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现在出现猪肉有虫是真的吗?人扡这种吃了会怎样呢?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个是谣言。别信这个。人民日报早辟谣了。除非是问题猪肉,吃了才会生病怎么的。
我们老家那边也是在传这个,家里还打电话过来跟我说,说的有板有眼呢。不过我跟家人解释了,前些日子回家就买了猪肉回去吃。
我把这文章转给你看一下。实在不放心自己去找找看。
“猪肉有虫”谣言为何反复出现(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
原刊于《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25日 04 版)
“猪肉有寄生虫,红色的,比缝衣针还大!”近一个月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接连接到7起关于“猪肉有虫”的举报。记者调查了解,“猪肉有虫”的怀疑和传言在网上已经流传一年多,从广西、广东、辽宁到贵州,影响颇广。所谓“猪肉生虫”是什么?面对传言我们应该怎么办?“求证”栏目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传言中的“虫”是什么?
实是静脉、动脉血管和乳腺管;猪肉寄生虫检查严格,是屠宰检疫必检科目
近期大多传言源于微信朋友圈流传的一条“茂名孕妇买到有虫猪肉,有虫猪肉已经流传到贵州”的消息,文中提到“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的“钩虫”引发广泛担忧。
猪肉真的有虫吗?在贵州黔东南州麻江县回龙寺农贸市场里,猪肉摊贩胡师傅把网上所谓“寄生虫”直接从他摊位摆放的猪肉里“捉”出来给记者看:“这是正常的嘛,就是静脉跟动脉;再说虫子根本不可能‘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和网传一样,这些物质细长,有深红色和肉白色,乍看很像虫,但横切开来都是空心抑或有血流出。
记者从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今年10月,“猪肉有虫”传言先后出现在贵阳、黔东南州和黔南州。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多次对猪肉市场进行调查、化验,结果表明,这些疑似物体是血管和乳腺管。贵州三都县农村工作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师王明周说:“这些组织结构属于猪的正常生理结构。”
广西防城港市食品安全办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传播的所谓“猪肉有虫”现象,大都属于猪机体的神经纤维、动静脉血管、淋巴管、筋腱以及肌纤维。这类物质有些本身就像虫体。
据介绍,可能寄生于猪肉的寄生虫主要有猪囊尾蚴和猪旋毛虫两种,前者约黄豆大小,病猪的瘦肉部分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白点,后者约麦粒大小,一般用肉眼看不见,与网传特征不符。而对这两种寄生虫的检查,是屠宰检疫的一个必检科目。
贵州黔南州都匀市生猪屠宰场检疫员陆道勇介绍:“经过宰前检疫的查证验物、群体个体检查、瘦肉精检测,确保健康以后生猪才能够进入屠宰场。进场以后,屠宰经过放血,我们还要进行头部、胴体、肺脏检查,全部合格以后才能够盖上验讫印章,出具合格的检疫证明,进入市场流通。”陆道勇说,一旦发现问题猪肉,将直接交由水产畜牧兽医局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会返还送宰人。工商部门也会对市场上销售的猪肉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
都匀市育英巷工商分局副局长杨俊扉建议,日常购买猪肉最好选择正规市场,注意查看摊贩当天的动物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和猪肉上的红色动物产品检疫合格印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
传言影响有多大?
多省区流传同版本谣言,偏远地区影响大,贵州、广西多地猪肉销量下跌
广西河池、柳州、防城港、南宁、桂林等地也陆续出现“猪肉有虫”传言,对猪肉市场造成冲击。今年8月以来,广西河池多家地方网络交流平台陆续出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宜州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金城江区等地“猪肉有寄生虫”的帖子,当地猪肉市场销量明显下降。
按照习俗,立冬之后贵州省大部分地区会熏制腊肉和香肠,猪肉的销量也会随之上涨。然而今年贵州很多市场上猪肉销量不升反降。“我们家一个多月没吃猪肉了,我老婆在微信上看见别个说猪肉有虫,吃不得。”家住贵州黔东南州麻江县的马师傅说。
受影响最大的还是猪肉摊贩和养殖户。“原来一天可以卖两头猪,现在半头猪都卖不掉。”都匀市育英巷市场猪肉摊贩周阿姨说,以往一头猪可以赚近100元,一般一个月可以卖50多头猪赚4000多元,但这个月连2000元还没赚到,加上市场摊位费,算下来损失太大,有的摊贩索性就不干了。记者走访了黔南州、黔东南州多个农贸市场,大部分农贸市场内的猪肉销量都有所减少,在麻江县回龙寺农贸市场,肉食区的猪肉摊位空了一大半。
猪肉市场的不景气,让养殖场生猪出栏价从原本10元左右一斤跌到了6元。麻江县杏山镇兴坪村养殖户殷明礼告诉记者,他的生猪按现在的市场价根本不敢出售,一头猪要亏1000元左右。
偏远地区受谣言影响大。贵州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吕劲松说,调查数据显示,贵州省望谟、册亨等地区的禽肉销量较去年9月同期下降40%左右。
老谣言反复出现怎么看?
专家认为网民自我保护心理对谣言传播推波助澜,建议建立权威的谣言警示平台
在网络搜索关键词“广西 猪肉钩虫”,记者发现2013年11月就有此类谣言出现,不少媒体也曾进行辟谣。然而今年6、7月,这一谣言又出现在广西、江苏、辽宁、四川等地,除了涉及地点变化外,其内容、“水煮不烂”“油炸不熟”等字眼和图片结构都跟去年如出一辙。今年9月,当谣言的地点信息又加上贵州后,直接导致贵州临近广西地区出现禽肉市场波动。
谣言出现后,不少涉及地区会采取对猪肉抽查检测、发布消息辟谣等措施。比如,广西永福县水产畜牧局进行了检测,防城港市食品安全办今年下半年已组织开展联合检查行动2次、澄清6次,检查相关生产经营单位560家次,均未发现“猪肉有虫”现象;辽宁辽阳政府网站专门发布通告辟谣;广西河池、河北保定则进行了科普……
谣言反复出现,带来社会恐慌;各地分别辟谣,又增加了回应成本。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教授潘运认为,网民自我保护的心理易使其不自觉地参与到谣言的传播中,建议网民在面对这些信息时,应先多几个反问。
贵州省青年法学会会长孙光权表示,应尽快完善谣言社会影响的评估体系、建立权威的谣言警示平台、多部门协调打击造谣行为。
我们老家那边也是在传这个,家里还打电话过来跟我说,说的有板有眼呢。不过我跟家人解释了,前些日子回家就买了猪肉回去吃。
我把这文章转给你看一下。实在不放心自己去找找看。
“猪肉有虫”谣言为何反复出现(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
原刊于《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25日 04 版)
“猪肉有寄生虫,红色的,比缝衣针还大!”近一个月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接连接到7起关于“猪肉有虫”的举报。记者调查了解,“猪肉有虫”的怀疑和传言在网上已经流传一年多,从广西、广东、辽宁到贵州,影响颇广。所谓“猪肉生虫”是什么?面对传言我们应该怎么办?“求证”栏目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传言中的“虫”是什么?
实是静脉、动脉血管和乳腺管;猪肉寄生虫检查严格,是屠宰检疫必检科目
近期大多传言源于微信朋友圈流传的一条“茂名孕妇买到有虫猪肉,有虫猪肉已经流传到贵州”的消息,文中提到“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的“钩虫”引发广泛担忧。
猪肉真的有虫吗?在贵州黔东南州麻江县回龙寺农贸市场里,猪肉摊贩胡师傅把网上所谓“寄生虫”直接从他摊位摆放的猪肉里“捉”出来给记者看:“这是正常的嘛,就是静脉跟动脉;再说虫子根本不可能‘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和网传一样,这些物质细长,有深红色和肉白色,乍看很像虫,但横切开来都是空心抑或有血流出。
记者从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今年10月,“猪肉有虫”传言先后出现在贵阳、黔东南州和黔南州。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多次对猪肉市场进行调查、化验,结果表明,这些疑似物体是血管和乳腺管。贵州三都县农村工作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师王明周说:“这些组织结构属于猪的正常生理结构。”
广西防城港市食品安全办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传播的所谓“猪肉有虫”现象,大都属于猪机体的神经纤维、动静脉血管、淋巴管、筋腱以及肌纤维。这类物质有些本身就像虫体。
据介绍,可能寄生于猪肉的寄生虫主要有猪囊尾蚴和猪旋毛虫两种,前者约黄豆大小,病猪的瘦肉部分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白点,后者约麦粒大小,一般用肉眼看不见,与网传特征不符。而对这两种寄生虫的检查,是屠宰检疫的一个必检科目。
贵州黔南州都匀市生猪屠宰场检疫员陆道勇介绍:“经过宰前检疫的查证验物、群体个体检查、瘦肉精检测,确保健康以后生猪才能够进入屠宰场。进场以后,屠宰经过放血,我们还要进行头部、胴体、肺脏检查,全部合格以后才能够盖上验讫印章,出具合格的检疫证明,进入市场流通。”陆道勇说,一旦发现问题猪肉,将直接交由水产畜牧兽医局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会返还送宰人。工商部门也会对市场上销售的猪肉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
都匀市育英巷工商分局副局长杨俊扉建议,日常购买猪肉最好选择正规市场,注意查看摊贩当天的动物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和猪肉上的红色动物产品检疫合格印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
传言影响有多大?
多省区流传同版本谣言,偏远地区影响大,贵州、广西多地猪肉销量下跌
广西河池、柳州、防城港、南宁、桂林等地也陆续出现“猪肉有虫”传言,对猪肉市场造成冲击。今年8月以来,广西河池多家地方网络交流平台陆续出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宜州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金城江区等地“猪肉有寄生虫”的帖子,当地猪肉市场销量明显下降。
按照习俗,立冬之后贵州省大部分地区会熏制腊肉和香肠,猪肉的销量也会随之上涨。然而今年贵州很多市场上猪肉销量不升反降。“我们家一个多月没吃猪肉了,我老婆在微信上看见别个说猪肉有虫,吃不得。”家住贵州黔东南州麻江县的马师傅说。
受影响最大的还是猪肉摊贩和养殖户。“原来一天可以卖两头猪,现在半头猪都卖不掉。”都匀市育英巷市场猪肉摊贩周阿姨说,以往一头猪可以赚近100元,一般一个月可以卖50多头猪赚4000多元,但这个月连2000元还没赚到,加上市场摊位费,算下来损失太大,有的摊贩索性就不干了。记者走访了黔南州、黔东南州多个农贸市场,大部分农贸市场内的猪肉销量都有所减少,在麻江县回龙寺农贸市场,肉食区的猪肉摊位空了一大半。
猪肉市场的不景气,让养殖场生猪出栏价从原本10元左右一斤跌到了6元。麻江县杏山镇兴坪村养殖户殷明礼告诉记者,他的生猪按现在的市场价根本不敢出售,一头猪要亏1000元左右。
偏远地区受谣言影响大。贵州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吕劲松说,调查数据显示,贵州省望谟、册亨等地区的禽肉销量较去年9月同期下降40%左右。
老谣言反复出现怎么看?
专家认为网民自我保护心理对谣言传播推波助澜,建议建立权威的谣言警示平台
在网络搜索关键词“广西 猪肉钩虫”,记者发现2013年11月就有此类谣言出现,不少媒体也曾进行辟谣。然而今年6、7月,这一谣言又出现在广西、江苏、辽宁、四川等地,除了涉及地点变化外,其内容、“水煮不烂”“油炸不熟”等字眼和图片结构都跟去年如出一辙。今年9月,当谣言的地点信息又加上贵州后,直接导致贵州临近广西地区出现禽肉市场波动。
谣言出现后,不少涉及地区会采取对猪肉抽查检测、发布消息辟谣等措施。比如,广西永福县水产畜牧局进行了检测,防城港市食品安全办今年下半年已组织开展联合检查行动2次、澄清6次,检查相关生产经营单位560家次,均未发现“猪肉有虫”现象;辽宁辽阳政府网站专门发布通告辟谣;广西河池、河北保定则进行了科普……
谣言反复出现,带来社会恐慌;各地分别辟谣,又增加了回应成本。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教授潘运认为,网民自我保护的心理易使其不自觉地参与到谣言的传播中,建议网民在面对这些信息时,应先多几个反问。
贵州省青年法学会会长孙光权表示,应尽快完善谣言社会影响的评估体系、建立权威的谣言警示平台、多部门协调打击造谣行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