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什么意思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
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
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扩展资料: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
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也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出土文献,其名称来自文献的特殊载体——甲骨。甲骨是龟甲和兽骨的总称。
所谓甲,指的是龟甲,而骨则是指兽骨。龟甲是乌龟的甲壳,用来刻字的大都是乌龟腹部的甲壳,兽骨大都是牛的肩胛骨。商人以崇尚鬼神著称,他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先占卜问神。
所采用的方式之一就是将甲骨进行一定程序的处理,用火灼烧之后,根据其裂纹状情况判断凶吉、预测未来,并且他们将预测的信息刻在特选的甲骨上。
过段时间再将占卜的这些事情发展的结果刻录下来,其间也刻有少量与占卜有关的记事,这类文字通称甲骨卜辞。
卜辞有一定的格式。一条完整的卜辞,可分为前辞、命辞、占辞、验辞等部分。前辞,也叫叙辞,记占卜的时间和人名。命辞,所要占卜的事项。
占辞,记兆文所示的占卜结果。验辞,记事后应验的情况。 现今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发现的龟甲和兽骨十余万片,集中记录了商朝这一历史时期的一切。
上自王室贵族、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
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因此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骨文
201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