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杀生戒的问题

如果说要遵守不杀生戒,那如果侵略战争爆发,比如日军侵华战争,我们反抗一定就会杀生,这算不算犯戒呢?两军交锋,各为其主,那么小兵受到将军的指示而杀敌,将军收到君王指示而指挥... 如果说要遵守不杀生戒,那如果侵略战争爆发,比如日军侵华战争,我们反抗一定就会杀生,这算不算犯戒呢?两军交锋,各为其主,那么小兵受到将军的指示而杀敌,将军收到君王指示而指挥杀敌,这样会不会受到果报呢?会不会在地狱中受苦呢?

可是如果为了不杀生而不去杀敌,那难道我们民族就坐以待毙么?虽然现在不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可是理论上应该怎样解释呢?或是说,有没有两全的办法呢?

我对于这个问题疑惑多年,希望佛教界人士有懂得的人能回答我
本人才疏学浅,能不能换个方式,用通俗的话说呢?
展开
 我来答
empsun
2009-08-09 · TA获得超过475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59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26万
展开全部
选择"坐以待毙",绝不杀生!这怎么要疑惑多年?佛就是榜样!

读经:

是时波斯匿王随寿在世后取命终。便立流离太子为王。
是时好苦梵志至王所。而作是说。王当忆本释所毁辱。
是时流离王报曰。善哉善哉善忆本事。是时流离于便起瞋恚。告群臣曰。今人民主者为是何人。
群臣报曰。大王。今日之所统领流离王。
时曰。汝等速严驾。集四部兵。吾欲往征释种。
诸臣对曰。如是大王。
是时群臣受王教令。即云集四种之兵。
是时流离王将四部之兵。往至迦毗罗越。

尔时众多比丘闻流离王往征释种。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
是时世尊闻此语已。即往逆流离王。便在一枯树下。无有枝叶。于中结跏趺坐。

是时流离王遥见世尊在树下坐。即下车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尔时流离王白世尊言。更有好树。枝叶繁茂。尼拘留之等。何故此枯树下坐。
世尊告曰。亲族之荫。故胜外人。
是时流离王便作是念。今日世尊故为亲族。然我今日应还本国。不应往征迦毗罗越。
是时流离王即辞还退。
是时好苦梵志复白王言。当忆本为释所辱。
是时流离王闻此语已。复兴瞋恚。汝等速严驾。集四部兵。吾欲往征迦毗罗越。
是时群臣即集四部之兵。出舍卫城。往诣迦毗罗越征伐释种。

是时众多比丘闻已。往白世尊。今流离王兴兵众。往攻释种。
尔时世尊闻此语已。即以神足。往在道侧。在一枯树坐。

时流离王遥见世尊在树下坐。即下车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尔时流离王白世尊言。更有好树。不在彼坐。世尊今日何故在此枯树下坐。
世尊告曰。亲族之荫。胜外人也。是时世尊便说此偈
亲族之荫凉 释种出于佛
尽是我枝叶 故坐斯树下

是时流离王复作是念。世尊今日出于释种。吾不应往征。宜可齐此还归本土。
是时流离王即还舍卫城。
是时好苦梵志复语王曰。王当忆本释种所辱。
是时流离王闻此语已。复集四种兵出舍卫城。诣迦毗罗越。

是时大目乾连闻流离王往征释种。闻已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尔时目连白世尊言。今日流离王集四种兵往攻释种。我今堪任使流离王及四
部兵。掷著他方世界。
世尊告曰。汝岂能取释种宿缘。著他方世界乎。
时目连白佛言。实不堪任使宿命缘。著他方世界。
尔时世尊语目连曰。汝还就坐。
目连复白佛言。我今堪任移此迦毗罗越。著虚空中。
世尊告曰。汝今堪能移释种宿缘。著虚空中乎。
目连报曰。不也世尊。佛告目连。汝今还就本位。
尔时目连复白佛言。唯愿听许以铁笼疏覆迦毗罗越城上。
世尊告曰。云何目连。能以铁笼疏覆宿缘乎。
目连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目连。汝今还就本位。释种今日宿缘已熟。今当受报。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欲使空为地 复使地为空
本缘之所系 此缘不腐败

是时流离王往诣迦毗罗越。
时诸释种闻流离王将四部之兵。来攻我等。复集四部之众。一由旬中往逆流离王。是时诸释一由旬内遥射流离王。或射耳孔。不伤其耳。或射头髻。不伤其头。或射弓坏。或射弓弦。不伤其人。或射铠器。不伤其人。或射床座。不害其人。或射车轮坏。不伤其人。或坏幢麾。不害其人。
是时流离王见此事已。便怀恐怖。告群臣曰。汝等观此箭为从何来。
群臣报曰。此诸释种。去此一由旬中射箭使来。
流离王报言。彼设发心欲害我者。普当死尽。宜可于中还归舍卫。
是时好苦梵志前白王言。大王勿惧。此诸释种皆持戒。虫尚不害。况害人乎。今宜前进。必坏释种。
是时流离王渐渐前进向彼释种。
是时诸释退入城中。时流离王在城外而告之曰。汝等速开城门。若不尔者。尽当取汝杀之。

尔时迦毗罗越城有释童子。年向十五。名曰耆摩。闻流离王今在门外。即著铠持仗至城上。独与流离王兵共斗。是时耆摩童子多杀害兵众。各各驰散。并作是说。此是何人。为是天也。为是鬼神也。遥见如似小儿。是时流离王便怀恐怖。即入地孔中而避之。

时释种闻坏流离王众。是时诸释即呼耆摩童子而告之曰。汝年幼小。何故辱我等门户。岂不知诸释修行善法乎。我等尚不能害虫。况复人命乎。我等能坏此军众。一人敌万人。然我等复作念。然杀害众生不可称计。世尊亦作是说。夫人杀人命。死入地狱。若生人中寿命极短。汝速去。不复住此。
是时耆摩童子即出国去。更不入迦毗罗越。

是时流离王复至门中语彼人曰。速开城门。不须稽留。是时诸释自相谓言。可与开门。为不可乎。
尔时弊魔波旬在释众中作一释形。告诸释言。汝等速开城门。勿共受困于今日。
是时诸释即与开城门。
是时流离王即告群臣曰。今此释众人民极多。非刀剑所能害尽。尽取埋脚地中。然复使暴象蹈杀。
尔时群臣受王教敕。即以象蹈杀之。

时流离王敕群臣曰。汝等速选好面手释女五百人。
时诸臣受王教令。即选五百端正女人。将诣王所。
是时摩呵男释至流离王所。而作是说。当从我愿。
流离王言。欲何等愿。
摩呵男曰。我今没在水底。随我迟疾。使诸释种并得逃走。若我出水。随意杀之。
流离王曰。此事大佳。
是时摩呵男释即入水底。以头发系树根而取命终。
是时迦毗罗越城中诸释。从东门出。复从南门入。或从南门出。还从北入。或从西门出。而从北门入。
是时流离王告群臣曰。摩呵男父何故隐在水中。如今不出。
尔时诸臣闻王教令。即入水中出摩呵男。已取命终。
尔时流离王以见摩呵男命终。时王方生悔心。我今祖父已取命终。皆由爱亲族故。我先不知当取命终。设当知者。终不来攻伐此释。

是时流离王杀九千九百九十万人。流血成河。烧迦毗罗越城。往诣尼拘留园中。

是时流离王语五百释女言。汝等慎莫愁忧。我是汝夫。汝是我妇。要当相接。
是时流离王便舒手捉一释女而欲弄之。
时女问曰。大王欲何所为。
时王报言。欲与汝情通。
女报王曰。我今何故与婢生种情通。
是时流离王甚怀瞋恚。敕群臣曰。速取此女。兀其手足。著深坑中。
诸臣受王教令。兀其手足。掷著坑中。
及五百女人皆骂王言。谁持此身与婢生种共交通。
时王瞋恚尽取五百释女。兀其手足。著深坑中。

是时流离王悉坏迦毗罗越已。还诣舍卫城。
尔时只陀太子在深宫中与诸妓女共相娱乐。是时流离王闻作倡伎声。即便问之。此是何音声乃至于斯。
群臣报王言。此是只陀王子在深宫中。作倡伎乐而自娱乐。
时流离王即敕御者。汝回此象诣只陀王子所。
是时守门人遥见王来而白言。王小徐行。只陀王子今在宫中五乐自娱。勿相触娆。
是时流离王即时拔剑。取守门人杀之。
是时只陀王子闻流离王在门外住。竟不辞诸妓女。便出在外与王相见。善来大王。可入小停驾。
时流离王报言。岂不知吾与诸释共斗乎。
只陀对曰。闻之。
流离王报言。汝今何故与妓女游戏而不佐我也。
只陀王子报言。我不堪任杀众生之命。
是时流离王极怀瞋恚。即复拔剑斫杀只陀王子。
是时只陀王子命终之后。生三十三天中。与五百天女共相娱乐。

尔时世尊以天眼观只陀王子以取命终。生三十三天。即便说此偈
人天中受福 只陀王子德
为善后受报 皆由现报故
此忧彼亦忧 流离二处忧
为恶后受恶 皆由现报故
当依福佑功 前作后亦然
或独而为者 或复人不知
作恶有知恶 前作后亦然
或独而为者 或复人不知
人天中受福 二处俱受福
为善后受报 皆由现报故
此忧彼亦忧 为恶二处忧
为恶后受报 皆由现报故

是时五百释女自归。称唤如来名号。如来于此生。亦从此间出家学道。而后成佛。然佛今日永不见忆。遭此苦恼。受此毒痛。世尊何故而不见忆。

尔时世尊以天耳清彻。闻诸释女称怨向佛。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尽来。共观迦毗罗越。及看诸亲命终。
比丘对曰。如是世尊。
尔时世尊将诸比丘出舍卫城。往至迦毗罗越。

时五百释女遥见世尊将诸比丘来。见已皆怀惭愧。
尔时释提桓因及毗沙门王在世尊后而扇。
尔时世尊还顾语释提桓因言。此诸释女皆怀惭愧。
释提桓因报言。如是世尊。
是时释提桓因即以天衣覆此五百女身体上。
尔时世尊告毗沙门王曰。此诸女人饥渴日久。当作何方宜。
毗沙门王白佛言。如是世尊。时毗沙门天王即办自然天食。与诸释女皆悉充足。
是时世尊渐与诸女说微妙法。所谓诸法皆当离散。会有别离。诸女当知。此五盛阴皆当受此苦痛诸恼。堕五趣中。夫受五盛阴之身。必当受此行报。以有行报。更当受胎。已受胎分。复当受苦乐之报。设当无五盛阴者。便不复受形。若不受形。则无有生。以无有生。则无有老。有以无有老。则无有病。以无有病。则无有死。以无有死。则无合会别离之恼。是故诸女。当念此五阴成败之变。所以然者。以知五阴。则知五欲。以知五欲。则知爱法。以知爱法。则知染著之法。知此众事已。则不复受胎。以不受胎。则无生老病死。

尔时世尊与众释女渐说此法。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出要为乐。
尔时世尊观此诸女心开意解。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集尽道。尔时世尊尽与彼说之。
尔时诸女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各于其所而取命终。皆生天上。
尔时世尊诣城东门。见城中烟火洞然。即时而说此偈
一切行无常 生者必有死
不生则不死 此灭为最乐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尽来往诣尼拘留园中。就座而坐。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是尼拘留园。我昔在中与诸比丘广说其法。如今空虚无有人民。昔日之时数千万众于中得道。获法眼净。自今以后。如来更不复至此间。

尔时世尊与诸比丘说法已。各从座起而去。往舍卫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流离王及此兵众不久在世。郤后七日尽当磨灭。

是时流离王闻世尊所记。流离王及诸兵众。欲后七日尽当消灭。闻已恐怖。告群臣曰。如来今以记之云。流离王不久在世。欲后七日及兵众尽当没灭。汝等观外境。无有盗贼。水火灾变来侵国者。何以故。诸佛如来语无有二。所言终不异。

尔时好苦梵志白王言。王勿恐惧。今外境无有盗贼畏难。亦无水火灾变。今日天王快自娱乐。
流离王言。梵志当知。诸佛世尊。言无有异。
时流离王使人数日。
至七日头。大王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将诸兵众及诸婇女。往阿脂罗河侧而自娱乐。即于彼宿。
是时夜半有非时云时暴风疾雨。
是时流离王及兵众尽为水所漂。皆悉消灭。身坏命终。入阿鼻地狱中。复有天火烧城内宫殿。

尔时世尊以天眼观见流离王及四种兵为水所漂。皆悉命终。入地狱中。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作恶极为甚 皆由身口行
今身亦受恼 寿命亦短促
设在家中时 为火之所烧
若其命终时 必生地狱中

尔时众中多比丘白世尊言。流离王及四部兵。今已命绝。为生何处。
世尊告曰。流离王者。今入阿鼻地狱中。
诸比丘白世尊言。今此诸释昔日作何因缘。今为流离王所害。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日之时此罗阅城中有捕鱼村。时世极饥俭。人食草根。一升金贸一升米。时彼村中有大池水。又复饶鱼。时罗阅城中人民之类。往至池中而捕食之。当于尔时水中有二种鱼。一名拘璅。二名两舌。是时二鱼各相谓言。我等于此众人。先无过失。我是水性之虫。不处平地。此人民之类。皆来食啖我等。设前世时少有福德者。其当用报怨。尔时村中有小儿年向八岁。亦不捕鱼。复非害命。然复彼鱼在岸上者。皆悉命终。小儿见已。极怀欢喜。比丘当知。汝等莫作是观。尔时罗阅城中人民之类。岂异人乎。今释种是也。尔时拘璅鱼者。今流离王是也。尔时两舌鱼者。今好苦梵志是也。尔时小儿见鱼在岸上而笑者。今我身是也。尔时释种坐取鱼食。由此因缘。无数劫中入地狱中。今受此对。我尔时坐见而笑之。今患头痛。如似石押。犹如以头戴须弥山。所以然者。如来更不受形。以舍众行。度诸厄难。是谓比丘。由此因缘今受此报。诸比丘当护身口意行。当念恭敬。承事梵行人。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匿名用户
2009-08-09
展开全部
《梵网菩萨戒经疏注》卷2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谓如菩萨见恶劫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闲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如菩萨见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恶,于诸有情无有慈愍,专行逼恼。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若废、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执为己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起怜愍心,于彼有情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逼而夺取,勿令受用如是财故,当受长夜无义无利。由此因缘,所夺财宝,若僧伽物还复僧伽,窣堵波物还窣堵波,若有情物还复有情。又见众主或园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已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思择彼恶,起怜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业,当受长夜无义无利,随力所能废其所主。菩萨如是虽不与取,而无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处在居家,见有女色现无系属,习淫欲法,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菩萨见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随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处令种善根,亦当令其舍不善业。住慈愍心,行非梵行,虽习如是秽染之法,而无所犯,生多功德。出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所教诫,令不坏灭,一切不应行非梵行。又如菩萨为多有情解脱命难、囹圄缚难、刖手足难、劓鼻、刵耳、剜眼等难,虽诸菩萨为自命难,亦不正知说于妄语,然为救脱彼有情故,知而思择,故说妄语。以要言之,菩萨唯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自无染心,唯为饶益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说异语;说是语时,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恶友朋之所摄受,亲爱不舍。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能随力说离间语,令离恶友,舍相亲爱,勿令有情由近恶友,当受长夜无义无利。菩萨如是以饶益心说离闲语,乖离他爱,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粗恶语,猛利诃摈,方便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如是以饶益心于诸有情出粗恶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信乐倡伎、吟咏、歌讽,或有信乐王、贼、饮食、淫荡、街衢、无义之论。菩萨于中皆悉善巧,于彼有情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现前为作绮语相应种种倡伎、吟咏、歌讽、王、贼、饮食、淫、衢等论,令彼有情欢喜引摄,自在随属,方便奖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如是现行绮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加内沙
2009-08-10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40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34万
展开全部
1. 战争不表示要反抗,可以逃跑啊。 泰国,缅甸够多战争了,可以何曾听闻比库去打仗的?

2. http://hi.baidu.com/%BC%D3%C4%DA%C9%B3/blog/item/5b60ccd8a29b583d32fa1c7d.html
以上故事显示,并不算犯戒。意业虽然没有,但身业还是有的。因此还是要还的。杀生的果报就是短命多病报。

3.一定要杀敌才不是坐以待毙吗? 敌人杀完了,下一代又要再杀几次。那么何时才杀完呢? 何时才有和平呢? 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生灭,为何要去执着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哎and无聊
2009-08-10 · TA获得超过57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7万
展开全部
如果你是个信教的人,那我也无话可说了,不杀生只是为了感化世人,要是做出很大罪恶的人,佛祖也不会饶他的,尘世间是是非非太多,所以才说佛门是清净地。如果你不想违背这个意思,站在中立估计也可以,不过有些事不允许我们中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水在江湖云在天
2009-08-09 · TA获得超过391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4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38万
展开全部
佛说不杀生,没有说不杀日本鬼子。
观音菩萨以慈悲为怀,也有马头明王之忿怒相。雨露和雷霆都是天心。佛要普度众生,对于穷凶极恶的邪魔外道,要以大威德镇压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