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网络友谊(Internet friendship)是一种人们在互联网上遇见之后,所发展出的友谊。某些情况下,是人们仅仅知道彼此的网络身份,从未见过彼此的影像。如同网络恋情,网络友谊是今日社会的新人际关系,经常引起了广泛的探讨与争议。
争议
最常见的争议是,与一个无法面对面的人是否能建立友谊,友谊的定义是否被曲解。在网络世界中没有了影像、声音的判断,很难量测一个人的情感和感觉,而且也很难避免其高度的欺骗可能,人们很容易依自己想法去塑造不同身份与个性。
支持网络友谊的这方则认为,争论是否有看到对方的影像对于友谊建立是无关紧要的,没有见到对方,反而对友谊有所增益,彼此不用在乎是否有更多期望,也更容易解开日常生活中的社交伪装。在网络上,人们会透过你的言谈、帐号称谓,去判断你的个性。就如同笔友,由于网络上的言谈自由,因此有许多人比平时更勇于发言,甚至是以具条理或逻辑性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此外,针对那些“友谊应建立在面对面的基础上”论点,也有“视对方脸色更改友谊”的疑虑,那是否就是真实的友谊呢?这一点也很容易有所争议,不见得就能拿来评论网络友谊的真实性。
60.9%的人表示网络让亲情友情爱情都变淡了
新婚不久的天津市民刘冬,最近常跟闺蜜抱怨自己与老公越来越缺乏沟通。她说,以前谈恋爱时和老公常常交流,现在两人下班回家后就各自抱着电脑上网,几乎不说话。“每个人都在成长与变化。如果不及时通过沟通了解这种变化,很不利于夫妻和谐。”
深圳某高校大三学生林婉清告诉记者,她们宿舍的6名同学每天晚上回宿舍都在自己的座位上戴着耳机,看着电脑,不跟其他人说话。即使有事也只会通过QQ或MSN说。“那种安静与沉默,常常让我感到害怕。”
淡化个人的社会交往,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失去感受力和参与感,变得越来越孤僻——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网络孤独症”。调查中,75.0%的受访者表示周边存在“网络孤独症”的青年多,其中22.9%的人表示“非常多”。34.4%的人坦言自己就有“网络孤独症”。
60.9%的人表示,网络让日常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都变淡了。39.4%的人认为上网对自己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影响很大。
另外,83.2%的人坦言网络改变了自己和周边人的性格。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过度上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泡在网上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
雷雳说,在网络上形成的同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弱联系”。网络好友难解“近渴”,因为大家来自天南地北,只有上线才能联系,很难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就会感到孤独无助,甚至产生低落、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所以,人们更需要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有效、亲密的同伴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宗奎教授表示,社会交往中较易退缩、较为内向的人,在虚拟网络的交往中,往往也会呈现与他人较为低频的交往互动,带来更多的孤独感。另外,在一些社交网络中,人们常常会获得较多的粉丝好友,但在生活中能深入交谈的却不多,这会形成强烈对比加剧孤独感。长时间上网,减少甚至剥夺了人在现实社会中的活动机会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可能让内向的人更加孤独。
网络使人们哪些习惯被弱化或渐渐丧失?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写信”(69.1%),其次是“看纸质书”(56.5%),排在第三的是“做运动”(46.8%)。
接下来还有“打电话”(36.9%)、“面对面沟通”(37.7%)、“外出参加聚会”(30.0%)等。
争议
最常见的争议是,与一个无法面对面的人是否能建立友谊,友谊的定义是否被曲解。在网络世界中没有了影像、声音的判断,很难量测一个人的情感和感觉,而且也很难避免其高度的欺骗可能,人们很容易依自己想法去塑造不同身份与个性。
支持网络友谊的这方则认为,争论是否有看到对方的影像对于友谊建立是无关紧要的,没有见到对方,反而对友谊有所增益,彼此不用在乎是否有更多期望,也更容易解开日常生活中的社交伪装。在网络上,人们会透过你的言谈、帐号称谓,去判断你的个性。就如同笔友,由于网络上的言谈自由,因此有许多人比平时更勇于发言,甚至是以具条理或逻辑性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此外,针对那些“友谊应建立在面对面的基础上”论点,也有“视对方脸色更改友谊”的疑虑,那是否就是真实的友谊呢?这一点也很容易有所争议,不见得就能拿来评论网络友谊的真实性。
60.9%的人表示网络让亲情友情爱情都变淡了
新婚不久的天津市民刘冬,最近常跟闺蜜抱怨自己与老公越来越缺乏沟通。她说,以前谈恋爱时和老公常常交流,现在两人下班回家后就各自抱着电脑上网,几乎不说话。“每个人都在成长与变化。如果不及时通过沟通了解这种变化,很不利于夫妻和谐。”
深圳某高校大三学生林婉清告诉记者,她们宿舍的6名同学每天晚上回宿舍都在自己的座位上戴着耳机,看着电脑,不跟其他人说话。即使有事也只会通过QQ或MSN说。“那种安静与沉默,常常让我感到害怕。”
淡化个人的社会交往,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失去感受力和参与感,变得越来越孤僻——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网络孤独症”。调查中,75.0%的受访者表示周边存在“网络孤独症”的青年多,其中22.9%的人表示“非常多”。34.4%的人坦言自己就有“网络孤独症”。
60.9%的人表示,网络让日常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都变淡了。39.4%的人认为上网对自己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影响很大。
另外,83.2%的人坦言网络改变了自己和周边人的性格。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过度上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泡在网上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
雷雳说,在网络上形成的同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弱联系”。网络好友难解“近渴”,因为大家来自天南地北,只有上线才能联系,很难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就会感到孤独无助,甚至产生低落、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所以,人们更需要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有效、亲密的同伴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宗奎教授表示,社会交往中较易退缩、较为内向的人,在虚拟网络的交往中,往往也会呈现与他人较为低频的交往互动,带来更多的孤独感。另外,在一些社交网络中,人们常常会获得较多的粉丝好友,但在生活中能深入交谈的却不多,这会形成强烈对比加剧孤独感。长时间上网,减少甚至剥夺了人在现实社会中的活动机会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可能让内向的人更加孤独。
网络使人们哪些习惯被弱化或渐渐丧失?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写信”(69.1%),其次是“看纸质书”(56.5%),排在第三的是“做运动”(46.8%)。
接下来还有“打电话”(36.9%)、“面对面沟通”(37.7%)、“外出参加聚会”(30.0%)等。
2014-02-23
展开全部
反方:对,确实是你说的那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