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边饺子的历史由来
“老边饺子”的创始人叫边福。他于清道光八年(公元1829年)从河北迁居来沈,刚开始时,只在小津桥附近搭了一个非常简易的俗称“马架子”的小摊床,边做边卖,店号为“边家饺子馆”。但由于店面太小,加上没有绝活,所以生意不是很好。到了同治七年(公元1870年)边福的儿子边得贵子承父业将“老边饺子”进行了“技术提升”,经过一翻专研,边德贵将普通的煸馅改为汤煸馅,使之松散易嚼,味道鲜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有风味。从此“老边饺子”一炮打响,成了众人皆知的美食。 在旧社会,为了保住生意,占住一席之地,老边饺子将煸馅作为传家宝。在历史上老边饺子的掌门人为了保密都是将绝活传子不传妻、传男不传女,每天闭店后等伙计走光才亲自配馅。1940年,老边饺子第三代传人边霖将老边饺子迁到了当时沈阳最热闹的北市场,当时的北市场可是与北京天桥、南京夫子庙齐名的“五方杂地”。到北市场开店,一下子就让“老边饺子”扬名全东北。解放后,老边饺子更是成了老百姓喜爱的食品。1956年公私合营,由边霖担任了老边饺子馆的经理,在政府的扶持下老边饺子又有了很大发展,被列为沈阳市特殊风味馆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老边饺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牌匾被砸被迫歇业。1979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老边饺子”又重新挂起了金字牌匾,请回了退休在家的边霖师傅。从此不仅恢复了老字号,而且在业务上也不断发展,创新了用水产、肉类、蔬菜调制到26种馅,发展了圆笼上桌,增添了高档的“酒锅饺子”,使传统风味更添新彩。