基于观察的科学,在这点上它的目光要比普通心理学更加清晰了,又对医学做了一个小小的披露与注脚。然而上升到高级功能,人的愤怒与悲伤,人的自主性,人的道德,人的社会判断,……这种目光又变得稀薄和散漫。同样的一个刺激,大脑中的三四处都起反应,一串思维,到底是如何在大脑里被写成的,什么和什么在发生作用?疼痛也是一种复杂的,可以受环境,预期,暗示发生改变的生理感觉,人身体上甚至不存在一种疼痛的器官,每个细胞神经冲动的反应是相似的,这世界上却有无数种对疼痛的感受与描述。
3)最后人是社会性动物。
人与自然有新陈代谢,成长和疾病。
人与人之间产生互动。
人与人之间互动在人身上留下了痕迹,社会心理学:人有各种行为和态度不是自发的,而是可以基于他人而改变。这里面有我们的观念和习惯。有情绪(比如笑,猫是不会笑的),社会认知,态度。我们亲近什么人而不亲近什么人。
2.人在环境中
如果人还在皮肤的包裹中,不会变成水流到大海当中。人就有内部和外部之分。人的内部是自己,外部是环境。
人最初的环境是自然,是树,水,天气,食物和地球的运动。
后来的环境是社会。
社会使人这种生命作为有机体与外界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同,使人看起来和坐在窗台目光深远的猫不一样产生历史,历史的存在正因为一切都在改变和更新而并非永恒。
人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先是家庭,然后是学校,最后是工作……人在其中,受之影响,被之整合和改变。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小孩即使是黄皮肤的,最后也会说英语;在这世界上存在职业嗅觉和夫妻相这样的俗语。
当人不能与这复杂的环境同步并正常的运行的时候,就产生疾病。当这种疾病并非生理上的,我们就要问,究竟人比动物多出来的那些,人的思维本身,人的行动,人的环境到底做了什么?
人与外部的实践形成心理学的三类应用学科,对应着家庭和学校,工作和疾病: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家庭与学校,是两个社会化的环境。
工作心理学,工作心理学询问宏观(Makroebene)的组织,与个体微观(Mikroebene)的工作条件。
临床心理学,在人与环境产生作用所产生的问题和障碍。在医学是疾病,临床是心理学疾病。
教育心理学的关键词是社会化过程Sozialisationsprozesse
工作与组织心理学的关键词是工作与组织。Arbeit und Organisation.
临床心理学里的关键词是障碍St�0�2rungen
每一种都依附于一个社会组织存在。一个西方社会就俨然在这三重大楼里再现。家庭教育与学校,工作组织与工作条件,正常与非正常的标准。
作为一个清醒的正常人,活着就要受教育,工作,遵守一切法律。若是不能遵守,便被划归到健康系统里去,要接受医生的治疗,要遵守一切行动方式,实在不行必须住院治疗。群体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井然有序地没有摩擦和障碍的进行下去的。愤怒和攻击性是可以经过训练印刻到行为规范中的,实在不行还可以被诊断为疾病到精神病院里去,那里是另外的一种生存逻辑。福柯的愚人船以更加温和的方式再现,家庭和教育是用来促进人格和认知发展的,工作条件要尊重人的最基本需要,医院是为了使人变得更加健康。一切都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柏拉图或是亚里士多德的著述中提到,家庭是城邦的最小单位。当把家庭视为社会的最小单位时,社会就必然要对家庭进行控制和整肃。或许相对于把家庭作为最小单位甚至最后让人从家庭中解放出来的西方社会,东方传统社会的家庭概念是可以不断地升级,甚至扩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即家庭。家庭中的兄弟姊妹关系可以是不均衡的,但却是运动的调和的。西方更像是军队。军队注重的是井井有条训练有素,东方社会崇尚的是百姓安居乐业。两种社会都试图对个体的能量有所约束,将人与人互动的伤害减小到最小,一个是通过训练和学习,另一个则是通过修身齐家。
一旦问题上升到人与环境,一切就开始变得复杂。一切并非自我的东西都可以称为环境。而人与环境的互动也变得复杂,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作为家庭的内环境,人与所谓时代精神的外环境,人与陌生人所体验到的是他不具有任何个体性的角色,比如麦当劳的制服,人与同代所共有的是在同一时期共同跨入一种危机的内在联系……而制度对行为有一定的牵制规范作用……是无数条不同颜色和密度的线段。
3.观察的角度:方法学
用于对比和处理无数种观察的方法和所有科学手段一样,是数学,严格的说,是统计。统计可以把一切符号转化为变量,把一切大小和关系都转化为数字之间的纯粹的变化。数学在这点上不外乎是人诞生的最纯粹的学问。心理学统计就是把心理变量用数学方法进行对比和衡量的,自然所有的心理定律都为这公式的普适性做了力求精密的注脚。从函数到时间曲线,经典测量理论,因果理论Kausalit�0�1tstheorie和信号检测论。
在此之上诞生的差异心理学(或人格心理学),是将人的个体性作为属性抽取出来。从最早的基于理论假设的划定,容格,艾森克,临床的MMPI等,到后来的由因素分析抽取的大五因素模型。从临床出发则形成了用于交流和确诊的DSMIV和ICD10。
对于这些划分的应用产生了诊断(Diagnostik)和心理测验。用于学校和工作选拔,临床诊断,发展的判定,法律论断,相对的智力测验,性格测验,症状测试,发展测验,注意力测验等等。
干预,也即是心理治疗。在对心理疾病划分的基础上以及各流派对于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解释的基础上建立的体系。通过谈话来治疗心理疾病,并为此形成一套方法。
每一种心理学分支都有相关的统计方法;每个测验建立测验库和评价体系。并在此之上形成了心理研究的步骤和标准,以及心理学诊断的职业规范。
自此一个体系就建立了。
4.人生活在时间里
人作为一个可以知觉到自己的有机体,社会性动物,生活在自然与社会的环境中,也在时间里生存。人的时间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也是从生到死从婴儿到老年从新鲜到衰老的过程,更是一个家族、一种文化在历史上的延续和推进。
这里面有人对于他自己的观察,有人作为有机体,作为社会性动物,一个环境中的一个点与环境中的种种存在不断地相互作用。
一切一切的变化都在时间上留下痕迹。由此诞生了发展心理学。起初只是观察婴儿,后来推进到人的一生发展,自立,婚姻,生子,疾病,衰老,死去。
统计和数学作为观察这些变化的方式是必须的,尤其诞生了生长曲线。
由于时间的出现,空间里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发展心理学包含了所有的象限和变量,正如天文学与珍珑棋局一样庞杂,很吸引人,却很容易迷路。
心理学从人作为起点出发,自此为终结,也陷入了作为一个人的混乱。当我把我当作自己来看的时候,向我的内部看去,我作为整体的边界就失去了,我只是一堆血肉和众神经之间的传递电信号;当我把我作为自己来看的时候,我无法说清那情绪那行为那想法到底缘于什么,也无法看清那远处,那人群那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当我试图对那整体投出一道目光,那目光是微弱的,偏斜的,我自然对自己出生的地方了解最深,对于自己所向往的方向感情最终,我生活在我所在的群体里在不断地交流中受到他们的影响和左右,在我头脑中画出的整个世界并不是世界地图里画出的样子,也不是这世界原本的样子;而当我想要跳出自己,站在上方,站在宇宙的一个点往这蓝色的球体看上一眼,望这些密密匝匝的争斗与喧嚣,各种大大小小的壁垒,它们的衍生于衰落,当我试图对此作出一个公正的总结时,我却发现我不在里面,我已经消失。
物理所面对的对象是非人的一切,它假定人是不会变化的,这里面只有对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上所投注的一道目光,至此,尽管它的立足点有所偏颇,在解释到复杂问题的时候自然会受人的局限所左右,还不至于迷失;医学拆开人,把人看作是机器或者一个流动和具有生命物质,由此人作为个体性的存在就消除了,在实践层面或许也会遇到困难,但那也是被控制在百分之零点零五,统计的误差之中的;社会学将人看成一个单位,一个点,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描摹出一个动态的,可以被整理认清的世界的模型,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即便是 Hilderbrand的家谱研究,将一个个人,一个家族的一切信息都展开作为分析的中心,我这个人,我走完一生道路的心路历程。
当然,在所有一切试图接近人类心灵或者世界法则的科学努力中,尤其是人类心灵,往往是,我接触的越深,作为一个人,
人活着,人意识到自己在活动,人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孔,人伸出双手的时候可以看到皮肤的颜色和上面枝枝杈杈的纹路,深深浅浅地从一端起始,又在另一端止息。人看见物体在运动,看到人与人面对面的说话,看到他们起伏的呼吸和变化的情绪,看到人出生,人死去,一阵风使人与原本要去向的命运失之交臂,一群人被遗忘和埋葬,另一批人又在同一片土地上活动着,他们的神情和他们交谈时的样子和当年完全不一样。
三国演义中,吕布快要被攻陷的时候,他喝了很多酒,把杯子摔在地上,他看到镜子里自己的面孔很可怖。古时候的镜子是模模糊糊的,只有一个依稀的影子,可以传递一丝信息,模糊的,可以通过想象和思维弥补的,现在的镜子却很清晰。人更多方法从各种侧面观察到自己,无数个镜子,照片,和DV,互联网上交流过的痕迹。
人看到周围的事物,看到周围事物的活动和组织是一层思考;人看到自己,看到自己所形成的东西是另一层思考;人看到自己的思考,解读自己思考后集结的形状、系统,对自己思考的思考。
可惜人是有机体,而不是真理的宣读者,人对于世界的观察有误;人是个体,在一个躯壳里透出眼睛,人无法像观察别人去观察自己,当人试着这样从内部和外部去观察时,人所观察到的自己是基于经验,无法像看到一朵花那样的自在。而人为何看到一朵花时和前一次知觉的相同,这同样是值得质疑的,所以人们开始去询问自己理解世界的容器和方式。人会腐朽毁灭,人的人生只存留那由海马和杏仁核掌控的记忆里,有疏密有浓淡,无法给每一个细节每一段经历给与痛疼的注意,即便能够勉强做到,在短短80年的人生路上,看不到千年的改变。
数字或许是人诞生于这世界上用于指向永恒的想象……
行为主义对于人的医治是去行动和观察。是某种学习和体验。
精神分析对于人的医治是不停的内省的观察。是某种挖掘和释放。
然而精神分析中也有体验,行为主义里也要挖掘。
心理学是哲学的大厦逐渐丰满快要走到尽头的一次重新洗牌,它拒绝从内部整体地入手去看,也无法彻头彻尾的观察(人还无法观察到自己的一个念头如何产生)。它处于所有的科学的中间,一切冲突都集中于一个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实证科学和思维。。所有科学之间的误解、冲突和壁垒,都筑在这里。
展开全部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单看书。你要多把自己的神经放松,消除紧张感才是当务之急。可以通过平时的人际交流,以及适当的心理放松。考试紧张是许多学生通病,你要学会释怀,看看人生哲理吧,这样会看开许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